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八章朝中有人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晋阳城,太守府内,刘文惠端坐堂上,听着堂下小吏的陈述。

都是最近一段时间魏王殿下出城射猎践踏农田,以及谁家女郎被掳走的,魏王殿下的仆从又抢了谁家的财物

刘文惠听着这些汇总的案子,头疼的很,却浑身上下都是无可奈何的无力感。

按理说,太守掌一郡之军政大权,这自然包括司法刑狱,但无奈犯案的那个是他的顶头上司,都督并州军事、使持节、镇北将军、魏王李孝正。

其实什么官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人是李源的儿子。

还是李源为了制衡已经成气候的三位皇子的人选。

但这也太不成样子了?这一刻他是无比的怀念,跟在秦王纵横关中陇右的日子,甚至是在邺城跟齐王麾下效命,他也没觉得这么憋屈。实在是这位魏王殿下,太不像话了。

甚至拿秦王晋王齐王跟这位魏王比,刘文惠都觉得有点辱那三位爷。

这大唐的天下,基本就是三王打下来的,兄弟几人那都是人杰,不愧是太穆皇后所出的嫡子。

现在这位魏王看着倒是挺骁勇的,喜欢射猎,也颇有些勇力,但跟他的三个兄长一比,就这作派,高下立见。天壤云泥啊。

没办法,刘文惠在听完了这些之后,只能亲自前往都督府,想要在好好规劝一番,劝他收敛一些,毕竟并州新附,人心很重要。

但不巧的是,魏王不在。连人都没见到。

刘文惠一听,也来了气性,不劝了。直接回到太守府,就准备直接给李源写密奏。

他是李源的心腹旧臣,是有资格写密扎直达天听的。

眼下虽然没有酿成什么祸端,但刘文惠觉得,就这么放任魏王在晋阳这么折腾下去,人心都得让他折腾散了。得趁着现在赶紧告知李源,并及时作出处置错失。宁愿李源让齐王节制并州,都比让魏王在这胡折腾强。

刘文惠的写完了密奏,直接命心腹迅速送往长安。

巧合的是,李元徽也遣人送了信给二哥秦王。

这段时间,李二的身体恢复的很不错,在医师和府中仆役侍女几乎是全天候不间断的照顾之中,腿伤养的差不多了,已经能走路了,肩膀也活动无碍。

只是走路现在有点跛脚,面颊上也有一道疤痕,为此秦王妃直接命人将府中所有的镜子全都收起了。

就怕秦王殿下看到自己的面貌而伤神。

不过总的来说,李二表现的还算是很豁达的,伤好的差不多之后,先是进宫拜见李源,又去了姐姐平阳公主府,并没表现出自艾自怜这些丧气的情绪,反而是依旧气度非凡。

也经常召集一众幕僚学士讨论文学,这倒是让许多人心里松了一口气,但只有王妃高氏知道,这位外表刚强的秦王殿下,时常在晚上一个人哀叹,枕着王妃的腿流泪。

这日,齐王的书信被送达至府中之后,立即就被送达给了秦王殿下的桌案上。

此时,他正在跟一众幕僚们讨论前魏和两汉,以及前燕这四朝各县制度的优劣得所,房乔和薛收两人围绕着武帝时期的各项举出争论个不休。

李二很认真听着,时不时的跟众人讨论几句,一听是四弟齐王的信,李二一挥手示意他们继续说,而自己却倚在榻上,展开信件仔细看了看。

李元徽在信中主要问了他的伤势如何,是否已经完全康复了,兄弟之间的关心跃然于纸上,情真意切,以至于絮絮叨叨的看的李二觉得这四郎怎么婆婆妈妈的,另一方面又觉得格外暖心。

而信的最后面,李元徽则写了自己巡视河内一带时候,听说的风言风语,大概意思是,晋阳是咱们兄弟打下来的,不能让老六这小子祸霍没了。你找几個御史查一下,要真有这事可不能让他胡闹下去。

李二看了信件之后,脸色立马就冷了下来。

不管是老三还是老四,这俩亲兄弟还有姐姐平阳公主李大娘子,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他其实经常欺负老四,老三比他小一岁但欺负不过,对老五老六则是很客气。

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原因,一来是老五老六年纪比起老四都小五六岁,有了这俩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懂事了。

二来老四那是他亲弟弟。

是跟他一样,嫡出的。

一个娘生的。

当哥的欺负弟弟,那不是很正常的事?但老四有事,他也是真上啊。

等渐渐长大了,哥几个的感情跟小时候相比,却是越来越好。

颍川、洛阳、晋阳,这三场大战那都是他跟老三老四并肩作战,殚精竭虑,亲冒矢石拿下来的。

这要是晋阳现在是老三老四在胡闹,他最多是写份书信告诉他们收敛点。

但这是老六,李二就现在恨不得北上亲自去晋阳给他一顿鞭子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我们兄弟打下的地盘,你还敢这么胡搞?

李二是完全不会觉得老四这封信是捕风捉影,因为他清楚四郎那稳重的不像话。

至于为什么会是给他来信,应该是为了避嫌,毕竟四郎现在的防区已经很大了,但晋阳关系重大,他听到了什么风声又不能不管。

所以李二立即就将这件事跟几个幕僚说了,几个幕僚闻言,就直接怀疑起齐王写信的目的了。

“齐王该不会是,为了挑拨殿下跟陛下的关系吧?”

薛元敬说完了这番话之后,厅内直接鸦雀无声,李二也眉头一皱,却没有立即发货。他到不会觉得四郎给他这封信有什么不妥之处。

因为兄弟几个之间,一直都挺亲密的。他也不觉得这件事上,老四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李二直接摇摇头道:“四郎断不会如此,他那人行事缜密,若真是为了挑拨离间,还会亲笔写信给我?这不是落人口实?”

这番话一说,薛元敬也觉得却是这个道理。

若是挑拨,哪有亲自下场的,肯定是旁敲侧击,悄悄派人把消息透过来就是了。齐王虽然年轻,但却不是什么毛头小子,麾下更是文武兼备,断不会用这么没有水平的挑拨方法。

“但魏王是陛下力主安置在晋阳镇守,殿下若是对魏王发难,会不会让陛下以为,殿下对他的安排不满啊?”

李二闻言,直接笑了,随后齐王写的信最后一页给众人传阅了一遍。

一众人看完之后,更是无语了,好家伙,齐王还想的挺周到的连法子都想好了,这.

这时候王府幕僚苏旭则开口问道:“齐王殿下既然都有成竹于胸,为何不自己布置,反倒要劳动殿下之手?”

苏旭出自武功苏氏,以诗文、礼法见长,所以对时事和权谋,其实是一知半解的,所以他问的这个问题,在其他人看来就有些好笑了。

杜克明直接点明:“那是因为,齐王殿下,朝中无人,不得不委于殿下之手。”

“啊?”苏旭直接惊讶了一下。

房乔却是仔细了说了一下,齐王这么多年一直在外经营,起事之后也在外独立成军,长安这边势单力薄的现状。

不过李二听了这些之后,却大笑道:“谁说齐王朝中无人?有我,有晋王,有平阳公主,够不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46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