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七章宽仁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连续好几日,慕容鞅都要去慕容英的寝居前去露一面。

可能是这位殿下的孝心感天动地,慕容英的身体渐渐好转了。

大概是因为内外隔绝的比较成功,疫情并没有大规模流入军中,只有皇帝的宿卫金吾卫有些病亡,但因为及时隔离防控,也没有造成大规模的减员。

这也是同样得益于魏宣帝留下的治役方法,已经知道面对感染风寒和瘟疫的病人要带口罩。

并且减少接触,利用蒸馏的高度酒精消毒防治等。

到达江都的十日后,慕容英身体总算是大好了,第一天先后召见了大将军段义弘,李神符,侍中慕容惠,兵部尚书韦铤。

第二天,第一个召见的就是广陵太守高智兴。

“臣广陵太守,高智兴,拜见圣人,祝圣人安康万年。”

高智兴身高七尺有余,四十多岁的年纪,长相清俊,身穿着袍服得体,很有名士风范。

其人出身渤海高氏,是镇东将军高晃的堂弟,自幼就是太子伴读,深受慕容英信任。慕容英登基以后的第三年,他就被任命为广陵太守,在这个位置上一做就是八九年。

并非是他做事不得力,所以没有升迁。相反,他就是因为做的太好,慕容英才一直没想过换人。

因为广陵地处运河与大江交汇之处,江东所有钱粮布帛转运上京都是从广陵出发,同时广陵还是重要的产盐地,两淮的盐业也是以广陵为集散地,盐税可是国库的重要收入。

换句话说,这个位置上握着的是慕容英的半个钱袋子。

高智兴治民理政,甚至理财都是一把好手,而这次广陵被陈王慕容安国袭取,其实也是非战之罪。但同样,高智兴不通兵事也是客观原因。

所以,慕容英也决定给他换个位置。“智兴啊,我们也有几年没见面了吧?”

高智兴头也不抬的伏地泣道:“回圣人,是六年零两个月。臣有失地之罪,有负圣恩,请圣人降罪。”

慕容英闻言叹了一口气道:“智兴,起身来,冯谨,赐座。”

“臣不敢坐。”

“让你坐就坐,还是这么不爽利。”

“谢圣人。”

高智兴这才起身抬头,见到脸色还有些苍白的慕容英,比起几年前的雄姿英发,消瘦了不少,又是唏嘘不已,留下泪来。

“圣人消瘦了不少。”

慕容英见到自幼的伴读,心情也是好了很多,听到对方的感叹顿时笑道:“呵呵呵,也是这半年折腾的厉害,朕先是去了趟并州,险些没回来,多亏了皇叔和各路勤王之军。慕容选这逆贼造反,又去了青州,青州的事情还没了结,又去了彭城,朕带着人从彭城到琅琊,三天跑了四百多里,若不我这身子骨实在不抗折腾,其实那帮小子还能更快些”

高智兴闻言更是泪如泉涌,“都是臣等无能,才让圣人受此奔波之苦。”

慕容英一摆手道:“行了,与你有何干,你是宰相之才,却被朕扔在广陵这么久,也是难为伱了。这趟就与朕一并回去,你先任门下省左拾遗兼户部侍郎,不好直接给你宰相.”

高智兴以袖拭泪,回道:“为圣人效命,何谈难为?臣受圣人大恩,敢不庶竭驽钝,死而后已?”

慕容英笑着摇摇头:“你的忠心,朕知道,日后你还要替朕治理天下,得好好活着。”

“是,圣人。”

说了半天话的慕容英咳了几声,继续说道:“智兴,今日只有你我君臣两人,我有一事问你。”

悄然间,慕容英将“朕”换成了“我”,落在高智兴耳中,自然是明白圣人想要问的,必然是十分重要的事。

所以也迅速擦拭眼眶,然后抬起头来看着慕容英。

“这几年有很多事,我都做错了。有些急躁,好大喜功.是这样吧?”

