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二十八章互扰其后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元徽的战术十分无赖,就是利用优势兵力优势,稳扎稳打的一点推进,就是一点一点的磨,绝不贪功冒进。

就像是推着铜墙铁壁不断的前移,到了六月,唐军在淇水西岸和白沟南岸同时发动大军,全线出击,从多处同时渡河,而枋头的唐军也在主动出击。

面对唐军一反常态的强大攻势,刘玄机选择了暂避锋芒。

再度后退至荡阴,背靠白沟分支和荡阴立营。

李元徽则先是率军收复了朝歌,逼退了韦孝矩所部,让萧释之从枋头移驻朝歌,盯防韦孝矩在紫霞关。随后亲率大军北进。

将自己的大营安置在象山脚下,其余各部犬牙交错,首尾相连,连绵上百里,气势恢宏。

河桥北城的傅弘之也早就弃城而逃,跑回了紫霞关。洛阳方面立即命人整修河桥。

唐军虽然利用兵力建立了优势,但作为主帅的李元徽依旧头脑清醒,始终保持着高度戒备

因为对面的人是刘玄机,其用兵之能几乎能跟二哥一较高下。

燕军虽然是退兵了,但可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而这种正常的用兵方式,在洛阳的李源看来,却成了另一番模样。

这小子是不是在拥兵自重啊?前面已经建立了优势,还一口气打过了白沟和淇水,在平原地带跟对方对峙,这应该可以直接出兵了啊.这都不打?

随着疑虑的产生,以及裴弘德、李孝正等人的煽风点火,李源最终下定了决心,前往河北战场,御驾亲征。

从做了这个决定开始,李源就命令封口,任何人不得泄露他去前线的事情,甚至洛阳城里的人都不知道。

李源以射猎的名义出城,却没有走河桥,只带了数百名亲信护卫,令宰相裴弘德留守洛阳,带着赵王李承安,魏王李孝正,吏部尚书裴继,兵部尚书宇文成业等人,以及护卫数百人,跟漕运的船走水路前往前线。

直到中军大营门外,才令人打起天子旌旗。

即便是李元徽的养气功夫已经很出色了,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非常吃惊。这开什么玩笑?

不是你这个时候来是要干嘛?李元徽很是诧异,赶忙前往营门外迎驾。

而李源直接入营,进入中军大帐,会见诸将。

不光是李元徽,一众将领也都惊讶李源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御驾亲征可不是小事啊。

皇帝在军中,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接过了指挥权。

原本中军大营的队伍和位置都让出来了,给李源和他的亲卫腾地方。

李元徽带着自己护军和帐下亲军以及背嵬军骑队,直接跑到象山南麓安营扎寨。

李源对他这個行为,并没有太多表示,还以为他是闹脾气,也就随他去了。至于这个仗接下来怎么打,李源原本还想让李元徽指挥,自己也就是看看就算了,但李元徽直接撤到后面,李源也觉得无所谓,没有你张屠户,还不吃带毛猪了?

朕就带不得兵,打不了仗?

而军中将领都在议论,这是不是齐王失了圣倦了?这怎么陛下突然驾临了?

毕竟临阵夺权这种事,以前这么干的都是刘邦驰入大营夺韩信的兵权。巧了不是,韩信也干过齐王.

李源接手指挥之后,并没有立即改弦更张,他虽然跟儿子闹别扭,但也不会觉得老四的战略战术就一定是有问题的。

世家出身的李源本人的军事素养和谋略都是非常过硬的,指挥的军队本来就是他大唐的中军更是得心应手。

而他在接手军务,包括观看李元徽所发布的各种军令归档之后,也不由的连连在心中赞叹,就处理这些军务而言,他自觉现在也未必能比老四做的更好。

每条军令行文简练,条理清楚,即便是没读过书的将领,听一遍也就明白军令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此外,李源又实地查看了一下大军驻地的防卫设置,粮草转运路线和屯驻之地,还有关于粮食防潮的措施等,这些都让他不得不承认就在治军这一道,能超过四郎的真是不多了。

即便是用兵如神未逢一败的二郎,也未必能做到这个程度。

而李源也没有更改这些原本就很完善的制度,只是让裴继和宇文成业这两位尚书接手了日常的军务。

唐军这边主帅更易,并非没有造成太大的风波,甚至燕军方面都没发现,唐军悄然之间完成了一次权力更迭。

而随着李源接手唐军指挥,请战之声越来越大。

唐军的各级将领都觉得坐拥优势兵力,又跟对方打了这么久的消耗,也是时候该主动出击,一举击溃燕军,直驱邺城。

这仗说不定就能一战定乾坤!

其中尤其以李孝正叫的最欢。

但李源到底还没糊涂,甚至把军事指挥权拿回来之后,他就有些悔意。

第一个是时间已经到了夏季,天气炎热,他这个岁数天天睡在帐篷闷热,哪有洛阳的宫殿住着舒服?

你在宫中可以肆无忌惮的享用珍馐美食,新鲜的瓜果,天气炎热用个冰也很正常吧?洛阳宫里也有存冰的传统,但这河北前线是啥都没有啊。

李元徽之前用度虽然也算是很不错了,但在李源看来这日子就有些清苦。

这些年李源可谓是养尊处优,一直都在宫里享福,这营中的日子对他来说足以称得上是遭罪了。

其二,接手军务之后,他发现之前在洛阳的疑虑全都是子虚乌有,现在这情形就很难正面强攻。

燕军的战斗可是不弱的,这一点他看过详细的战报和杀敌人数,折损人数之后,就有了定论。

而燕军的营垒设置也足够坚固。

这个时候如果是正面硬碰硬的打一场决战,那么就算是赢了也是惨胜。

所以李源越发觉得老四这战略战术,包括治军都没有任何问题,主帅当得相当合格。

但自己横插一扛之后,老四这小子直接跑到象山南麓了,直接撂挑子了。

又拉不下脸面再给他请回来,那能怎么办?接着干呗

而这时候,燕军在对峙到七月的时候,也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燕军易帅了。皇帝李源亲自君临前线。

刘玄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很兴奋,他觉得战机终于来了。

但是紧接着他就收到一个坏消息,大唐青州刺史李药师和右威卫将军黄君汉率军万余渡过黄河,攻破平原、清河,威胁北燕腹地。

虽然只是偏师,但这支唐军的威胁极大,直接从侧后威胁魏郡,让北燕军主力腹背受敌。

并且还能切断魏郡和安平之间的联系。

不过在一个坏消息之后,又紧接着来了传来一个好消息。

从并州驰援过来的拓跋天保,突袭得手,烧了唐军的运粮船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2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