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四首战告捷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反复冲折,袭扰,恫吓,长达一个多时辰之后。即便是魏军的丹阳精兵也开始出现动摇。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在长达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里,那些骑兵只是外围不断的环绕,来去自如,偶尔还会抵近射上一轮箭之后在迅速离开。

还不等魏军的将校下令放箭,就迅速抛出了射程范围。虽然骑射的命中率并不高,并且还有盾牌掩护,但还是有不少人被箭矢钉在地上,痛苦的哀嚎。

由此带来的恐慌情绪自然是会在方阵之中蔓延,而看见那几十上百骑战马奔来,魏军士卒即便是精锐,也是没见过这种大规模的骑兵进行冲折,毕竟他们都生长在江南水乡,也没见过大队骑兵。

虽然这些骑兵并没有真的突击到阵前,当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真的冲过来。

这种对峙,最考验军队的坚韧和应变。

魏军在迫不得已与燕军进行陆战,就主动是要以己之短,攻敌所长。

而这些,都是占据了关键的必争之地,所带给燕军的优势。

虽然是防守一方,但是燕军却是拥有主动权的,而魏军只能被动的进行主动攻击。

这话虽然看起来好像有些绕嘴,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燕军据有濡须口,巢湖水师就可以威胁大江沿岸的任何目标。芜湖、当涂、建邺、京口。

为了避免这些地方燕军突袭,魏军就只能以攻代守。

并且因为水师无法进入江淮水道之中,所以只能够与燕军进行步战.

时间在一点一点的消耗,江面楼船上观战的曹元静和苗先云等也察觉到了己方军阵已经开始动摇了。

而燕军轻骑似乎也同样发现了对面魏军军阵的变化,抵近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绑着树枝的骑队奔驰的越来越快,他们擦着大部分弓弩的射程边沿,从左至右,又从右至左,完全不顾惜马力。而他们掀起的漫天尘烟却越来越高,以至于空气之战你瞒着呛人的尘土,让不少士卒开始咳嗽起来。

而身在阵中的弓弩手,甚至已经完全看不到外围燕军骑兵的动向,自然也不敢随意射出箭矢。

而三百重甲骑兵,也悄然出现在烟尘后面了。

原本就有些松散的阵型,在烟尘之中,士卒们更是无法做到注意力的集中。

而下一刻,在被燕军轻骑连续的绕行将近两个时辰之后,在魏军步阵的已经非常松垮,并且被尘土所遮蔽,失去视线,甚至在漫天的尘土之中睁开眼睛都费劲的时候。

燕军的重装骑兵出动了。

如同一支箭,笔直的杀向常雁衡之前做重点照顾的那个区域的豁口。

骑军督刘玄机,手持大槊,一马当先,身当锋镝。身后是两队一百人重骑,如同一直箭矢射入魏军阵中。

第一排的士卒甚至来不及提醒身后的同伴固守阵线,便觉盾牌被巨大的力量撞个正着,这力量又传到身后士卒身上,整个人腾空飞起来,七荤八素地坠落到人丛当中。

魏军刀盾手和枪矛手们都是临时就位,看起来阵列完整了,可实际上,他们盾牌底部的尖角未能扎入地面,士卒们也未能摆好承受冲击的姿势,更后方枪矛手们也未能及时平端长矛……

在重骑的穿凿之下,阵势连连挫动。前方的将士们死伤惨重,而后排不得不朝后方撤退,试图重构阵线。

“都给我站定了,不准后退!顶住顶住!”

魏军主将王雄延在人群之中高声大吼,试图稳住阵线。

但燕骑向前全力突击。这些骑术惊人的幽州人就像是堤坝下方回旋湍急的漩涡,不断回转,往复向前冲击。

当第一批骑士的冲击受到步卒竭力遏制的时候,他们并不恋战,直接勒马兜转。

与此同时,第二批骑士在后方开始加速。

而第三批骑士开始整队。当第二批骑士蹈阵直入的时候,原先第一批骑士从厮杀现场的两侧回旋,甚至有些人干脆下马来歇息马力,第三批骑士开始加速,以此类推。

虽然初时魏军精锐丹阳兵们还能前仆后继,拿人命填补防线的缺口;然而以重甲骑兵之凶悍,发起这样激烈的突阵,简直无法抵挡,最终还是让这些丹阳兵失去了抗衡的勇气和血性。

魏军阵势终于是坚持不住,溃散了。

随后常雁衡和王统两人各自率领麾下的轻骑兵立即加入近战行列,开始收割战果。

魏军主将王雄延眼见无法挽回溃退之势,也只能被亲卫裹挟着加入逃跑队伍当中。

常雁衡也展现了猛将风采,手持一杆大枪,纵马冲入魏军阵中,便如虎入羊群,长枪舞动,无一合之敌。

轻骑兵们或是依旧在外围用弓箭,为己方即将突击的方向开路,亦或是直接抽出横刀跟在重骑后面掩杀败军。

兵败如山倒之后,魏军只能全线溃退,好在他们身后就是大江,还有来时候的小船,并且即便不上小船,不远处就有魏军的战船。

魏军都是江东人,有的水性好的直接就扔下兵器跳入江水往远方的战船游去。

战场又成了一边倒的形势。

三千魏军精锐,战事八百余,被俘四百余,余众都逃回了。

虽然只是千余人的损伤,但还是让曹元静觉得心疼不已。

要知道这些都是他的精锐部曲,跟他征战多年丹阳子弟,如今却如此轻易的被燕军击败,半日时间就折损千余人,这不光是心疼,肉也跟着疼。

第一天的战事,以燕军大获全胜而结束。魏军两次尝试登岸,都被赶下江,折损将近两千。

战后,坞城和各营的燕军将士都开始欢呼,反而江面上的魏军士气颓丧,就连聚在一起议事的将领们都有些情绪低落。

曹元静略有些无奈道:“张先生曾经说的,北人善骑射,南人善舟楫,我今日是真的见识到了,骑兵之骁锐,我江东步阵确实难以抵挡,又无法行船北上,这该如何是好?”

曹戎道:“听说燕军只有数千骑兵,我十余万众,或可以尝试分段登陆,使其疲于奔命。”

张弘平道:“吴王说的不错,为今之计,只有动用大量步军,全线登岸,使燕军疲于奔命,且燕军的骑兵同样也很珍贵,不会拿骑兵跟咱们的杂兵耗下去,各部一拥而上,让燕军疲于奔命,只要一部站稳脚跟,就可以挖掘深沟,设置鹿角和拒马,克制燕骑。”

曹元静点点头,这也是目前唯一比较靠谱的法子。

今天的两次试探性登陆,已经让魏军充分体会了步兵对于骑兵的无力,好在燕军骑兵的数量并不多。

而使用大规模的杂兵,进行消耗,最后在出动精锐一锤定音,也正是魏军此前最喜欢的战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3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