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三章长幼有序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长安,炎炎夏日。

即便是禁足期已经结束了的晋王李玄庆,仍旧是待在王府之中,没有出去的打算。

一来是天气炎热,二来是也有跟皇帝李源赌气的意思。

不过他在家中,却也不是什么都不干,李玄庆喜欢音律、戏曲,因此府中养的乐器班子和唱戏的伶人极多。

穿着一身白色的内衬,倚在榻上,闭着眼听着曲子,一只手半举着似乎在打着拍子。

外围坐在十几个乐师,操持着各色乐器。

突然,奏乐的声音停了,李玄庆和拍的手也停了下来。

他似乎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很无奈的坐起身来,睁眼一看,果然是老爹来了。

大唐皇帝李源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圆领袍,站在堂上脸色不善的看着他,乐师们全都紧张的跪在地上。

李玄庆从榻上起身,然后行礼,“拜见陛下。”

随后冲着众人一挥手,一众乐师全都悄然退下。

李源来到李玄机的榻上坐在,李玄庆转过身道:“阿耶怎么今日有空来臣府上。”

“怎么禁足结束了,也不去宫中?还得我来看找你?”李源没好气的说道。

李玄庆道:“禁足已经结束了嘛?天天在府中,早忘了时日了。阿耶今日来,可是河北战事有结果了?”

李源叹了口气道:“四郎让刘文惠率军驻扎在黎阳和朝歌,命李孝察进驻荡阴,跟邺城外围的燕军对峙着,他自己还在洛阳呢.”

李玄庆闻言点了点头,然后道:“如此布置,是他一贯的战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他用兵从来先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长期的对峙之中寻找战机刘玄机这人阿耶也应该知道,不简单,就算是让二哥领兵,也不会有太多的办法想收河北,急不得.”

李源听了这番话之后,气才消了大半。“本来是不急的,但朝中的大臣们,都说四郎在洛阳是畏惧燕军,让下诏催促.”

李玄庆笑道:“恐怕不光是说四郎畏惧燕军吧?该还是有人说四郎是拥兵自重吧?”

李源道:“他们担心的也不无道理,这次本来想让你挂帅,你却一再推脱.”

李玄庆一摊手道:“阿耶,四郎是什么人,那些大臣不清楚,您还不清楚嘛?这次就该让二哥领兵,等平了河北之后,二哥正好做太子,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还要犹豫?难不成您是真想要让承安为储君?”

李源再次怒道:“这些事不是伱该考虑的。立储之事,难道不是该我决定?”

李玄庆平静的道:“阿耶要是觉得我不该考虑这些,那大唐的其他事,跟我又有和关系?不如您直接下令,给我圈禁在府里,我正好填词奏曲,清闲清闲.”

“你”李源气的直接从榻上站起来,手指着李玄机。

李玄庆则侧着头,一副任你处置的模样。

这时候,外面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跑了进来,直接跑到李源的大腿旁边,“阿翁阿翁。”

李源看见李玄庆的嫡长子李承训,立刻换了个笑脸,将孩子抱起来然后坐在榻上。

“阿翁你怎么才来啊,我都好久没见你了”

李源道:“哈哈哈,阿翁也想念你啊”

这时候,晋王妃薛氏才走上堂见礼道:“拜见陛下。”

李源笑道:“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跟以前在家一样就行。”

“是,父皇.”

儿媳和孙子的到来,让这对李源也不在跟儿子生气了,当日就在晋王府用了午饭,还喝了些酒,临走之前还嘱咐儿子儿媳,要多带孙子去看宫中走动。

送走了皇帝,晋王妃薛氏才松了口气,随后夫妻两人回到堂上,王妃这才说道:“我知道殿下的打算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和兄弟们的骨肉之情,可殿下若跟陛下闹得僵持不下,伤了父子之间的和气,那又是为的哪般?殿下在劝谏的时候,不妨委婉一下,多说说,陛下对殿下还有秦王、齐王总归是不一样的,至于承安年纪还小,不过是个孩子,又没什么根基.难不成陛下还能越过你们兄弟,让孙子做诸君?”

李玄庆坐在榻上,看了一旁的王妃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自燕朝昭武帝去世,梁庶人起兵之后,我朝先后夺取陇右,凉州,关中,这些大战之中二哥居功至伟,而四弟据守江淮,对抗两魏和东燕,去年若不是江淮军北上,恐怕也没有颍川大战,而我大唐立国的时间,也要大大延后,至于我,跟随阿耶出蜀,也是一路披荆斩棘,宵衣旰食这天下,是我们兄弟打的!”

“若是大哥还在,即便是二哥有心思,我也会支持大哥,毕竟长幼有序可大哥毕竟是不在了,论长幼,论功绩,合该是二哥为储.承安虽然是大哥的嫡长子,但父子相承才是正理.”

“承安一直被阿耶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依我看,并非只是爱屋及乌和心疼晚辈,阿耶现在是皇帝了,皇帝的偏宠,跟祖父的偏宠可不一样啊。”

李玄庆说完了之后,薛氏沉默不语,半响之后,才出言道:“那殿下,就没有想过?”

“哈哈哈,怎么会没想过,我可是太穆皇后嫡子,但长幼有序,且如今天下未定,五品还能因为储君之位,跟兄弟们争个你死我活?那不是让天下人看我们李家的笑话?日后史书上会如何说?李氏兄弟同室操戈,跟袁本初的儿子们一样?”

“要不是昭武帝的儿子们骨肉相残,这天下能不能落到我们李氏手中都未可知”

无论是李玄庆还是李元徽,眼下都是支持李二成为太子的,这也是兄弟三人达成的共识。

长幼有序。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兄弟三人都有大量的支持者,控制了了大批的军队。

一旦兄弟漏出一点不和的苗头,那么就肯定有人会用这个做文章,就会造成巨大的裂痕。

而斗争一旦开始,就不是兄弟三人能控制的。后面推动的就是庞大的利益集团。

到时候甚至李源本人都控制不了。

所以李玄庆才会力主让二哥去领兵,因为李家兄弟三人最擅长用兵的就是二哥。

等到二哥打下河北,这天下距离一统也就不远了。

即便兄弟们要争,也得等天下一统之后在争。

不论如何,得让这天下姓李。

兄弟阋墙,让外人渔翁得利的事,兄弟三人没一个愿意的。

所以他对李源现在处事非常的不解,天下还没一统呢。河北河东的势力始终就像是悬在关中、中原的刀,荆州的西魏,江东的东魏,这些势力现在看着跟土狗一样不起眼,要是李唐内乱,那个个都是狼。

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提防着这几个立下大功的儿子?

可这天下可还没打完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76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