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四章颜面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药师、李百室、独孤颍等人一开始还想劝慰,但他们看到齐王殿下虽然大发雷霆,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甚至还罕见的摔了茶盏。

但是,他们这些人精却发现,齐王殿下的眼神,无比清明。

也就是嘴上虽然在痛骂魏王李孝正,甚至是在盛怒之下指责皇帝识人不明,但其实看这眼神就明白,这盛怒怕都是装出来的。

因为真正的怒不可遏的时候,眼神是不会这么清澈。

也就是说,齐王殿下可能对晋阳方面的丢失,早就有所预料了。

而这点,李药师和李百室等留守洛阳的人也是在韦孝矩的劝降书送到之后才他们有所预料,还为此特意让老朱整肃洛阳防务,并且准备接应河内。

虽然有所预感,但晋阳真失守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和担心的。

而李元徽一通发飙,他们也能猜测出了其中的意思,借题发挥。恐怕就是要让诸将认为,长安的皇帝陛下,已经有些昏聩了。

哪怕接下来要做什么出格的事情,那也是有所铺垫,更是要让人明白,我接下来不管做什么都是逼不得已的,因为皇帝已经老糊涂了

几个聪明人自然也明白李元徽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那是君臣父子,大义的名分在。即便想要对抗,那也得师出有名,不能太理亏。

这件事上借题发挥,就是要让这些参与过晋阳大战的将领们,有一种因为皇帝的决策失误,任命了李孝正这个废物,所以才导致你们的奋斗成果付诸东流了。

所以李元徽其实也是在当众人的人嘴替,毕竟有些话李元徽可以当着众人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但下面的将领却不行。

但李元徽这说出来之后,还能让众人产生一种,类似于同仇敌忾的情绪。

这就是他这发这通火想要达成的目的。

事实正面,也真的达成了。

下面的站着的众将都觉得齐王殿下骂的真好啊.

另一边,王翊的消息送到长安之后,李源也是大吃了一惊,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应对之策。

太子、晋王,宰相和诸大将军齐至太极宫。

当兵部尚书宇文成业念完了王翊的军报之后,大殿上几乎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晋阳就这么没了?那可是晋阳啊,那可是黄河以北最为重要的战略枢纽,那是能争夺天下的王业之基啊。

除了太子之外,只有晋王李玄庆和宰相司马修业两人的表现相当镇定。一副早有预料的模样。

李玄庆更是第一个火上浇油,“我就知道这家奴会坏国家的大事!”

御座上的李源听完了脸都黑了,你这个时候说这话是给谁上眼药呢?偏偏李源还没办法直接斥责他,因为是他坚持任命魏王李孝正这個倒霉老六去当并州都督,还期望他能够跟太子李二凤一样骁勇善战,这样一来也能制衡一下势力日益壮大的三个嫡子。

但事实证明,这个重金购买的彩票刮瞎了。

不是谁都有李二凤的威风八面,也不是谁都有李三郎的雄毅刚健和李四郎的沉稳如山。

这个学费交的李源心都在滴血。

但没办法,眼下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

李源当即就表示道:“魏王李孝正年幼无知,朕本来留下慕容贺、刘文惠两人是辅佐魏王的人,但他们两个却没有尽到职责,实在是让朕失望晋阳城有两万精兵,粮食也够吃好几年,这样的坚城,他们居然不规劝魏王固守,反而让魏王轻信贼人所言,以至于丢失了晋阳,如果不是他们已经死了,朕一定要杀了他们,以正军法”

朝臣们一听,都麻了。

不是领导你来这个啊?那慕容贺跟刘文惠都是为你李唐战死了啊,现在人死了还得给李孝正这窝囊废背锅?

李源知道这么干不地道,但他也没法,他不是说就得死保魏王。一个庶子而已。

但他要保自己的体面。

有太子,有晋王,有齐王,不是没有能干的儿子,但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了一个没带过兵的魏王把守,还丢了,那是不是就得有人为这个错误买单啊?

那总不能让皇帝陛下自己背锅吧?皇帝怎么能有错呢?

皇帝力挺的人,怎么会是无能之辈呢?

一定是下面干事的人,有问题。

反正现在的死人是没法还嘴的,这不把问题放在他们身上,还能往哪里放呢?

于是乎,战死的刘文惠和慕容贺就成了李源的甩锅对象。

但大唐肯定也是有忠臣的,李源的心腹,宰相之一的户部尚书温大雅,直接就站出来反驳了。

“陛下,魏王虽然年幼,但毕竟是主帅,而刘文惠和慕容贺即便有错,他的过错也不能超过主帅的过错.”

李源听了脸上一黑,急忙看了一眼裴继。

裴继这立马就心领神会,站出来反驳温大雅,“刘文惠和慕容贺都是老成持重之辈,却没有劝谏魏王固守晋阳,这本身就是他们的过失,虽然现在战死,但却不能因此不谈他们的过失”

晋王李玄庆则开口道:“说这么多,到底谁才是并州都督?”

这句话直接把裴继给怼回去了,但同时也是给他救了。

他可以反驳同僚温大雅,但他可不想跟晋王正面对上。尤其是这种场合,帮着李源甩锅其实是一件很得罪人的事。但李源这边的示意他又不能装作看不见。

毕竟你是心腹,你就是干这个的。不替皇帝说话,那要你有什么用呢?

不过皇帝的儿子那也是不能随意得罪的,这个不在任务范围之内。

场面就变得有些尴尬,这种事情上,很多人都不愿意开口掺和。因为很明显,这关系到皇帝的颜面。

不过晋王李三郎是不管这些,直接就堂而皇之的表示,魏王李孝正丢了这么重要的地方,应该直接赐死。

给李源噎的说不出话来,真要是这么干了,那不是打他的脸?

最后还是太子出来说话了。

“儿臣以为,当务之急,不应该计较谁的罪责,而是应该立即派兵援救河东,晋阳已经失守了,河东若有失,则关中危矣,儿臣请命亲自前往河东,挽回败局。”

李源这一听,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太子之言老成谋国,现在的确不是追责的时候,眼下河东之危局确实需要人去收拾,但你是太子,是国本,不可轻动晋王,朕现在任命伱为都督并州军事,行军大总管,并州就交给你了”

李三郎闻言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出列道:“臣领命。”

他其实不是很想去接这个烂摊子,但李源是注定不会让李二去的。

因为太子是国本,一个国家如果到了需要太子去领兵打仗的时候,证明局势非常危险。

所以不管是为了人心,还是出于忌惮,李二现在拥有都是最后不得已的选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4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