高智兴闻言一惊,张嘴却没发出声音来,慕容英也一抬手示意他不必劝慰自己。

随后继续道:“在广武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大燕明明如日中天,为什么突厥人敢突然南下?后来那一个多月,我都在想,直到突厥人的箭矢就落在我不远处的时候,我才想清楚,大燕的天下,可能出了些问题。皇叔走的那天,他跟我说,魏宣帝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才想明白,可能真的错了但我不敢认错啊,智兴,你是跟我一起长大的,咱们除了是君臣,还是朋友,所以这些话我只跟你说.”

“这半年好像做了好多事,但其实一直都是在给前几年的肆意妄为还账罢了,本以为我醒悟之后,这天下就能恢复先帝时候的盛况,谁知道不过在下蔡几日就染了疫症,差点就去见武帝和先帝了”

“我很怕啊,那几日我很怕,不是怕死,是怕死了没脸见祖宗啊,天下被我治成这样,那几日恍恍惚惚,整日做梦,梦见武帝和梦见先帝,梦见他们骂我是不肖子孙,还要拔刀砍我哈哈哈,”

“好在我挺过来了,可能还有些时间,但我要做些准备,万一我突然.这大燕不能后继无人。祖宗的天下不能丢。”

“皇长子郑王性情庸弱,我一直都不喜欢,但其实我知道,他如今这副样子,很多都是因为我的原因.”

“老二梁王,心思太多,太杂,且比我还要自负,天下若交给他,一定比我前几年做的还要过分。”

“至于老三,这小子很聪明,也能听得进劝谏,还知道笼络人心,但无恒心,容易摇摆,不够果决我怕这局面,他收拾不了.”

“太子.太子很聪慧,但年纪小,母族又太弱,无法成为助力,而且那几个大的也不会服他,早晚要夺他的位。”

“其余二子,不过稚童。可以不论.智兴,若要立嗣,该择何人?”

高智兴闻言有些惊讶的合不拢嘴,本来这种事情他是不参与建言的,但慕容英跟他推心置腹到这个地步了,那他就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建议。

高智兴想了一番之后道:“圣人如今正是春秋鼎盛,又有太子为国本,何必担心?”

慕容英闻言,沉默了一会,他知道高智兴其实已经给出了建议,“太子为国本”。

但慕容英担心的是,如果自己突然得了重疾,就像这次一样,险些去见了列祖列宗,太子的年纪根本就压不住他的兄长们,有没有母族相助,到时候.

“太子年幼。我总不能把老大老二老三,都杀了吧?”

高智兴这才明白慕容英的顾虑,害怕死后诸子相残。

“圣人,自古立储,皆以嫡长为先。若嫡子年幼,可以立长。”

“你是说老大?”

高智兴知道慕容英并不喜欢大儿子慕容超,但眼下,符合慕容英要求的,还真就是这个他一贯都看不上的大儿子。

“圣人,皇长子虽然庸弱,但其宽厚仁慈,行事稳重。”

“宽厚仁慈,行事稳重?呵呵呵呵.你倒是对他寄予厚望”慕容英闻言,脸上多了几分复杂的笑意,有讥讽,有无奈,有不得已,还有些释然。

因为他想起年前腊月二十九带着诸皇子公主,去探望病榻上的卫王慕容定。

在回宫之前,皇叔慕容定也屏退众人跟他说了几句建言。

“阿超这孩子虽然看着有些平庸了,但他有孝心,懂规矩,知进退,这些年圣人你太过苛求他了,大燕有三个雄才大略的明君,下一个,平庸一些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他懂得仁德之道.”

当时的慕容英,只觉得皇叔一辈子征战,可能是有些老糊涂了。大燕难道靠仁德打天下吗?

但经历了广武之围和后面的一系列事情,今天又听到心腹旧友的话,心里忍不住叹息一声。

皇叔,似乎,你才是对的啊。

打天下要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但治守天下,的确该有些仁德和宽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4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