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二十四章甲骑入阵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合肥原本就是个小城,东汉光武帝封鉴谭为合肥侯,稍有营建。后经汉末战火丧乱,城池不修。严象死后,曹操委任刘馥为扬州刺史,单骑上任,再度从废墟之中兴造城池,修建城垒。而刘馥营造的合肥,也就是张文远八百破十万的合肥,却并不是眼下合肥,而是位于巢湖不远的合肥老城。

但如今唐魏两军对峙交战的合肥,是三国末期满宠营建的合肥新城。

即便是新城的规模也不算大,但城池的位置占据高岗,周边又有多条河流作为掩护,是一座完全作为军事用途的军镇。城中生活的除了守军就是军属,并无民户。

而最大的问题是,合肥新城距离巢湖差不多有三十里远,比起老城距离合肥不过数里,对于想要从巢湖进攻合肥的江东政权来说,就更不友好了。

因为下船之后步行数里,跟步行数十里的差别那是相当的大。

多出的几十里路你就需要增加几十里陆路的补给线,消耗增加的同时也给了敌军很多可乘之机。

东魏军此次进兵,却是动用了十二万大军,加上民夫将近二十万。

因此从巢湖一直到合肥新城一路数十里,全都各队魏军行军的序列。

曹炎在数千中军护卫下,打着天子旌旗也在大军中央,遥望合肥新城,与负责指挥全军的征北大将军陆仁恭站在高处看着各军调度。

“先皇心心念念,就是北伐,却被一个濡须坞挡住了去路十年之久,五次兴兵都未能建功,而今朕终于率军突破濡须口,原本想着顺势夺取合肥、寿春,却因为大军久战,师老兵疲不得不退还江东,今次再度回师北伐,定要一鼓作气,克合肥、寿春,北伐中原!”

曹炎看着合肥新城慷慨激昂,大有挥斥方遒之意。他的父亲曹元静五次北伐,都没能突破濡须口,所谓复兴魏室一度成为空谈。去年他终于抓住了良机,一举拿下濡须坞和东关,进而控制巢湖,这才能望见合肥这座北伐路上的名城。

负责指挥全军调度的,是出师之前不久被拜为征北大将军的陆恭仁。这一点唐军的情报就有些滞后性,城头上殷拱在作图的标记还是左将军陆。

而实际上统率大军围困这样的城池,并不容易。合肥附近的地形很复杂,水脉交错,许多地方根本没法立营。各部需要彼此呼应,划定好防区,才能形成包围之势。

所以大军行动,各部必须按照统一地的调度进行排兵布阵和安营扎寨。这不仅要考虑敌我兵力多寡和地形限制等众多因素,还要明确敌我双方作战目标,对统帅的指挥和统筹能力都有很高要求。

曹炎虽然骁勇善战,颇擅用兵,但实际上,即便是皇帝亲征,也是需要宿将协助,才能将各路人马合理分配。

担负这个重任的从去年濡须之战开始就是陆恭仁,这位吴郡名门陆氏出身的名将,祖上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陆逊、陆抗父子,即便是在魏国也是被颇为推崇名将。

混一天下的魏宣帝对蜀汉的一众将领赞誉颇高,如关张赵,即便是绵竹战死的诸葛瞻父子、傅佥、张遵、赵广、黄崇等,这些蜀汉二代将领也褒赞过忠节,但东吴能得到赞誉的极少,陆逊父子却是例外。

大魏一统之后,陆氏也有不少人物北上为官,是以被称为江左高门。

曹元静在江左复魏,陆氏也是第一批响应的江左名门,并且因为陆恭仁通晓兵法,从第一次濡须之战开始,陆恭仁就一直参与制定出兵方略以及具体的指挥事宜。

十多年过去了,也终于看到了濡须之后横在他们北上之路的第一个阻碍。

而就在陆恭仁给曹炎说起己方的部署之时,突然见到合肥城头旌旗招展,鼓声密集紧促,两人的脸色都有些微变,还真敢出兵啊?

