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四章早不知今日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慕容英已经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很不好了,大概就在年前年后的事。本想着要让齐王慕容据辅佐慕容超。

但却没想到五弟慕容据的状况,比他看起来还差,明明还不到四十岁啊,怎么就.

本来要托以后事的,现在看,还要另做些打算。

至于慕容据推辞的官职,更是没必要收回了,命不久矣,收回干什么呢。

随后慕容英在冬至大典之后,第一次命人召见太子慕容超入宫觐见。

慕容超身材略显富态,浓眉大眼,长相很像先帝,执礼甚恭,但面对慕容英的眼神却有些躲闪,似乎还是像以前一样心怀畏惧。

慕容英见状,叹了口气,这过去他留给慕容超的影响,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散去的,不过今天他是要对慕容英考校一番。

“当今天下,饿殍遍地,民变四起,盗贼横行,塞北突厥蠢蠢欲动,高句丽蚕食辽东故土,有何策可安天下?”

站立在一旁的慕容超听着病榻上父皇慕容英的发问,仔细斟酌了一番,才缓缓开口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儿臣以为”

“大胆说,不必有顾忌。”

“儿臣以为.当施以仁政,百姓流离失所,都是.酷吏、豪强横行所致,当抑兼并,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对待从贼之人,要剿抚并用,诛杀首恶之贼,以震慑四方,开各地常平仓,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拓展田亩,.”

“北方突厥,我之大患,先帝时突厥西强东弱,故而定下扶持东部突厥的国策,而今贼虏始毕强盛,东部大兴,西部式微,当转而扶持西部突厥,以制衡始毕。”

“至于高句丽蛮夷,当派遣良将,设置军镇,屯田戍边,积累粮草,待中原大定,命一上将将数万军,修筑营垒,以堂堂正兵推进,焚其屋舍,杀其犬羊,毁其良田,不求速胜,只求消耗其国力民力,如此往复,则十年可灭之”

慕容英听完了,眉头拧成个川字,“是何人教你这些的?”

今天只不过是想对慕容超考校一番,只要他说的不太离谱慕容英就知足了,毕竟此前这位可没接受过任何的继承人培养。但却没想到这一支看不上眼的大儿子,所言可谓字字珠玑,很有见地。

不是说按照以上这番话做,就一定能安定天下。

而是这番话,提供了一个切实的思路和方向,他没有说什么三年灭高句丽,五年擒始毕这样空话。

尤其是最后对高句丽的战略规划,可行性太高了。

慕容超倒也实诚,没有一丝隐瞒道:“回父皇,这些都是这几日儿臣在整理五弟留下的奏表之中,摘选其精要之言,其中扶持西突厥以制衡始毕是儿臣自己想的,在广武之时就有这些想法,至于平高句丽,是马邑郡丞李药师上表所奏。”

慕容英闻言笑了笑,“你倒是实诚。”

慕容超道:“儿臣自然是不敢欺瞒君父。”

慕容英点了点头,然后道:“很好,你既为太子,自然就要思考治国良策,若知道自己愚钝,就要听取贤德之人的建言,择其善者而从之.”

慕容超听着训诫,连连点头称是。

这场父子奏对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最后因为慕容英有些劳累才让慕容超回东宫。

等到人走了,慕容躺在榻上,十分欣慰的松了一口气。

慕容超不算聪慧,但就看他今天的表现,却是已经是超乎他预料的好了。

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不避讳这一点,能够十分淡然的提到前太子留下的奏表,这就表明了他不是个嫉贤妒能的人,有容人之量。

若是早些培养他处理政事的能力,就更好了.

