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一十二章不忘旧人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合肥城外,一众将领带着亲卫出迎。

“平东将军”“龙骧将军”“虎威将军”“折冲将军”“横野将军”“安南将军”将军号的将旗迎风飞舞。

张共烈、周虬、李丰、俞平海、夏侯元弘等一众将领皆立于道旁,看着远处的车队缓缓驶来。

车到了城门口,须发花白年近六旬的郭风和,穿着一身寻常袍服从车上下来。

张共烈等人齐声拱手道:“见过郭公。”

郭风和笑道:“张将军有几年没见了。”

张共烈豪迈的笑道:“是啊,上次见面已经好像还是武德六年,这一晃都是贞观元年了,郭公看着身体还是硬朗啊。”

郭风和连连点头,“哈哈哈,也是老了”

两人旁若无人的叙旧起来,其他人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郭风和目前是齐王霸府之中文官序列第一人,以齐王长史兼任行台左仆射,其义妹,也算是养女了,入齐王府为夫人,女婿儿子都是军中大将。

而张共烈身为平东将军,虽然跟众人没有统属关系,但这个将军号算是重号将军序列。张家跟齐王府更是有双重姻亲,侄女是齐王侧妃,女儿是齐王府郡夫人,侄子张坚、儿子张镇恶更是李元徽倚重的大将。

因此两人在地位上是相当的,但张共烈还是尊称一声“郭公”,毕竟郭风和是行台仆射,还带着齐王的敕书。

在关东诸州,齐王的人敕书就相当于皇帝的诏书。

寒暄过后,郭风和又跟其他几人打了个招呼,夏侯元弘则是非常恭敬的道了一声“舅父”。

郭风和也没有跟外甥说什么,点了点头就从东门进入了昔日的镇南将军府。

这里原本是李元徽军府,北上之后,就成了刺史府所在,后来又成了镇南大将军吕钦的官署,现在吕钦人在江州,因为濡须口失守的关系,没法率领从长江返回,也就滞留在豫章的鄱阳湖。

一众将军如今也就在此议事。

来到正厅,郭风和开始宣读敕书,张共烈是特别点明不用行礼,其他几人就需要拜礼。

敕书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安抚众人,并且说明了濡须口和东西两关失守,现在更是等于跟敌军一同控制巢湖,但这一切都不是你们的错,我知道你们打的艰难,所以赦免你们失地之过。

众人听了敕书也是纷纷感恩戴德,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毕竟丢城失地按照军律是可以直接杀头的。

而派遣郭风和来其实众人心中已经有了猜测,齐王让这么一位江淮系的大佬过来,很明显就是不信追究。

此外,李元徽还作出了部署。安南将军殷拱继续为合肥督,合肥战事以其为主,张共烈仍旧督广陵。

殷拱的资历也是极深,十八营第一批的营主之一。这几年一直留守合肥坐镇。

之前在江淮一带的布置,以夏侯元弘守濡须口,为濡须督,殷拱卫合肥督,互不统属。

但现在夏侯元弘以及东西关的守军全都退到合肥,同时合肥还有周虬、李丰等豪强部曲,李元徽的敕书就是为了明确谁是最高指挥的问题。省的这段时间出现统属问题再有什么扯皮的事情。

敕书宣读完毕,郭风和又跟众人一起吃了个接风宴,酒喝了几杯,说了些李元徽要他说的话,又宽慰勉励一番。

结束之后,郭风和带着外甥夏侯元弘去了自己在合肥的小院,并没有按照安排留宿将军府。

郭家的小院是从天柱山下来之后,李元徽给安排的,其实并不大,但郭家人却住了好几年。

因此再回故地,郭风和也是颇有些感怀。

“知道舅父回来要在这住,所以提前找人修缮打扫了。”夏侯元弘跟在后面道。

郭风和道:“元弘有心了,怎么有话想说?”

夏侯元弘道:“我是想问问舅父,大王准备什么时候收取江东?”

郭风和闻言摇了摇头,“江东不是荆州,不可同日而语,我知道你这几年留守江淮看着别人在北面跟汉军作战,或者是参与收取荆州,不光是你,眼热的多了.可北面的汉军没那么好对付,大王好几次与汉军作战之中都落入险境,可想而知战事有多惨烈,这次德裕拿下首功,也不会有加官进爵”

夏侯元弘道:“舅父说的是。”

郭风和见他有些意志消沉道:“你也不必忧虑,大王最是念旧的人,你在濡须口镇守也有十年了,又屡次拒绝江东的高官厚禄招揽,大王不会忘记的,早晚会给你机会,我也给伱交个底,大王在临走之前与我说了,‘夏侯镇守濡须十余载,用事勤勉,这次虽失地,却非战之罪,且叫他放心,孤都记得’”

夏侯元弘喜道:“大王果真如此说?”

郭风和摇摇头道:“你舅父我可曾诓骗过你?”

“这自然是没有的,想不到大王还记得这些,也不枉这么多年来我在濡须”

“不过大王记得归记得,你却不可把这件事当成是依凭,肆意妄为,还需谨慎行事”

“舅父放心,我都明白。”

甥舅两人说了一会话,夏侯元弘这才离开郭家小院,回到自家在合肥城里的院落里。

回到书房,拿出一封书信来。看着这份书信怔怔出神了半晌。

这份信是东魏皇帝曹炎的亲笔信,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只并且信中一口一個世兄,还说曹、夏侯两家的过往无非是想要夏侯元弘若配合东魏拿下合肥,并许他大将军和国公之爵。

在濡须口坐镇十年的夏侯元弘其实已经动心了。当初东魏先帝曹元静也不是没有劝降过。

但当时他是直接拒绝的。

现在之所以动心,是因为迷茫。他在濡须坐镇十多年,用事勤勉,却始终远离权力中枢。

所以心态自然也会发生变化,他开始怀疑这坚守值得不值得。

特别去年濡须坞失守之后,更是让他心中有些惶恐。如果不是唐军各部为了解救他拼尽全力,他恐怕就要困死在濡须坞之中。之后到了合肥之后,曹炎连续使人给他送了好几封劝降书信。

一度动心。

因为他觉得齐王在远离江淮之后已经忘了这里了。只不过因为平日里看见那些拼尽全力去解救他的同僚,始终下不定这个决心。

但今天舅父这番话,算是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将信件用一旁的火折子点着了,扔在一旁的火盆里。

“去把大郎叫来。”

不多时,外面走进来一个少年,“见过阿耶。”

夏侯元弘抬起头,看见来人是自己长子夏侯綦,年方十六。

“你舅公从洛阳过来,你这几天准备一下,准备跟你舅公去洛阳.”

“去洛阳?”夏侯綦一听,兴致勃勃道:“去洛阳做什么?”

夏侯元弘板着脸道:“自然是让你去大王麾下效力的,你以为是让你去玩吗?”

夏侯綦听了兴致依旧非常高,对他这样的少年来说,自然是想要去远方,喜欢热闹繁华的地方。这天下还有比传闻之中洛阳还要繁华的地方?

而夏侯元弘让儿子去洛阳,很明显,就是在行为上表示忠心。

作为在外领兵的大将,将儿子当做质子送到主君的身边,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也是让后代提前靠近核心权力圈层。

至于李元徽,完全不知道江淮这边成功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危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7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