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二章向北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三十万突厥骑兵,兵分五路,从并州腹地,利用太行山脉之间的孔道,也就是传统的太行八径,侵入幽冀二州。

始毕可汗亲自率十万铁骑,出居庸,寇上谷、渔阳、广阳。

兄弟俟利弗率五万骑,出飞狐口、紫荆关,寇涿郡。

儿子什钵苾率五万骑,出鸿上关,寇中山、河间、渤海。

兄弟咄苾率五万骑,出旧关,寇常山、巨鹿、安平。

大将执失思力率五万骑,出滏口陉,寇魏郡,赵郡。

突厥铁骑卷起的胡尘,随风而起直上云霄,笼罩在整个河北大地上。仿佛大河以南的洛阳、长安,青、徐、兖、豫诸州,都能听见动如雷震一般的马蹄声。

慕容超原本在一众大臣眼中,是个憨态可掬的胖子,老实,本分,不争不抢,也不受先帝慕容英的宠爱。

但眼下,登上帝位不过数月的慕容超,外表上看起来就是个清瘦的中年人,胡须也有些凌乱,眼眶深陷,双眼中布满血丝。

身上穿着件圆领袍已经显得有些大,这还是两个月前织造的那一批新衣服,依照当时的尺寸应该很合身才对。

至于朝廷上的兖兖诸公,一个个都显得神采奕奕,仪表端正,威仪如旧,仿佛是没有收到河北已经狼烟的军报。

“七月初,渔阳被围,十日前,幽州都督韦质率步骑一万五千余,与突厥主力战于渔场城南七十里处,不力退走.数日后鹰扬郎将刘建公开门投贼,渔阳城破,太守徐之方殉节,郡丞崔宏战死。”

“赵翊督左领军、右领军、左虎贲军合计四万余,数日前与拓跋余庆战于沁河之南,小胜一场,斩首数百,俘敌千余。得知突厥入侵之后已经退回怀县,继续与拓跋余庆对峙.”

“巨鹿、馆陶、邯郸、襄国前后失守,战死、殉节的县令、郎将以上的官员有数十人”

“贼将执失思力率军寇邺城,夏王引军还邺,逐之”

这一条一条的军报,让不断攻击慕容超的心防。

他想不明白,这天下怎么到了他手中就变成这样,明明阿耶走之前还好好的

大朝会一如既往的没有商量出什么对策。

兵部尚书、辅国大将军段义弘倒是提出了征召兵士,并重新组建新军的提议。

眼下洛阳方面虽然且能够控制大半个天下,但赖以维持大燕统治天下的中军精锐此刻已经几乎算是分崩离析。

只有赵大率领的左领军算是保持着完整的建制,其余各部早就建制不全,这次连先帝一手打造的骁果军都散了,中军基本上就剩下一点老底子了。

这点老底子,不能用来拼命,而是要作为基本的骨干,征召新兵,重新组建中军,完成以老带新。

朝廷方面要还下诏让河北各地豪强、士族、民众,结社自守,组建“义从”。

诏书很快送到了河内怀县的燕军大营之中,赵大在接招之后并没有立即动身,而是先把使者请下去休息,随后召集了一众心腹商议。

长史周璞闻言立即建言道:“将军此刻应该率军北上,抗击突厥,以收幽冀民心,燕赵之地多慷慨义士,非豪勇之辈不能臣之,若将军首倡大义,必得两州人心。”

赵大闻言有些心动,但更多的是迟疑,朝廷明确下诏书让他南渡,回军洛阳,违抗诏书,可是大罪啊。

赵二则迟疑道:“周参军,皇命不可违啊。而且大军之中,受兄长节制的只有两万余,其余各部.”

赵二没说完的意思是,剩下都不是赵家兄弟能控制的,若是向北抗拒朝廷,这些人都不会跟随他们。

周璞摆摆手道:“不必纠结于此,诏书虽说是让将军率大军回师,但洛阳朝廷关心的并不是将军本人是否回洛阳,而是这数万中军精锐,如此将军不如请命,与冀州都督夏王互换.冀州军将军也看过了,也算是训练有素且人心可用,此天下丧乱之际,冀州富庶,人心可用啊.”

赵大等人闻言,都是眼前一亮。冀州本就是燕赵之地,民风尚武,又是重要的粮食产地,这样的地方自然绝佳宝地。

“那夏王”

周璞道:“将军,留在河北抗敌,是火中取栗,而非顺手牵羊,非大毅力者不能为,夏王出身宗室,少年既身居高位,怎么会愿意留在风雨飘摇的河北呢?而洛阳朝中宗室凋敝,若是将军能换的夏王入朝,想必无论是圣人还是魏王殿下都会乐见其成。”

赵大听后点了点头,周璞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河北是抗击突厥人入侵的第一线,邺城以北数十万铁骑,随时可能朝不保夕。

这种情况下如果擅自丢城弃地,那按照国法军法,可都是要杀头的。

即便夏王慕容麾身份尊贵,免于治罪,但此后必然要一直背负着污点。

但是如果有人愿意接替他的位置,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回洛阳朝中任职,这对他来说自然是好事一件。

赵大立即命手下心腹和义社兄弟们,挑选出数千精兵,并组织各部渡河南返,随后又让周璞他草拟一份请战奏表。

仅仅三日后,朝廷的批复就来了。

任命他为镇北将军,都督冀州军事,使持节,兼任冀州刺史、魏郡太守。

并默许了赵大抽调出四千精兵和部分将领随他北上抗敌。

随后赵大等人立即率军北上,赶往邺城,一同前往的还有朝廷使者。

进了邺城之后,慕容麾得知赵大是来替换他的,朝廷下诏命他回上京,当即大喜。立即设宴宽带赵大和使者一行人。

第二日开始就把都督印绶,以及冀州军的各部的情况,目前的战线,情报等全部交接。

事无巨细,非常配合。

第三日直接挥手作别,把冀州先全盘托于赵翊,而后如离弦之箭一般,南返洛阳了。

这里却要说一下,地上方眼下虽然是各州都督掌控军权,但此时朝廷还有些权威,远没有到各地拥兵自重,发展到军阀的程度。

最起码各地都督是听调也听宣。

而夏王慕容麾也是很担心邺城一线守不住,难以抵挡突厥人南下的脚步。

若让他临阵脱逃,那是万万不可能,但调他去朝中编练新军,那自然是没二话。

于是乎,在慕容麾的配合之下,赵大很快的就接手了冀州军,并立即广而告之,号召燕赵之地的慷慨悲歌之士,投军杀贼,结社抗敌。

赵大本来就素有勇名,如今在危难之时前往冀州任职,威望日渐高隆,魏郡、赵郡附近有识之士纷纷来投。

其中不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这样的名门士族。

而这一切的首倡者,参军周璞,更是被赵大引为谋主,言听计从。

“我得先生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啊。”

节堂上,赵大高声的夸赞坐在身侧的周璞,周璞则摇摇头笑而不语。

赵二却冷不丁插了一句话道:“兄长,该是‘如鱼得水’啊。”

赵大听到这话,却是愣了一下,确实一旁的王君雅小声跟他解释道:“这句话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如鱼得水尔’.”

赵大却笑道:“我又怎么能比得上刘先主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7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