“父皇,您还是要多保重身体。”

慕容超在慕容英失神了好一会儿之后,很是恭敬的规劝道。

慕容英闻言笑了笑:“老大,朕若是还有五年命,这太子之位就不是伱的了。”

慕容超大惊,伏地而拜道:“父皇,儿臣宁不当太子,也希望父皇龙体安康,长命百岁,还请父亲保重龙体。”

“哈哈哈哈,行了,你起来了把,生老病死,时也命也,朕是或不动先帝和武帝那个岁数了,你十二叔祖今年走了,若不是咱们爷们儿被围在广武,你叔祖也不至于拖着病体带兵勤王,为解围奔波数里还有你五叔,本来想着朕若是走了,他还能帮朕照看照看你,你五叔那人心思太重,但没二心,就是想的太多,本来就身体不好,今年又一直跟着朕东征西走,也不知道我们兄弟俩谁先去见先帝,到了先帝那我不好说啊,你五叔估计要在先帝面前告我的状,先帝也会怪我没照顾好兄弟”

慕容超闻言啜泣不已,“父皇定能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慕容英道:“哪有皇帝能活一百岁的,坐在这个位置上,整日殚精竭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朕以前对你忽略太多了,老二老三都封王了好几年,才给你封王,他们都有属官帮忙操持,朕也一直没给你选像样的属官。不过,你其实一直做的都很好,守规矩,懂事.”

慕容超道:“父皇,儿臣一直不敢奢求太多,现在只希望您龙体康健。大燕不能没有您啊,天下也不能没有您啊。”

慕容英笑道:“终究是要死的,所以这有些话我得趁着明白,我还能动弹,跟你好好念叨,真到了走那天,可就不一定能说完了,有些事也得我提前做。”

慕容超一个头磕在地上,“请父皇训示,儿臣必仔细聆听,躬行不辍。”

慕容英叹了口气道:“接下来的话,每一句你都仔细听着,从明日开始,你就去尚书省观习政事,尚书令高士则是三朝老臣,又出身渤海高氏,忠正严肃,你要以师侍之。”

“左仆射薛楚,是个能臣,且胆略极大,可以用,还要提防一些.”

“中书令柳壑,贪鄙成性,但忠心不二,我能驭之,你未必,若不能驭,可夺其位,但要顾全河东柳氏的反应。”

“李神符,娄居士,段义弘,还有你姑父高晃,都是大将之材,李神符是唐国公李源的堂兄,如今要大用李源一家,李神符可使参与军机议事,不可交付兵权。段大将军是我鲜卑同族,与国同休,可以倚重。娄居士百战名将,有边事可令其领兵。至于你姑父,可令其与段大将军同掌中军,互相制衡。”

“侍中慕容惠,宗室翘楚,不过用计过于阴狠,慎用之。”

“兵部尚书韦铤,若下柳壑,可以他为中书令。你当再纳一韦氏女子为妃。”

“地方刺史都督,李源是宽厚长者,才干过人,行事谨慎,所以我把你五弟安放益州,让他照料,李神符之后可令其为大将军入朝。”

“高阳王慕容颌,才能虽不足,却可信赖其忠心。”

“冀州的夏王慕容麾,荆州韩王慕容朗,要让他们早日进入朝中,在外面早晚会起异心,必成祸患。”

“幽州刺史王谅,扬州刺史诸葛琼,豫州刺史周喆都是能臣干吏,宰相之才。”

“骁果军郎将,都是朕这几年拣拔的青年才俊,你不要因为他们往日跟老二老三走得近,就闲置他们,其中韦孝矩、段武臣有大将之才,”

“晋阳的夫婿李元徽胆略过人,有其父之风,其父在益州为都督,其兄在陇右鹰扬郎将,需要提防,等我走了以后,可以让他回淮南镇守,而后把李家二郎从陇右调离,让他入骁果军,为虎贲郎将,”

“宗室,且防且用之.”

断断续续,慕容英又说了小半个时辰,直到觉得身体乏累,口干舌燥,才让慕容超回去。

慕容超临别之前,是一步三回望,泪眼朦胧。

倒是让慕容英觉得这大儿子,越来越顺眼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9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