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一章立功心切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放在古代,用兵的最大消耗,就是粮食。

李元徽虽然没有如去年一样,一直盯着春耕和冬麦收割,但在忙于军务之外,也一直关心着粮食储备。

洛阳方面经过一番准备和战略部署,出兵的时间是在五月中。

等到慕容德舆率军到达叶县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六月了。粮食方面,基本上就是各吃各的粮。

慕容德舆的外四家军由洛阳转运粮食,豫州军和慕容麾率领的中军则是由豫州方面供应。

江淮李元徽这里不用说了,不要他出粮食救济别人就不错了。

这一点上,李元徽还是觉得高智兴这个扬州刺史干的是真不赖,首先是对于朝廷催要粮食一直以府库和常平仓储存不足为由拖延抗拒,另一方面作为刺史,之前也干的也是太守这种地方军政一把手,所以治政经验丰富,江北三郡的编户齐民,恢复田籍,鼓励农业生产,赈济穷困,以及收取税赋等事务全被高智兴接过去了。

而高智兴本人,到扬州之后感觉自己总算是人尽其才了。

毕竟天底下能找到这么一块没有战乱,较为安定的地方也不容易。

这里跟洛阳也不同,不用整天想着党争和站队,往往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决定的事都要争论个不休。

而他之前担任的少府,虽然是九卿之一,但朝中的风气实在是让他如鲠在喉。

如今整日忙碌,却格外充实。

高盎一开始到了江淮,觉得到了这地方少了管制,整日出去骑马射猎。

有时候直接跑去豫州地界去狩猎。

因为淮南这边的土地,大多都耕种了。李元徽严令不得田猎。但凡又践踏麦田者严惩不贷。

高盎不是那种头铁的人,出于对规则的敬畏所以跑到隔壁不远的豫州去射猎了。

因为那边有大片的荒地,很多地方没有人烟,却狐兔丛生,甚至有虎豹熊罴出没。

不过这打了一个多月猎,一回到合肥旧城,就听说跟他一起来的罗士襄跟李元徽出征就立功了。

高盎听说以后,顿感错失了立功之机,直接来到叔父高智兴的公舍之内,“叔父。”

正在伏案埋头处理公务的高智兴闻言抬起头来:“是六郎你回来了,怎么样,这趟猎物可还丰厚?”

高盎道:“回叔父,射了一头熊,熊掌我都给你带回来了,还有两张虎皮对了叔父,我听说罗大那小子已经建功了?”

高智兴笑道:“前些时日罗士襄随李都督突袭皖县的魏贼,斩首数十,俘敌数千,被都督嘉奖,并赠他一匹良马。怎么,六郎也有心建功?”

高盎闻言愣了一下,然后道:“叔父,大丈夫自当建功立业,可若是我主动去投”

高智兴大笑道:“哈哈哈,你是担心,伱主动去李都督帐下,他会轻慢你?”

高盎道:“并非如此,李都督与我也算有些亲戚,轻慢倒不至于,却只是担心他不知我的本事,只当我是来混功劳的纨绔,不与我重任。”

高智兴闻言点点头,收敛笑容道:“既然如此,你可就地募兵,我扬州刺史部,照例也能统兵三千,已经招募八百人,我在去信与淮南太守郑善道,向他借兵一千,都交由你统率,你自率军去李都督帐下听命,也正好向他展露你的本事。”

“多谢叔父。”高盎立即拜谢道。

高智兴笑道:“好了,你先去营中操练吧。”

“是。”

一来一去,不过几日的功夫,郑善道就派了两名校尉带着一千二百郡兵来到合肥旧城听令。

高盎将两部兵马合营,重新整编之后,带着高智兴给他的手令去了石亭。

李元徽听说高盎来了,也是很意外,因为高盎身上带着的爵位可不低,跟李元徽一样,都是县侯。而且还有军职——龙骧将军。

虽然是个杂号将军,但却超过了李元徽手下这一大批连个郎将都不是的营主们。

谁让人家母亲是公主呢。

作为文帝的外孙,先帝的外甥,十三就被封为历城侯、龙骧将军。

那会李元徽连承袭父祖之荫的云骑尉都还没拿到手呢。

不过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一个是坐镇一方的都督帅臣,一个是东拼西凑了两千余兵马来请求立功机会的小将。

“拜见都督。”

高盎进入大帐之后,躬身一拜。他虽然出身显贵,一向眼高于低,但确实是识得进退的,眼下人在军中,礼数是必须要有的。

正在跟属下一众将领幕僚讨论军情的李元徽听闻之后,立马惊喜道:“高兄,你我既有姻亲旧交,不比如此见外,”随后更是来到他身前拍了拍他的手臂然后指着众将道:“来来。我为你介绍,这几位都是我军中的大将军,这位是萧护军,兰陵萧氏的高足,这两位张将军,都是出身江都张氏这位是征东大将军高公之子,龙骧将军高盎高六郎”

高盎看着大帐之中这群悍将,不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抱拳道:“在下高盎,渤海人士。见过诸位将军。”

众将也都拱手抱拳,算是见礼。

随后高盎这才拿出高智兴的手令交给李元徽。

李元徽看过之后,笑道:“好,有高兄相助,必如虎添翼”

很是夸奖了一番,也是给足了的面子。高盎心中清楚,这面子都是给他爹的。

随后,军议继续进行。

大概就是围绕着,对寻阳薪春方向,是主攻还是佯攻。

护军萧释之和军师祭酒李青莲都主张佯攻寻阳和薪春,另外派遣主力走大别山北麓,跟豫州军合兵一处。

不过庐江左营主将周本和长史郭风和都建议在攻打寻阳和薪春的同时,乘势夺回柴桑和彭泽,收复豫章郡。

毕竟豫章郡囊括了整个鄱阳湖周围的大片良田,鄱阳湖平原是长江流域五大平原之一,物产丰饶,鱼米之乡。这样的富庶之地,谁不垂涎?

但李元徽还真不是很想现在就把这地方拿到手,没人会嫌弃自己的地盘大,但这场大战李元徽不是很想让曹烜立即就被消灭。

如果这场仗洛阳方面赢了,李元徽肯定派遣水师沿着长江进攻,力求把南郡、江夏郡握在手里。这样就能跟巴蜀连通。

如果曹烜守住了荆州,打退了另外两路军,自己这边拿下豫章之后,恐怕要面对东西两魏的夹击。

军议肯定不可能一蹴而就,商议半天之后,没有确定下来,就只能容后再议。

高盎这边因为刚来的关系,要忙着安营扎寨和领取军需。李元徽让参军谢巽去带着处理了。

其余众人各自散去。

大帐内只剩下李元徽自己看着地图怔怔出神,不一会的功夫,李青莲去而复返。

“将军可是为荆州存亡而忧虑?”

这话问的很有意思。

荆州目前为敌所占据,为荆州忧虑?忧虑的着吗?

但这话偏偏就是李元徽的心中所想。

因为他现在真就需要担心自己被走狗烹、良弓藏的地步了。

荆州一旦被收回,李元徽敢肯定,下一部朝廷肯定要让蜀中与洛阳方面一道,分别从陈仓道、陇山道、武关道、崤函道这四路全线进攻关中的西贼慕容盏。

那慕容盏之后呢?

朝廷能看着李家坐拥三州之地和二十万精兵?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1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