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六章大魏忠臣?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六安之行,李元徽只带了张坚和他麾下八百人,另外还有一队重骑。

其余各部,几乎倾巢而出。

步军之中,校尉周本所部,行军司马朱兴宗部,张镇恶部,校尉刘聚部,合计三千步卒乘巢湖水师的船出濡须口入大江,在皖口登录上岸,与从舒县方向包抄的骑军马得意部,王统部一千骑军,徐州军四千余人,庐江两千郡兵,新募兵卒四千人,合计水师步军骑军共一万六千余人同时发动合围攻势,目的是剿灭流窜在庐江的几股流寇。

留守合肥的只有殷拱所部八百余人。

两日后,李元徽与江淮大贼“郭凤凰”在六安城外的淝水河畔会面。

即便是知道新任平南将军是个少年郎,才十六岁,但一见面那一刻,郭风和还是觉得有些惊讶。

模样看起来却是很年轻,就是个少年郎的模样,身穿锦袍华服,器宇轩昂,让郭风和不由感叹真是天生富贵。

两人的谈话是在一艘船上进行的,只有张坚和郭风和的儿子郭兴两人跟着。

一上船,李元徽就开玩笑道:“郭首领,和郭郎君可临窗而坐,若是我等想要动手,你们父子两个可以跳入水中逃脱。”

郭风和没想到自己只是看了一眼窗口,就被李元徽发现了这个心思,“哈哈哈,那就多谢李将军提醒了。”

另一边,郭兴在上了船之后一直打量着在李元徽身侧负手而立的张坚。

自觉告诉他,这个人很危险。抛开直觉不谈,能被李元徽待在身边,两人就敢来见他们父子,就凭这一点就能判定这人定是身手极好的。

郭兴很担心李元徽约他们见面是场鸿门宴,所以神经紧绷着。

倒是李元徽和郭风和在船舫内落座之后,开门见山。

“郭先生,说说你的来历吧,别说你是什么淮南钟离破落户,西平郭氏在前魏,可是名门望族,累世簪缨。如今为何躲躲藏藏的?”

郭风和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哈,若是将军不说,我已经快忘记自己出身西平郭氏的事情了。”

郭兴则冷汗直流的望着李元徽,却没想到对方能直接说出他们父子的来历。

李元徽轻笑道:“呵呵呵,这也不是什么隐秘事。三十多年前大燕文皇帝率军追击前魏恭帝一行人至淮南,魏恭帝虽然成功渡江南逃,但其子赵王曹启,司空郭政之,右将军夏侯呈等人都失散于淮南,不知所踪。不知道哪位郭司空,是阁下什么人?”

郭风和闻言起身,身手向上抱拳道:“郭司空乃是家父。我是幼子,几位兄长,都死于乱军之中却没想到李将军还记得几十年的旧事。”

李元徽道:“伱们作为前朝旧臣,却始终避具山中,真是令人敬佩,有古贤人之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不过如此.”

本来是夸人的话,伯夷叔齐因为不满周武王灭商,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到哪落在郭风和耳中,这就有点讽刺了。

因为他们从来不是因为气节不肯降燕,早些年是因为没有门路。若是贸然暴露身份,没准等待的他们是什么,这几年则是因为朝廷越发乱来,大燕俨然就是一艘已经漏水的大船,就没有必要跳上去了,所以就一直在山中观望,敛谷聚兵.

实际上,郭风和他们的父辈,确实是抱着不食周粟的心思,隐居山中避祸。

但那些前朝老臣们早就不再世了,现在活着的,都是抱着伺机而动的想法。

一个空乏的复国口号,可不会让他们为之卖命。

毕竟大燕立国之后的前二十年,可是有不少大魏宗室之后在各地组织反抗。

最近十几年才消停下来,而文皇帝之后也基本被杀的血脉凋零,可以说心怀故国的,死的差不多了。现在谯郡曹氏最为风光的也就是陈思王曹植一脉,因为出了个大燕皇后。

郭风和尴尬的笑了笑道:“将军过誉了,我等只是有所不为而已,比不得古之贤人,今日应将军之约前来,还请将军直言。”

李元徽点点头道:“好,那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等在山中收容流民,凭险自固,本与我无碍,我也想跟你们井水不犯河水,但我听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想这个道理,郭公也应该清楚吧?”

郭风和闻言皱了皱眉,李元徽这番话已经说的很直接了,他不是要在江淮简单混个资历就要走的人。

这个地方是他的“卧榻”,翻译过来就是这个地方我是要哪来当根基的,你们识相点就赶紧投降。

“将军,未免有些咄咄逼人了。封山之策虽然稳妥,但耗时费力,您未必耗得起。”

“哈哈哈,我年方十六,而郭首领你,要跟我耗?我只需要把六安皖县的民众都迁往合肥,你们能坚持三年吗?你应该个知晓了吧,卖给你们盐的刘聚已经归降我了,我知道你们在庐江还有门路,但我告诉你,前日来六安之前,我已经调动了马步军万余人,加上巢湖水师,围剿庐江郡的那几支流寇,我不信庐江那几家强宗豪右在见到我的大军的兵威之后,还敢给你们天柱山运粮运盐,若只有数千人,你们还能糊口,但你们部众可是有数万人,只靠山边那点土地,可是养活不了这些人吧?”

郭风和闻言并未激动,而是缓缓说道:“将军自然是有时间的,但您把精力都放在天柱山上,天下大势也会给您时间嘛?”

李元徽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哈,我家中行四,上面有三位兄长,皆是当世人杰,才智军略,胜我十倍。我父唐国公更是深谋远虑,我只需要经略好江淮之地,其余诸事,不是我要考虑的。”

郭风和听到这又是眉头微皱,心想这年轻人还挺难缠的,话语间竟然是半点口风都漏不出来。

李元徽继续道:“你们一时半会想不通也没关系,我给你们时间,可以继续考虑,想要了可以随时来合肥见我。不过你们的时间,可不多了。十五后,我会立即开始迁徙山民修建坞堡烽燧,行封山之策,不过我要提醒你们,封山之后,不在受降。其实你们还有一条路,或可以翻越大别山,去江夏郡”

说完之后,李元徽率先起身,带着张坚一道离开。

郭风和也站起身来,随后下了船跟等在外面的人汇合。

夏元弘,或者应该称其为夏侯元弘,见到郭风和出来之后也是松了口气道:“郭公,如何?”

“元弘,日后你不必自称夏元弘,可以恢复旧姓了。”

夏侯元弘顿时有些意外,却只见郭风和叹息道。

“困死山中和下山求活,还需要选择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9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