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二十九章优势在我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除了运粮船队被烧之外,还一个更加让人恼火的消息,下雨了,还是连续的大雨。

而这场大雨对唐军的影响非常大。雨水让黄河河水暴涨,洪峰过境,无法行船了,甚至刚刚修好的河桥都被冲毁了。

李元徽看着暴涨的白沟,神色复杂,因为他知道要有大麻烦了。

但形势之严峻,远超他的预料。

李元徽作为主帅之时,对粮草的管理是有着严格的制度,如何防潮,雨季要安放在高处,避免被水浸泡

但李元徽出走之后,李源接手全军,军队的后勤管理上出现了混乱。李元徽定下的严苛制度,也就很少有人愿意遵守。

尤其是李源带过来的人,为了省事直接更改了粮食的分派制度。之前是每三日领一次军粮,余下存粮统一存放。

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粮食浪费和克扣问题,也通过建立仓储,保证粮食安全。

但李源的人接手粮食以后,倒是不敢随意克扣,但他们为了省事,直接把十余日粮食分派下去了。

而营中是没有太多地方可以存放粮食的,这直接堆放在地面上,随后因为连日的暴雨,就导致了存粮出现问题,全都受潮发霉了。

若是漕运正常,倒也不用担心,十日的粮食后面紧一紧,倒也能够挤出来,李元徽这几年对中原和洛阳周边的农业生产恢复的相当不错,粮食是足够供应的。

但是漕运断了,大批粮食发霉,这就要命了。李源直接把裴继和宇文成业骂了个狗血淋头。

但于事无补,现在全军收集一下,粮食去掉发霉变质的,只剩下三天食用的。

三天以后粮食要运不过来,就得断粮。

李源没法了,只能让赵王李承安这个晚辈去将他的四叔请来议事。

李元徽见到李承安还是更高兴的,他跟大哥的感情很好,跟这个大侄子关系也不错,以前还经常带他玩。

“四叔,祖父让您过去一趟.”

李元徽闻言眉头拧成個川字,差点飙出一句国骂来。

搞什么搞啊!这时候想起我,我特么能有什么办法?上游库库下雨这河水始终不见消,水流急的走不了船我能有什么办法?

但抱怨归抱怨,出了事也不能干看着。

李元徽当即带着几个幕僚和几十个护卫就去象山北面的大营。

李源这边中军大帐里踌躇,来回走着,心绪不宁。见到李四进来之后当即道:“四郎,你军中可有存粮?”

李四无奈的点了点头:“我军中倒是有一些,但摊到十万大军身上,也不过就能延缓几日罢了,若是到时候河水还没消,我们都得困死在河北”

李源急切道:“那此事该如何是好?”

“只有一战,别无他法”

大帐之中只有父子两人,李源也只能长叹一声,“那战事四郎你就”

“阿耶,您在营中,我如何能指挥全军?再者说,速攻激战,陷阵先登,皆非我所长.”

李元徽还没等李源的话说完就直接拒绝,这个仗你让我打?我特么怎么打!

全军划拉划拉也就五六天粮草了,这时候跟燕军正面刚,输了就得背大锅。这时候让我上?开什么玩笑!

而最关键的一点,李元徽心里有数,两军对阵比谁骁勇善战,比谁更足智多谋,这不是他的优势。

他是喜欢通过长期的对垒,不断的积累优势而取得胜利。

现在要是让他做主帅,很难就比李源自己当主帅做的更好。更何况这个位置现在就是烫手的山芋。

失心疯了才会去背这个锅。

不过李源见他不肯主导战事,也没想让他置身事外,当即让他留在大营,参预军机。

随后,召集诸将,做战前的准备的调度。

而另一边,韦孝矩的情报工作再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什么?唐军只有几日的粮草?”

刘玄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即惊讶的站起身来,一把夺过李元忠递上来的纸条仔细看到。

“哎呀,可惜可惜啊”

这条消息对燕军来说很重要,是韦孝矩之前埋在唐军之中的暗桩,冒死送出。可以说非常有价值。

看完之后刘玄机不断的感叹道。唐军断粮了,本来对燕军来说,是个非常大的好消息。好到不能再好了。

只要带过兵的就知道粮食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什么比让人吃饱饭更重要的了。军队断粮以后,那是要哗变的。

所以这个时候燕军只要按兵不动,坚守营垒,几日后唐军断粮,就会崩溃。到时候挥军南下,先破李源父子,再渡过大河一举拿下洛阳,几乎是就是顺理成章,没有什么疑难度。但是,燕军现在的情况就没比唐军好多少。

现在这个天赐良机燕军是把握不住了。因为同样的问题现在也出现在了燕军身上。

之前燕军的粮草是囤积在荡阴,但后来主力退到荡阴之后,安阳就成了粮食的转运中心,然后被李药师突袭,一把火烧了。

随后李药师打着人还直接就袭扰邺城。

所以,实际上,燕军也是要断粮了,而他正在筹谋,要么退兵回头稳定后方,要么直接出兵跟唐军决战。

他此前还担心唐军坚壁不出,跟他消耗,这样一来他就只能退兵。

但退兵也有风险,容易被敌军乘势追击,一个不好主动撤退就变成了被动败逃。

所以刘玄机其实已经陷入两难的境地了,但现在转机来了,唐军的粮草也用尽了。

也就是说,接下来双方都不得不走向战场,主动出击。

刘玄机也当即召集众将,开启军议。

最后的决定是,由拓跋天保带队,把所有的豪强部曲都派过去,防备李药师,阻止唐军继续袭扰燕军后方。

而刘玄机自率大军六万大军,集合了燕军的主力精锐,同时跟唐军下了战书,会战。

李源这边收到战书之后,直接应允了。

双方底细其实对方都清楚,李源现在也知道李元徽之前命令李药师在适当时机突袭燕军侧翼,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

可以说,也正是李元徽之前的布置,让唐军现在还有跟燕军决战的机会。

不然连这个机会都没有。没有李药师的神来之笔,燕军只需要坚守不出十天,甚至八天,唐军这边就得出乱子。

七月初,白沟两道支流之间的旷野平原上,唐军十四万,对阵燕军六万。

燕唐各据南北。

大燕太尉汉王刘玄机自统中军两万四千人,以都督东方狄为左军督,娄代文、赵襄副之,以都督朱灵石右军督,拓跋天穆,韩珪副之,左右各有三军,一万八千人。

中军之中,都督苏定边率本部六千步骑为前部。

唐军这边,皇帝李源坐镇中军,统帅左右卫二十个折冲府,左右金吾卫二十个折冲府,左右备身府二十个折冲府,兵力六万人。

谯国公柴荣督右军,所辖右威卫十个折冲府,兖州军万余人,左右领军卫二十个折冲府,兵力四万人。

魏王李孝正督左军,所辖左威卫十个折冲府,左右骁卫二十个折冲府,左右卫十个折冲府,兵力四万人。此外还有齐王护军天策府帐下亲军、背嵬军万余人却并没有被调上来,留在了象山之后驻扎。

双方将近二十万大军在广袤的平原上一字排开,旌旗猎猎,鼓角争鸣。

“我大军十余万,对方不足我之半数,优势在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1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