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零六章九锡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慕容鞅的运气很好,趁着李家兄弟入城的时间点,与一众心腹以及三千骑兵先是向东,而后迅速向北,连续闯过了几支西军骑队的封锁,一路跑到了黄河边上,涉冰过河,逃出生天。

而因为慕容鞅的亲信包括守城主将之一的韦孝矩在内,全都在跟着他跑了,所以城中留下的人也都没什么抵抗的欲望,这也就导致了西军入城之后,接手城防、武库以及各处军营的进度异常的顺利,而慕容鞅走之前其实也布置了,让韦孝据安排守军在含嘉仓、武库以及各处放火。

韦孝据确实也做了安排,但挑选的都是非常机灵的人,也做了一番言语上的暗示,基本上也就是没想着这火能烧起来。

这些人也如他所料没有轻举妄动,并没有按照计划点火,造成城内的混乱。

从而保证了东都洛阳这座天下第一雄城的稳定。

天明时分,许多人才知道,西军进城了。

李源知晓城内缺粮,还特意命人从洛口仓运了粮食进城,分法给百姓,

城中百姓无不高呼“唐王万岁”,虽然这么喊礼法上有些不合适,但此时也没有人在意,更没人能追究。

李源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众将领一路进入皇城,却是没急着进宫城,而是命人去请几位宰相。

高士则、薛楚、柳壑。

不多时,薛楚和柳壑两个出身河东士卒的宰相先后赶来,至于高士则,却言辞激烈的把去请人的幕僚轰出了大门。

李源听这幕僚的回报之后,笑道:“高公德高望重,不过年岁已高,可能是大军昨夜入城时候,惊扰到他了,等此间事了,孤当亲自前往,去跟高公请罪。”

随后,李元徽示意了一下,把守宫门的宿卫立即将宫门打开,李源带着众人鱼贯而入,走过长长的廊道直奔洛阳宫城的正殿乾阳殿而去。

等走到了乾阳殿,曹太后已经到了。

没错,是曹太后,而不是韦太后。

昭武皇帝的正宫皇后曹氏之前被送至城外的行宫安置礼佛。

李氏大军进入洛阳盆地之后,自然也就将这位“太后”解救出来了,毕竟这才是长安城内小皇帝慕容昌的亲娘,也是慕容英的皇后,在慕容昌登基不久之后,就上了太后的尊号,只不过是曹氏当时在洛阳。

如今西军赶来,这位太后也算是成功的复位了。

曹氏在坐在大殿内龙椅一旁加设的座位上,众人皆躬身行礼,只有李源作为剑履上殿四件套的拥有者,立于众人之前,不比卑躬屈膝。

曹氏看着眼下的形势,也知道形势比人强,虽然日后的日子可能还不如她在行宫里吃斋礼佛来的安稳,但眼下她却没什么选的余地。

于是乎,曹太后命人宣读了李源准备好的诏书。大意就是自昭武皇帝驾崩以后,战乱不止,流民四起,国家百废待兴,李源父子奉诏起兵,居功至伟,李源本人加九锡,三子皆加食邑千户,朝中诸事、功臣赏赐等事皆有李源总领

基本上,李源这个九锡一加,也就等着回到长安接受小皇帝的禅让了。

一切都很顺利。

朝会散场之后,李源还给了李四一个任务,去把韦太后和宇文皇后迁出宫去,安置在何处李元徽自己定。

李元徽闻言,自然是不能推脱,毕竟这韦太后,那是他岳母,看在自己妻子的面上,也得好好安置一下。

随后李四来到韦太后居住的宫中,看着一众颤颤巍巍的太监,“去通秉,就说李元徽求见娘娘。”

很快,就有太监过来请他入内。

韦氏坐在榻上,身旁站着的是宇文皇后,和一个十岁上下的小孩。

“拜见娘娘。”

李元徽躬身行礼,执礼甚恭。

韦氏看着李元徽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想不到是你来了,你父亲打算怎么处置我们?”

李元徽正色道:“回娘娘,吴王的过错,自然跟娘娘还有王妃没什么瓜葛,不过宫中曹太后已经复位了,您不如与王妃暂且回到吴王府之中居住。”

韦氏闻言笑道:“看来是不打算杀我们这些妇孺了,那我就多谢你李四郎了。”

“娘娘言重了,请您与王妃尽快收拾细软,您二位宫中的所有宫人都可以一同道吴王府之中继续伺候,我就不打扰二位了。”

说罢李元徽转身准备走了,却听到韦氏出言道:“李四郎,等等。”

李元徽停住了脚步,然后转身拱手道:“娘娘可还有事吩咐?”

韦氏摇了摇头,然后道:“伽罗,可还好吗?”

慕容佳音从去了淮南之后,也有差不多快两年了,这两年因为大战的关系,两边分属敌国,音书隔绝,因为韦氏也很惦记唯一的女儿。

李元徽道:“我年初出兵汝南之前,伽罗就已经有身孕了,想必生产之期就在近日.”

听到这个消息,韦氏还是点了点头,随后就没有话了。

李元徽也拱手作别,而后看了看韦氏身边的半大孩子,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伐折罗?”

那孩子一愣,然后笑着点点头,“姐夫。”

李元徽也笑了笑,“一晃这么大了.这几日忙,改日找伱说话。”

随后,转身走出了太后宫中,随后又吩咐宫中的宿卫要小心用事,不得让人搅扰。

出了宫中,李元徽直奔三省尚书台而去。

李源在此处召集了几个心腹,商议接下里对洛阳城的接收工作,以及对目前广大的实际控制区域的管理工作,几个儿子和女婿以及军中的主要大将也自然是要参与的。

首先,李源命心腹大将刘文惠督中军两万人,北过黄河,收取河内郡,并控制洛阳北面的几个关隘以及河阳三城这个重要战略要地。

女婿柴荣还有宇文涉、张平高三人负责洛阳降兵的接收和整编。

丞相府长史裴继为河南赞治兼任洛阳令,丞相府司马赵文恪为颍川太守,丞相府司马李高迁为荥阳太守.

基本上,洛阳以及洛阳周边地方官,以及洛阳降兵的接收工作,任用的都是李源的心腹,等于是就把三个儿子和他们麾下的谋臣武将全都排出在外了。

对此李元徽完全没有任何意见,他本来就没想着要把洛阳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并且在作出李源作出人事任命之后,老二和老三一脸的讳莫如深的时候,李四直接起身道:“阿耶,洛阳既然已经光复,中原业已安定,若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合肥了。”

李源听着这话之后,脸色立刻就变了,什么意思?这我就没封你的人在洛阳就不乐意了?这就要走?老二老三也有些意外。

于是李源就直接一挥手,让人都出去,就留下几个儿子在堂上。

李元徽这一看老爹的脸色,才知道他是会错意了,于是当即解释道:“我出发的时候,晋阳公主和侧室张氏已经有孕,算着日子,可能已经生了.”

果然,李源一听这个,脸色瞬间有阴转晴!家里要添丁进口,并且其中一个还是李元徽的第一个嫡子或者嫡女,这种事在大家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李元徽都二十岁了,才有第一个孩子,肯定也是因为在淮南忙于军务的原因。

李源办是埋怨道:“怎么不早说.不过眼下你回去也来不及了,等年后去过长安之后,在回去吧.”

李元徽闻言,马上就明白了,回长安之后,那就是让他去参加禅让的大典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8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