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章龙回大海虎归山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左思右想之后,最后的结果还是应召出兵。

刘玄机统领骑兵两千为先锋,李元徽亲自督领朱兴宗、张镇恶、刘聚、郭兴、何贵诸部四千人在后,沿着颍河北上。

此外,李元徽还命令庐江郡出兵一千,广陵郡出兵一千,淮南郡出兵三千。也就是总规模达到了一万一千人。

庐江和广陵方面是有郡丞率领,淮南郡这边太守郑善道亲自统兵。

李元徽把自己中军留在合肥,美其名曰加强训练。其实是因为这支队伍的将校都是他的亲属和旧友。

此外张坚也是他所能信任的,也同样留守,还特意让他镇守江都。

其余各部随时待命。

五月末,江淮方面正式出兵。而洛阳和关中两处战场上的局势,并不乐观。

野王城在坚守半月之后,终于告破。随后拓跋余庆率军直驱河内,与冀州都督夏王慕容麾战于怀县。

慕容麾在宗室之中算是青年才俊,骁勇善战,但对上代国公拓跋余庆这个沙场老将,还是显得有些稚嫩了。

两军在怀县外对峙,此时怀县尚在燕军之手,但城内只有千余守军,此外河内太守桓谦还发动了一千民壮协助守城。

怀县令姚经方干脆直接住在城上,盯着城外的局势。

拓跋余庆的大军约有六万余人,其中有两万是突厥人,其余是拓跋部族军和一路收容的军队。

沿着沁河南岸下寨,据怀县城西北约有七八里处,一直向南延伸联营十几里。

慕容麾率军两万五千余,在沁水北岸,距离怀县大约十里,三处似乎是形成了一个不太规则的三角形对峙局面。

洛阳这边吗,慕容超已经有些慌神了,连续发出诏书令各处勤王,并命令左领军将军赵翊、左将军郑果率师回援。

赵翊在接到命令之后,也是犹豫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响应洛阳的诏书,留下荥阳和陈留的州郡兵数千人,和鹰扬郎将韩彬一部,驻扎在酸枣。

随后率步骑四万渡过黄河,一路沿着卫河推进到沁河交界之处。

这让河内战场的形势开始朝着燕军倾斜。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双方十几万大军摆在河内战场,遥相对峙,却始终都没有真正的交兵。

双方都很克制,颇有些“东线无战事”的默契。

而西线战场,在迅速拿下安邑之后,慕容盏亲自率大军从蒲坂渡河,直驱关中,走的就是曹操破马超韩遂的路线。

慕容盏进入关中之时,没有急着进攻关中腹地京兆府,而是听从宇文涉的建议,派遣精锐骑军袭取潼关。

潼关虽然险要,但确是许久没经历过战争,两年前杨巡造反也没能打到潼关,这次也算是猝不及防,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叛军夺了关城。

潼关到手之后,慕容盏迅速出兵,连下郑县、渭南,十万大军直驱京兆府。

“长安,我回来了。”慕容盏身披一身造型华丽的明光大铠,头戴凤翅兜鍪,看起来颇具气势,威武不凡。

“这就是长安城吗?我们不是在京兆府?”一旁的突厥将领阿史那处罗诧异道。

并州都督宇文涉解释道:“京兆府指的就是眼前这座城和周边数县,至于长安其实并不是官方称谓,而是这座城的俗称,意思是长治久安这些我想史蜀胡悉先生应该清楚吧。”

与几人并骑的史蜀胡悉点点头道:“其实数年前,我跟随商队来过长安,气势恢宏,繁华的简直不像是人间,有无数的奇珍异宝,难以言表。”

“哈哈哈,等我拿下这座城,城内的珍奇宝物随你们挑选。”慕容盏很是大方的说道。

史蜀胡悉意味深长的望着城池,嘴上却是道谢:“那就多谢大王了我想用不了多久就该称您为圣人了?”

“不急,等打下这里再说。”

慕容盏漏出了一个势在必得表情,眼中满满的自信。

此时长安城东的通化门望楼上,都督雍州军事、使持节、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西京留守高阳王慕容颌正带着自己的一众幕僚和部下,望着城外渭河南岸的叛军大营观阵。

此刻慕容颌有些悔意,心中暗道要是听了那李二郎建议,或许不会这么被动。

长安此刻只有两万余兵马,这还是把扶风郡郡兵都调过来凑得。

而早在潼关失守之前,唐国公李源之子左监门内率李二郎就建议慕容颌主动出兵,还说只要给他两千骑,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能大胜叛军,但肯定能拖到洛阳援军过来。

但慕容颌还是顾虑太多,最后也没同意李二的建议。

李二见慕容颌不同意他的策略,也不肯给他兵马,直接就提出要带着家人去往蜀中避祸。

却没想到这个要求慕容颌居然没反对,同意了,还把自己的家小托付给李二,让他们一同前往蜀中。

同时,留在长安的贵胄,不光是谁家的,五日之内,想走都放行。

于是乎,不少家里有人在洛阳做官的,直接就举家南下,或是去蜀中,或是去荆楚。

慕容颌这么做其实也很无奈,毕竟长安是西京,有大批的勋贵、朝臣家眷。

平日里这些家眷有人质性质,但此时一旦长安沦陷,大批家眷姻亲落入慕容盏之手,那么洛阳诸公和天下刺史都督,在面对慕容盏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投鼠忌器。

而且如果不让这些人走,到时候外一城破了,有什么结果都不清楚,慕容盏还带着突厥人一起来的,按照这些人的作风,到时候城破大概率要洗劫抢掠的。

生灵涂炭,慕容颌可不愿意背这些骂名。

所以想走的,不管是官属,还是平民,一律放行。

至于走出去以后,去哪里,这些事情慕容颌是不管的。

不过大多数人,都跟着柴荣夫妇和李二带领下向着蜀中进发。

陈仓城外,数万的队伍前后连成了长龙。

队伍之中,多是豪门世家以及门下护卫,此外还有数万百姓,拖家带口。

这么庞大的队伍,肯定是要走相对平缓的陈仓道,褒斜道因为太过险峻并不适合大队同行。

在岔路口,李二冲着大姐和姐夫一拱手,“大姐,姐夫,我就不跟你们去蜀中了。”

柴荣惊讶道:“二郎,你欲何往?”

倒是大姐直接就猜到李二的想法,“二郎伱可是要去陇右?”

李二笑道:“大姐说的不错,我在陇右尚有旧部,临洮和狄道一带的羌胡藩部更是唯我之命是从,陇西又是我李氏郡望所在,阿耶在益州,我在陇右,可成掎角之势。”

大姐叹了口气道:“既如此,我也不劝你了,此去陇右还有数百里,万事小心。”

李二点点头:“大姐和姐夫也多保重,替我跟阿耶说一声。还有阿宁也拜托你们了。”

柴荣道:“二郎放心,都是一家人,万事有我,你且放心去。”

大姐叹道:“大哥在洛阳,四郎在江淮,你这要去陇右,三郎在蜀中,你们兄弟几个真是天各一方.去吧,一路小心。”

李二笑了笑,又冲着马车上的妻子挥了挥手,随后纵马而去,跟着他离去的只有十几个心腹武士,比起几万人入蜀的队伍,甚是萧索落寞。

却像是龙入大海,虎归山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3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