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八章降李还是降燕?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从战场形势来说,撤军是很正确的。

燕军虽然兵少,但已经打出了气势。突厥虽然人多,但连续战败的对军心士气的影响却一点一点的在军中蔓延。

加上地形方面的不利因素。

因此,从军事方面考虑,的确应该退兵。

从另一方面看,这次如果无功而返,会对他的威望产生一些影响。

不过想到这里,始毕可汗差点笑出声来,因为他的兄弟,也是对他地位可能影响最大的阿史那埃利弗,刚刚战败了。

而且埃利弗麾下的军队还损失惨重。

想到这,好像退兵也不是不能接受了,毕竟还是有替罪羊的.

若是能趁此机会在削弱一下另一个兄弟啜芯的实力,就更好了。

不过想是这么想的,继续打下去会不会扩大范围就不好说了。

于是乎,突厥方面开始筹谋退兵的事宜。

关中战场上,李源原本在听说突厥二十万铁骑南下,立即就想退兵了。

还跟几个心腹商量,先把二郎三郎接应过泾河,然后退回陇右和汉中。

但这些心腹们,刘文惠、刘思行包括几个侄子和外甥王翊,全都劝他说北面的事就交给二郎和三郎,他们要是觉得顶不住肯定就先来消息了。

结果李源这边正在观望着局势呢,就听说二郎带兵北上了,三郎仍旧在渭河北岸跟宇文涉对峙。

这下李源是想退也退不得了,四个嫡子,两个都在那边顶着呢,他这边能只能让人收集渡船,把渭河很泾河一带的渡船都搜集起来,随时准备搭建浮桥,接应两个儿子过河,然后在一把烧掉。

另一边让工匠打造了几十架投石机,开始起砲砸对面的营垒。

宇文成业则是守着数万人的大营和槐里坚城坚守不出。

最绝的是三郎李玄庆,看见二哥派人押送过来的俘虏,当即心生一计。他命穆长陵和达奚长孺带着些本部骑兵裹挟着数千突厥俘虏在大营北面掀起一阵一阵的尘烟。并让突厥俘虏在燕军营垒之外自行立营。

然后全面收缩己方的兵力,作出一副固守的姿态。

伪装成突厥人已经南下,东燕军却只能固守营垒的假象。又在凉州骑军找出几个会说突厥语的粟特人,派去了南岸。让他们告知对岸的西燕军,就说突厥大将执失思力已经率先锋南下,让他们出兵。

结果对面西燕军还真信了,一众将领纷纷请战,渡河攻击东燕。

宇文涉看见这种情况,也不由的叹息了一声,想着李家这也靠不住啊,然后准许了请战。

命前将军慕容坚、镇北将军宇文招、领军将军宇文觉等将领率军渡河,配合突厥人进攻东燕大营。

谁知道西燕军这边刚一登岸,李三郎立即派出了巴郡神兵板楯蛮和自己的四千部曲,南中蛮族组成的无前飞军,同时命令氐人骑兵参与包抄掠阵。

两部兵马合计万余人,却极为骁勇,无前飞军率先出击,各个手持强弩,抵近数十步时候才万箭齐发,让还未来得及结阵的西燕军直接就被箭雨覆盖,造成了大规模的伤亡。

随后板楯蛮一手持木盾,一手持木棒或者长柄铁骨朵,口中啸叫着奇怪的声音,仿佛野兽一样冲向了西燕阵中。

之所以使用木棒和骨朵这种钝器,也是李三郎在出川之前特别安排的。毕竟西燕军甲胄良多,如果他们使用传统的竹弓竹箭这种武器,很难对西燕军造成伤害。

用刀的话,即便破甲,也容易卡住拔不出来,所以就跟板楯蛮的几个渠帅商议,让他们大力推行钝器。

效果可以说非常之好,板楯蛮天性劲勇,大棒子和骨朵一轮起来,虎虎生风,砸在西燕军的头上或者胳膊腿上,那就是个筋断骨折,更有甚者脑浆崩裂。

西燕军直接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往浮桥方向跑,自相踩踏者极多。

李三郎骑着马掠阵,连续投掷七支短矛,杀校尉以上将领七人,随后又手持一支长铩,单骑突入阵中,连杀十数人,最后把正在惊慌失措的慕容坚一铩给捅死了。

南岸正在观阵的宇文涉这才知晓中了计谋,急急忙忙的断开了渭水的浮桥。

以防对岸乘势杀过来。

这也让西燕军还有数千人被搁在了对岸,西燕军请降的请降,逃散的逃散,一万五千人,成功逃回对岸的不足五千。

经此一败,西燕军也是受了重挫。就连军中有名的骁将,曾经跟李四郎同为骁果军十郎将的宇文觉都陷在北岸了。

只有宇文招算是命大,过了河,回到南岸。

“难不成是突厥人背盟了?帮助李家诓骗我等?”宇文招神色落魄的看着北岸的情形,一群东燕军士卒正在欢呼。

过来接应他的宇文萧道:“应该不是,你看,刚才出击的只有燕军步卒,那些骑兵并没有参与战事”

宇文招闻言一愣,“什么意思?”

宇文萧摇摇头道:“那边的正在立营的突厥人,外围的骑兵都是在监视他们,还有那些部分,都是在来回奔走,只能说明,这些骑兵裹挟着降卒,是没法参战的,所谓突厥先锋军,都是被俘的,北面.突厥人败了。”

宇文招闻言脸色立即有些难看,突厥人败了?二十万突厥铁骑败了?

怎么可能啊.可突厥人败了,不就没有援兵了?

被陷在北岸的宇文觉,其实处境没有南岸的同僚们想想之中的恶劣。相反,李三郎亲自带着酒肉来找他喝酒。

“兄长,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啊。”李三提着酒走进了帐篷。

宇文觉见到来人,立即笑道:“好个李三郎,你这出瞒天过海,引蛇出洞,可是把宇文大将军都给骗了啊,哈哈哈哈。”

完全没有当俘虏之后畏畏缩缩的神态,反而是夸赞其李三郎的用计之妙。

因为宇文觉之父跟李源是至交好友,宇文觉对李家大郎是以兄事之,而李家子弟对宇文觉也同样是以兄事之。

所以宇文觉见到仗打输了,丝毫不慌,直接就带着手下投了,有交情在这呢。

李三郎对他也是以礼相待,两人喝着酒,又复盘了今日的战役经过。

宇文觉对李三郎的心思之缜密,用计之精妙是连连称赞。

复盘过之后,两人自然也谈到了天下局势。

最后李三郎则开口诚邀:“兄长,你我两家乃是故交,多了也不说了,我想请伱回去,劝说宇文大将军,这仗也没必要在打了,兄长觉得如何?”

宇文觉闻言,并没有立即点头,而是反问道:“三郎,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我只问你,仗不打了,我宇文氏,是降你李家,还是降光平帝?”

李三郎闻言一笑,没说话。

但有时候不说话就是态度了。

因为忠臣,这时候就该表忠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214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