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七章忠臣耶?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冀州,邺城。

在拓跋余庆率万余铁骑袭击邺城未果之后的十余日后,冀州都督赵翊终于在剿灭流寇之后,率得胜之军返回了治所邺城。

担任魏郡太守兼任邺城令的兄弟赵炯则带着城内官兵豪绅,以及百姓列队相迎。

身材高大健壮的赵大在来到城门口之后翻身下马,笑着跟众人打着招呼,接受众人的恭贺,并随之一并入城。

回到都督府之后,带着一众亲信进了节堂,脸上的笑容这才渐渐隐去。

赵大坐在主位上,然后扫视了一眼,最后落在二弟赵炯身上:“这次多亏了二郎机警,不然邺城危矣。”

赵二谦逊道:“运气使然,若不是有山中猎户提前发现了滏口陉处有并州军的前锋,恰好又碰到了三郎要去山中行猎,告知了三郎,我怎么也想不到并州军居然有如此谋划,后来三郎一路疾行跑回来,告知我并州军在滏口的动向,我一向必有内应,于是就略施小计,查出了城门校尉和城中的大户王氏有异动,于是收捕处斩,又设下伏兵在西门瓮城”

赵大和几个心腹闻言都看向了一旁的赵炽,也就是赵三郎。

赵炽闻言干笑了几声,表示有些尴尬。因为这次也算是他歪打正着了。往日都是被大哥训斥无所事事,以及“多跟你二哥学学”之类的话。

赵大听完了二弟的叙述之后,沉吟了片刻道:“拓跋余庆这次定然不是心血来潮,此人老谋深算,当初襄助梁庶人起事,如今梁庶人败亡,他又遥受长安方面的官职,袭击我冀州,看来是想要图谋河北,野心不小,其人既犯我境,我欲兴兵讨之,诸位觉得如何?”

目前赵大的幕府之中,有在豫州抵御瓦岗事情就跟随他的长史周璞,参军王雅。

也有就任冀州之后,陆续来投奔的冀州本地门阀大族。

其中包括赵郡李氏的李宽,清河崔氏的崔怀直,崔处义。

冀州军队之中也是多了许多本地强宗,如刚率军返回冀州不久的苏家父子,苏庸和其子苏定边。

总的来说,赵家在冀州算是站稳了脚跟,本地的世家大族和强宗豪右都选择跟赵家建立起合作关系,派遣子弟为官。

而对于兴兵征讨并州,两大豪门赵郡李氏和清河崔氏的代表都没有说什么,只有一句听凭都督决断。

长史周璞旗帜鲜明的表示了支持。

“将军所言甚是,拓跋余庆犯我州郡,断不能与其善罢甘休,不过眼下已经临近年关,不如等到明年春耕过后,再兴兵征讨,同时要严密防备滏口陉,拓跋余庆一击不中,未必不会再度兴兵,并州骑兵甚众,武骑千群,来去迅捷,不可不防。”

赵翊点头道:“周长史所言甚是有理,可遣三千轻骑,巡视滏口陉一带.”

至始至终,李崔等人也没有对此出言。散会之后,又迅速离去。

这场议事只有几个心腹幕僚和赵家兄弟参与,其实也是一种试探,看看李崔等大族态度如何。

但现在看来,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众人散去之后,留在堂上只有赵家兄弟三人。

赵二开口讥讽道:“这赵郡李氏和清河崔氏果真是名门望族,高高在上。”

赵大叹了口气,然后摇摇头道:“毕竟是天下著姓,我兄弟想要长居河北,没有这些门阀的支持,千难万难,若不是我在前年抵御匈奴的大战之中出力甚多,你当他们会给我等好脸色?”

赵家作为从慕容鲜卑入关的汉人强宗,与鲜卑豪族算是有共事之谊,普遍关系不错,但跟汉家士族门阀确是格格不入。

毕竟赵家作为汉人来说,只能算是豪强,甚至连寒门都不一定能称得上。

鲜卑慕容入主中原之后,对于中原门阀更是进行了一番笼络,还将清河崔、赵郡李、荥阳郑等十大郡望列为十著姓。

如赵家这等豪强出身的武勋,更是不入其眼。

虽然是乱世,但想要立足河北,乃至于成就更大的事业,没有这些人的帮忙,是办不到的。

于是乎,对于李崔等人的不表态,赵大也觉得没什么不可接受。甚至对于这几人走之前愿意跟自己行礼赶到很自得.

转过天,大军各自安置之后,赵大又召集诸将。

其心腹将领王赟、韩铎、石彦超、李承勋、刘庭让,以及回到冀州之后被招募的苏家父子苏庸、苏定边都列与堂上。

赵大让虎贲郎将韩铎与王赟各率两千骑,在漳水南北各自巡视,防备并州骑军再度侵入冀州境内,又命李承勋和刘庭让分别巡视赵郡和魏郡的各处防务,猛将石彦超负责邺城的防务和巡夜.

分派完任务之后,赵大将苏家父子留了下来。进行了一番交心的攀谈。

苏家父子是从豫州战场撤下来之后,回到襄国老家,苏庸就准备将队伍解散,毕竟大家都是思乡心切,如今回到家里,这么大一支军队,自然是打算让他们各自归家。

儿子苏定边则劝说父亲先让他们各自归家探亲,先不提解散,若有需要还能召集起来成军。

结果不久之后,冀州都督赵翊就亲自来到襄国,请苏家父子出山。

一番礼遇之下,苏庸自然是应其所求,带着儿子重新纠集了部众,为冀州都督府效力。

那些义勇一听是就在冀州效力,不用离家太远,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纷纷重新集结。

赵大让苏家父子仍旧统领这些部众,还让朝廷授予苏庸钜鹿太守、破虏将军,其子苏定边虎贲郎将。

这比起当初的娄居士的礼遇可还要重,因此苏家父子对赵大也算是深感其厚待,前不久讨伐流寇苏家父子可谓是善战无前。

苏定边的勇猛与赵大麾下骁将石彦超相比也毫不逊色,这也让赵大更加的厚待。

从都督府出来之后,苏定边就送准备送父亲出城,苏庸作为钜鹿太守可定要回郡治所在镇守。

父子两人牵着马走在街上,苏庸长叹一声道:“赵冀州骁勇果决,有英雄之志,奈何李崔等豪门崖岸自高,不肯倾力相助,不然其基业绝不止冀州之地。”

苏定边则不解道:“值此乱世,能据一州之地,保境安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欲为天子乎?”

苏庸看了他一眼,“慎言。”

苏定边则笑道:“父亲也不必太过谨慎,如今天子都有四个,诸曹诸慕容,过几日多个赵天子,又是什么稀奇事?”

苏庸闻言皱了下眉,然后有些不解的低声问道:“你是说赵冀州想做天子吗?”

“难道父亲看赵冀州像是忠臣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7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