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三十章白沟之战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优势在我”李源很是自信。

一旁的裴继还适时附和来了句:“陛下亲临战阵,必能使我大唐将士奋勇争先”

李元徽听完这话,人都麻了。优势在我?不是这话可不兴说啊。这跟飞龙骑脸怎么输都是取死之道啊

眼下的局面,唐军的确因为兵力优势,看起来占了上风,但远没有到可以弹冠相庆的地步。

跟李元徽的忧虑不一样的是,督左军的李孝正此时是意气风发,此战他得到了出战的机会,并且还是统左军,这位置本来应该是齐王的。

但军议的时候,齐王又再次因为一些事情跟皇帝意见相左,李孝正能拿到这个位置也是因为这个契机。

否则他一个没怎么打过仗的败军主将,如何能在这种关键性的会战之中拿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饶是如此,李源为了稳妥也还是把左骁卫大将军窦琮和右骁卫大将军刘宗训这两个战功赫赫唐军名将,以及兵部尚书宇文成业全都放在左军,并且还嘱咐宇文成业作为实际的调度指挥。

基本上就是让魏王李孝正挂個名,等到战后好领一份功劳。

即便如此,李孝正还是颇为兴奋,毕竟在他眼里这个功劳就跟白捡的一样,十几万唐军还能打不赢几万燕军?

督右军的谯国公柴荣自不必说,李源的女婿,受信任程度仅次于几个皇子。

而燕军方面,刘玄机遥望唐军大阵之后,虽然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中已经开始打鼓了。

但口中依旧是没把唐军放在眼里,“唐军虽众,唐主李源却不是知兵之人,把十万大军全都排开,却没有分兵袭扰我军的后路.放着齐王李元徽这样的人不用,而自己指挥作战.对面即便有百万大军,又能奈我何呢?”

刘玄机说这个话,其实完全就是胡扯一通,给众人打强心针罢了。这种关键时候,就是要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以此来树立信心。

李源和裴继的话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双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提振己方的士气。

而随着李源的一声令下,负责指挥前军的段雄开始下达进兵命令。率先出击的是上万名唐军士卒,在鼓角声中,摆着严密的阵型,长枪如林而立,旌旗飞舞,踏着整齐的步伐,一步一步的向前。如同一座大山压了过去。

指挥燕军前部的苏定边看着唐军的阵型,点了点头,暗道果然是精锐。随后大呼道:“关中之兵虽然善战,但今天,就让他们看看我们燕赵男儿的豪勇!全军,进兵!”

很快,六千燕军和十个折冲府一万人的唐军在战场上正面碰撞到一起了。

两军排着整齐的队形,从远距离弓箭手的覆盖抛射,再到近距离互相拿着长兵相互戳刺,如墙而进,前死后继。

在这种大平原上决战,一切的调动其实都在对方的注视之下,也就没有什么埋伏可言,也没有什么奇谋妙计的施展余地。

刘玄机和李源两人的位置,其实都看不到最前面厮杀的境况,所以这时候许多战况都是通过前面负责观察战事的士卒口述来判断战场形势。

在得知前军陷入焦灼之后,李源心下松了一口气,随后道:“传令前军段雄,增兵,压上去。”

而随着前军的碰撞之后,左右两军也开始先后交兵了。

跟中军不一样的是,魏王李孝正督领的左军在交战之后,居然先声夺人,成功压制住了燕军。

这当然不是因为他本人骁勇善战。

而是打头阵的是左右骁卫的雍凉精锐,那可是跟着李二麾下从陇右打到凉州,从关中打到荆州,从颍川打到洛阳的精锐之师。是天下第一等的强兵。

饶是如此,燕军督左军的东方狄也还是指挥住了北府军精锐,抗住了唐军的冲击。没有让队伍溃败。

至于右军方面,柴荣所领唐军和朱灵石率领的燕军形成了均势,双方都留有余地,并没有投入全部兵力。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唐军肯定是可以局部优势,慢慢转化为整体优势。并取得最后胜利。

燕军的主事者们也自然是能够看清这个局势的。

所以,他们决定,拼命。

刘玄机没给苏定边一个援兵,只有一句话,顶住唐军攻势,待我破其左军。

随后命归附而来征东大将军杨侃率本部一千骑,去冲击唐军的中军。并且激励道:“我听说令尊越公杨素领兵数十年,今天请让我见识一下越府家风是否传下来了。”

而刘玄机本人,则带着本阵余下所有精锐队伍,去猛扑唐军的左军,也就是魏王李孝正部。

他能看得出来,唐军之中最为骁勇的就是左军。所以他要先打垮对方的左军。

杨侃领命而去。手持大槊,一马当先,带着麾下的一千精锐骑兵,直冲大唐中军。如同离弦之箭,绕过双方交战最激烈的区域,来势汹汹。

这支骑队人数虽然只有一千,但却都是追随杨家多年的部曲,甚至其中还有当年跟着杨巡起事时候的老卒,经过多年的转战,也就剩下这些人,都堪称是百战精锐,打起仗来十分骁勇无比。

唐军还不知道这支骑队的能有多大的破坏力。

李源这时候却是看到了一支骑队直冲本阵而来,就命人上前拦截。“令左卫中郎将裴行严截击燕军骑队。”

传令兵飞快的传令而去。

裴行严领军令之后立即就带着手下归属他统率的三个折冲府骑兵出阵,截击燕军骑队。

两支骑队很快在中军大阵之前数里的地方遭遇了。

裴行严对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很是兴奋,手持大槊一马当先,入阵之后大槊连刺带砍,杀敌十余人,直接带着几个亲信就打穿了对方的骑阵。

但是打穿之后,裴行严转头一看,却是大惊。因为他的队伍也被打穿了。

整整两千骑,在交兵之后,直接被对方的一千多骑冲散了。

他虽然勇猛,但于大局全然没有任何的帮助,因为现在对方的骑队已经开始奔着己方的大阵去了。

而在他的骑兵前出没有拦住对方的骑兵之后,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那就是剩下的距离不够己方骑兵出阵整队,因为骑兵在发起冲击之前是要有足够的距离进行冲刺和构建冲阵的队形。

骑兵只有让战马奔驰起来,才有足够的冲击力。

裴行严没有拦住这支燕军骑队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杨侃已经带着骑队冲击唐军本阵的侧后了。

这落在中军李源的眼里就是,上前去拦截的三千唐军骑队,只一个照面,就被燕军冲跨了

看到这一幕之后,李源心里没来由的有些慌乱。但表面上还是很镇定的让负责中军指挥的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行去指挥队伍围杀这支燕军骑队。

李思行领命而去。

但这时候李元徽却已经非常担心了,让对方的骑兵冲到这个位置,己方中军后阵的阵型已经有些混乱了。若不是前面已经打出了优势,那么这个时候只要把剩下的主力全面压过来,唐军就凶多吉少了,就算能勉强抵挡,这场仗也不好赢了。

还好

不对啊,刘玄机是不会放过这么明显战机的,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6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