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三十八章逼宫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武德五年,九月。

洛阳,宫城。

李源一大早在尹妃的服饰下穿戴好衣冠,觉得自己精神头不错,于是命人宣召了宰相裴弘德和尚书裴继等人,他是想找几个人商量一下,怎么回关中。

这倒不是道路不通回不去,纯粹是因为情面。

白沟之战和淇水之战,这两场战役大唐损失了十万大军,整个中原都因此震荡。李源甚至都可以想象,现在兖州豫州各地的人心已经开始浮动了,甚至应该有不少中原士族已经给刘玄机送去了书信进行表示。

就跟当初颍川之战后,他的案头也摆满了中原士族和洛阳贵人们的书信是一样的。

所以李源也是终于打起精神来,终归他还是得回关中,不能一直宅洛阳躲着。

这边内侍去裴弘德府上的时候,裴弘德正在见客。

客人名叫杜克明,在李源来到洛阳期间,进入东宫,重新回到李二的麾下,成为太子詹事。

裴弘德见到杜克明的时候,很吃惊。

杜克明的父亲跟裴弘德算是旧交,且闻喜裴氏虽然是河东望族,就久居关中,所以跟韦杜窦马等关中世族很多时候都是同气相连。

“克明为何在此?”

杜克明拱手一揖:“见过裴公,我随太子前来。”

裴弘德闻言更是直接皱了眉,心中已经泛起惊涛骇浪了,只是面色上还是波澜不惊道:“太子来洛阳了?什么时候的事?”

杜克明看到裴弘德的脸色和表情管理,心里不由的赞了一声真不愧是宰相气度,真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的人啊。随后更是恭敬道:“回裴公,太子殿下收到战报之后星夜兼程,前日抵达洛阳近郊,昨日于白马寺与晋王、齐王会面。”

裴弘德听了之后,却是长叹了一口气:“何至于此啊”

聪明如裴弘德其实已经明白了,太子跟晋王齐王在洛阳方面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会面,会筹划些什么。

李源这次就算是还能当皇帝,估计也要失去执政权力了。

原本看到杜克明第一眼的时候,裴弘德还以为是太子想要对齐王有什么想法。

一说三人见面,裴弘德才明白过来,这兄弟三人应该是有对李源有所谋算。

“太子想让我做什么。”

杜克明道:“太子殿下希望您稍后在大殿内,能够规劝一下陛下。赞同齐王和晋王的提议.”

裴弘德闻言,点了点头,“老夫自会斟酌。”

杜克明道:“如此,晚辈就先告辞了。”

裴弘德看着杜克明离开的背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何至于此啊”

另一方面,李二和李三分别率领八百甲士陆续入城,李元徽则率领着六百甲士在宫门等候。

李源这边还在宫中,跟几位大臣正说着话,今日他的心情不错,谈兴也颇高,裴继一直跟他说着话,裴弘德这边则相对沉默一些。

虽然都是出身闻喜裴氏,但裴继和裴弘德实际上亲戚关系并不近,只能算是同族,但成为宰相之后,来那个人之间也多有往来。

裴弘德在前朝就是宰相,声名显赫,裴继则是李源的心腹,关系更为密切,私交非常好。

两人的存在也是相对的互补,再加上入朝为光禄寺卿的裴敏之,闻喜裴氏实际上在大唐实际上煊赫一时。

但裴弘德今日却有些担心,今天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太子使人来告知他,实际上也是让他站队的意思,但他担心的不是太子。而是齐王。

这里是洛阳,齐王经营了许久的洛阳,内外军都是齐王把控,他真的就只是要支持太子上位?费这么大功夫是为了太子上位?

他很难不怀疑齐王在其中是否会有别的图谋。但他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因为这时候他这个宰相也不过是俎上鱼肉。

齐王的队伍早就控制了整個宫城,甚至整个洛阳,他又能做什么呢?

裴弘德这边正在思虑着稍后如何随机应变,李源却开口问道:“裴公,我近日以来,常常觉得洛阳的宫室要比长安的壮丽的多,更有天子的气派和威仪,不如就同前朝一样,当做是大唐的东都,如何?”

裴弘德闻言,当即就明白了李源的言外之意,原来是不想回关中了.

仔细想想,也对。关中军队被一把葬送,朝臣、将领、勋贵、宗室战死和被俘者十之七八。

李源这个时候回关中也的确是有些情怯。

这可是皇帝啊,御驾亲征打成这个样子。但若是把洛阳重新升格成东都,跟西京长安相对应,那就有留在洛阳的理由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洛阳的水路四通八达,比起关中有山河之险,在物用上更为便捷,更为繁华热闹。

但裴弘德却建言道:“陛下,洛阳虽然好,但现在确实需要直面北燕的袭扰,国都于此,怕是日夜不宁啊,且关中乃大唐之根本,又山河之固.此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慎重考虑”

即便是这个时候,裴弘德还是十分有条理的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变故而有任何的搪塞之言。

李源听了之后,也连连点头,还没等他说话呢,便有内侍急匆匆的进了大殿。

“陛。。。陛下,太子和晋王还有齐王求见.”

李源闻言,当即从座位上站起来,“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启禀圣人陛下,太子晋王和齐王求见。”

李源当即离开座位,阔步走到大殿门口,正见到三人立于殿前。

身为的太子的李二居中,身穿朝服,带着幞头。

左右两边分别是晋王和齐王,三人站在那里,仿佛是一个山字,险峻,巍峨。

而在三人后面,有十几个身披甲胄的将领,李源放眼望去,全都是大唐军中出了名的猛将。

大殿之前的宽阔地面上,数不清的甲士如林而立,黑压压的一片,让长长的台阶下平添多了肃然之气。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三人当即行大礼参拜,礼数周到至极,挑不出半点不恭敬。

但李源望着那台阶下的队伍却张口失声,半响之后才道:“你们想要做什么。”

晋王李玄庆道:“孩儿听说洛阳危急,特意带来兵马,护卫阿耶周全。”

李源闻言眉头紧锁,也初步从震惊之中恢复了理智。

“既如此,那就入殿说话吧。”

“诺。”

几人齐声应道,兄弟三人起身,跟在李源后面一起进了大殿。

李源进殿之后转过身来,面对三人质问道:“你们三人带兵过来,想要什么,说吧。”

第一个说话的是李三郎:“阿耶,您老了。不如日后就由二哥来替您处理国事,您就享享清福,安度晚年,您觉得如何?”

李源眼神却看向了李四,半晌之后冷笑道:“好啊,四郎,你做的好大事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4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