合肥,这是什么地?这是大魏著名战斗英雄张辽同志的增邑源泉。

那是著名景点,名场面能做成合集的地方。

你当我们没看过《张辽传》?能不防备你骑兵突袭?

东魏军实际上在前军放置了十個千人队的警备队伍,手持大盾长枪,多备弓弩,列好阵势,就防着唐军骑队呢。

但两人是真没想到,这种情况下,对面还是敢把骑兵放出来。

龙骧将军周虬的大儿子,被李元徽授予折冲郎将的周师雄第一个从合肥东门的城门洞里杀出来,紧随其后的是周家子弟组成的二百骑具装甲骑。

周师雄手持长枪一马当先,箭矢射过来直接在他的兜鍪和甲叶上弹开了,早在出城之前他就看到了城外的列好的四个步阵,排成一线,列好了拒马长枪作为警戒。

但这四个步阵,只能是一字排开,各自负责戒备的区域,不可能排成一线,中间有很大的间隔缝隙,周师雄自然不会傻到率领精锐重骑去直接冲对面的堂堂之阵,而是直接从中间空档穿过,直奔后面安营扎寨和挖掘壕沟的魏军冲过去了。

“敌军骑兵人数不多,只要截住他们的归路必然可以聚歼他们.”右将军朱松有些兴奋的说道。

朱松是前右将军、广陵郡公朱浚之子,朱浚在年前病逝军中,其子朱松继承了他的爵位和部曲,仍旧被封为其父职位,右将军。因为作战勇猛,因此曹炎对他颇为看重。

曹炎和陆恭仁自然也看明白这点,但两人身份不一样,自然是能够撑得住气,不会大呼小叫。

而这时候周师雄已经率二百精骑过了步阵拦截区域,开始对后面整队的魏军发起进攻,未曾结阵步兵在重骑兵的冲击下,那就是待宰的羔羊,顷刻间就要化为齑粉。

唐军骑队笔直向前冲锋,刀砍枪刺,纵马践踏。战马撞上人体,随即传出骨骼破裂的声音,刀枪尽情挥砍戳刺,给东魏步卒造成可怕的伤亡,瞬间血肉飞溅,惨叫连绵。

曹炎遥遥望见此处战况,即便是知道骑兵的冲击力强大可怕,但生于江南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重骑兵入阵的场景。

这还只是数百骑,若是上千,上万骑呢?又会造成怎么样可怕的冲击力?

陆恭仁却是见过许多次了,并且用兵多年他也习惯了这种己方被对方冲击的场景,现在要做的绝不是感慨对方的骑兵骁勇,而是要下令合围!

这个机会很难得,若是能够围歼对方一支骑队,即便付出三倍以上的伤亡,也是值得的。

因此陆恭仁当即进言道:“陛下,此时应该立即下令,隶属于韩陵将军和王伯雄将军的前阵迅速合拢,将这支骑队困死在此处。”

曹炎闻言,当即点头道:“就按照大将军说的去办,速去!”

此时,周师雄率领甲骑突入了左将军刘仁善队伍,刘仁善之父是跟着曹元静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战死在历阳城下,继承了其父亲的爵位彭城郡公,也是因为通晓军事而被曹炎重用,跟右将军朱松两人相比出身虽然各不相同,但都算是皇帝亲信了。

刘仁善立即开始大声叫喊,想要组织起防御,但前面的千余人已经被彻底冲烂了,刘仁善只能亲自带着亲卫结阵,命令弓箭手向着被驱使的己方败兵放箭,这才避免了自己的本阵被己方败兵攻破。

而周师雄见到前方出现一道临时组成的步阵之后,却直接绕开了,没有直接冲击。

虽然刘仁善本部幸免于被数百骑兵冲跨的窘迫,但与其相邻的右军可遭老罪了。

直接就被甲骑冲入阵中,溃不成军。

不过这也给了外围的各部整队列阵的时间,陆恭仁开始指挥各部慢慢靠拢,想要形成合围之势。

但合肥城里,又有一支骑队从城门里杀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9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