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八十五章太子与分化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武德四年,正月。

大唐皇帝李源带着诸位、宗室大臣祭祖,几位同辈的郡王在典礼过后,隐晦的提出了太子的问题。

李源闻言,未置可否,说笑着过去了。

几日后,李源正式下诏,将十七人列为“大唐建业元谋功臣”。

其中,晋王居首。齐王次之。

随后是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马修业。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继。右卫大将军、赵郡王李怀真。左领军卫大将军、神武郡公窦琮。左金吾卫大将军、临淮君王李孝杰。右领军卫大将军、兖州刺史、谯国公柴荣。右金吾卫大将军、上党郡公刘宗训。中书侍郎,散骑常侍,莒国公唐俭。卫尉卿,陈郡公殷开山。鸿胪卿,葛国公刘义杰。都水监,新兴郡公赵文恪。少府卿,应国公武士彟。左监门府大将军,罗国公张平高。右骁卫大将军,乐安郡公李思行。将作监,真定郡公许世将。

除了两位大王之外,有两个宗室大将和女婿柴荣,余下的十几人,全都是李源的亲信。

这份功臣名单,除了嘉奖以外,还下诏,两大王和司马修业,皆恕二死。

其余十四人,皆恕一死。

李元徽在看到这份名单之后,是眉头紧锁啊,这老爷子是没事找事吧?

硬要抬举自己心腹?这也就不提了,问题是你都给你自己心腹,我手下的江淮军就没出过力呗?

你这些人里面几个人的战功能比上老朱和常雁衡?

很不满,却没有办法,因为他说了不算,没有话语权。不过争议最大的是,这所谓元谋功臣,没有秦王。

这种讯号,就有些古怪了。没有秦王?怎么可能呢.难不成?

随后,就在大家都在猜测之际,李源突然在正月初八大朝会上,命人宣诏,册封秦王为太子,入主东宫。

这一举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李二本人都是一脸懵逼,大礼参拜,接受诏书,整个人都沉浸在复杂的情绪之中。

这个太子之位,他是很想要的。但突然真的成了太子,他却很意外。非常意外。

李四和李三也有些意外,这哥俩其实是一個路数,都是支持二哥当太子的,但这又并不是说他们本身就没想法。

只是两人都是城府相当深厚的人,不会随便就明牌。

但饶是心里有所准备,但二哥真的坐上太子之位,这一切好像又有些难以言喻。

不过随着秦王在朝堂上接受册封之后,太极大殿内的所有朝臣都要朝拜太子殿下。

短短的几步,从刚才叩拜的位置上,走到台阶前,李二走的极为艰难,而他的表情也极为严肃。

“拜见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三呼之后,礼成。

下朝之后,新上任的太子殿下被李源叫到了后殿叙话,而晋王和齐王两人则率先并肩离开。

“阿耶难不成是因为宗室那几位叔父的言语?晋阳的时候,你我二人那么说下来,阿耶都没松口,今日居然突然封了二哥当太子,这未免太过离奇了”

饶是多谋善断的李三郎,也没有看明白李源突然封李二当太子的意图是什么。

但肯定不是良心发现。

不过李四却好像想明白了些什么,“阿耶可能是以退为进。”

李三郎闻言仔细想了一下,然后道:“还真是有些道理,现在满朝文武都支持二哥,外面又有强敌,阿耶年纪也不小了,立太子以正国本,正当其时若是让二哥当了太子,再把秦王府的僚属,全都调离,二哥岂不是独木难支?”

李四郎笑了笑,“可能还不止如此呢。”

“你的意思是?”

李四站住,转过头看着李三道:“二哥做了太子之后,恐怕就要帮着阿耶削我的藩了。”

李三也站住脚步,跟李四对望,随后脸色一沉。两人目光交织,随后又不约而同的收起眼神,继续前行。

“你有什么打算?眼下大敌当前,阿耶能容你在洛阳,握着半个大唐的土地和兵马,但日后呢?你想过没有,总得有些取舍的。”

李三问的话,让李四一时间有口难言。日后有什么打算?

我的打算是当皇帝,如果没机会,其次是在江东当个藩王。

这话能说吗,肯定不行。当谁也不能说。

但却不是不能做,有些事情是可以争取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李元徽最后只能说了句话,算是应付一下。

李三笑了笑,“伱也开始藏着掖着了,四郎。”

李元徽闻言也笑了笑,“三哥,那跟你刚才那番话,是以晋王问在齐王吗?还是兄长在问弟弟?”

“哈哈哈哈.”李玄庆大笑,笑过之后半晌才叹了口气道:“算了,这些事本不该我来问,你自己去跟二哥阿耶周旋吧。”

两人走到宫门处,各自离去。

兄弟两人都明白,随着李二当上太子,一切都不一样。秦王和太子,都是一个人,但却不是一个身份。

就像他们的父亲,当上皇帝之后,就不单单是父亲了。

另一边,宫内。

父子对坐,两人手谈有乐,下起了围棋。

“你我父子,有多久没这么坐在一起,说说话,下下棋了?”李源有些感慨道。

李二手执黑子,抬头看了一眼熟悉无比的父亲,讪讪道:“阿耶说的是,是有很久了。”

李源继续道:“其实,你我都知道,太子之位,早晚都是你的,你大哥毕竟不在了,承安这小子我虽然喜欢,但他无论是才干还是气度,都远远不如你,日后你多照看照看你大哥家的那几个小子。”

李二听后郑重其事应道:“您放心,承安承泽他们几个,我会视若己出。”

李源点了点头,随后又继续道:“现在你是太子,你觉得,我大唐下一步,该如何进取?”

李二斟酌一番之后,仔细说道:“儿臣以为,四郎和温尚书所言,老成谋国,有颇多可取之处但河北刘玄机,是当世之人杰,必定不会坐以待毙,若我大唐摆出一副守成之势,则北燕必定四下出击,且我大唐兵卒,虽然因为连年征战,有些疲敝,但也正是因为久经战阵,才有百战之勇,若是偃旗息鼓,则气衰矣。”

李源给出一副十分赞赏的眼神,点点头。“四郎行事稳妥,智计百出,唯独缺少你这份锐气。”

父子两人对弈一局,也算是交心的谈了很多问题,包括一统天下的战略,治民理政的思路,以及对文武官员的任用.最后,在李二准备告辞离开的时候,李源问了他一个问题。

“四郎如今坐镇洛阳,手握十万雄兵,如何处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4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