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二章机不可失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神符最终同意了李元徽的建议,决定让刘玄机与他进京,让他跟自己的侄女相看相看,若是顺利就在长安让他们完婚。

青州方面的战报也到了,左羽林军则从南线与齐王大军回师,帮助主力完成了合围,不过临淄城高墙厚,又被慕容选经营了数年,一时难以拿下。

广陵太守高智兴之前因为陈王慕容安国的突袭,逃到江都,慕容安国撤离之后,高智兴又重新回到回到广陵,恢复秩序,并将此消息上奏。

慕容英看到消息之后,决定照计划巡幸江都。他做太子的时候,为了南征灭魏,曾经在江都经营数年。

几日后,大军从寿春出发走水路,路线是沿着淮河直下,进入洪泽湖在经由高邮湖前往广陵。

本来想让李元徽出任淮南太守的想法被慕容英自己否定了,太年轻了,没有治民理政经验。

同时提拔陈留郡丞郑善道为淮南太守,而萧望之则入朝为官,成为少府少卿。

李元徽则被任命为平南将军,已经进入重号将军的行列,都督三郡兵事,三郡是广陵、淮南、庐江,治所在选在了合肥。

不过眼下,还是要随慕容英去广陵收尾,在去江都故地重游。

所以他的骁果军虎贲郎将一职还没卸任。

至于刘玄机这个虎威将军,统兵三千五百人,依然是受李元徽节制。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深秋,淮河岸边已经是有些萧索的秋意,两岸的农田多半荒芜了,慕容英看在眼里心思却有些

大军行至钟离的时候,圣人慕容英突然想起这里有一所皇家寺院,皇觉寺,先帝南征之时曾经留宿过,就决定去趟皇觉寺礼佛。

提到皇觉寺,李元徽也自然是想起,老朱应该还在吧?

皇觉寺规模宏大,占地四十余亩,常住僧人一百余人,念佛禅修,香火鼎盛。但慕容英随驾的百官和侍卫大军数千人,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住进寺里,。

寺外左右前后都驻扎了羽林军金吾卫和骁果军的精锐,负责拱卫圣人。

僧人在山门外迎驾的时候,如净和尚就开始悄悄张望,果然在人群之中看到了李元徽。

却没好意思上前打扰,他是觉得两人在长安也就算是萍水之交,还惹了麻烦给他。

人家要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得你了,贸然上去还讨个没趣。

接驾之后,也就照常去劈柴挑水。

却没想到,刚把水从溪边挑回来,就见伙房外面的站着两个人,高的身材魁梧雄壮身穿军中制式袍服,稍矮的那个英俊清朗,一声锦袍还带着幞头,正是刘玄机和李元徽二人。

如净和尚这边见到两人,当即笑道:“李郎君,刘将军,你们来了。”

刘玄机打趣道:“你这和尚,好不识趣,还得我跟四郎亲自来请伱?凭那好大的架子啊。哈哈哈哈。”

如净和尚摸了摸满是青茬的光头,略带些不好意思道:“这不是怕你们贵人多忘事,不好随便打搅。”

李元徽笑道:“行了,走,跟我们喝酒,有话一会说。”

“好,我这就跟师兄说一声去。”

还没等如净和尚去跟屋里的师兄禀报,门外走出个胖大和尚,像是管事的样子:“如净,你水挑完了嘛?”

如净道:“师兄,刚挑完,这两位是今年在长安结识的,跟你告个假我去跟他们出去一趟。”

那管事的胖大和尚却道:“长安结识的?我可跟你说,圣人来了咱们这,主持可说了,寺内僧众不得随意出入。不知道两位是?”

这胖和尚法号如通,身躯庞大,是皇觉寺专管伙房米粮等后勤的管事,人其实也不错,并不是故意刁难,只不过担心如净冒然跟着两人出入犯了门禁规矩。

如净刚想介绍,刘玄机却抢先开了口:“在下虎威将军刘玄机,这位是驸马都尉、平南将军李侯当面。”

如通一听,当时就觉得呆住了,这如净去了趟长安就认得这么大人物了?

虎威将军是谁他不晓得,但将军这个名号可不是谁都有的,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至于驸马那就更了不得,圣人的女婿才叫驸马。

不过如通也不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当即道,“原来是两位将军当面,得罪了,既然如净你跟两位将军是旧识,那就去吧。”

“多谢师兄。”

倒是李元徽看着如通多看了几眼,觉得此人面向很是和善。

如净跟着李元徽和刘玄机一路来到皇觉寺外最近的村庄,来到村里的一户地主家,李元徽就借住在此,早早拿了些钱帛让地主家置办了一桌宴席。

席上都是些乡村常见的鸡鸭鱼肉,不过酒是李元徽让人带来的。

“没想到,长安一别,半年后咱们就在这淮南又见面了,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来,干了。”

“来干。”

酒喝得很尽兴,如净略带些醉意回了寺里,李元徽让韩全送他回去,不然内外的守卫就直接把他扣下了。

回到自己住的禅房,刚一躺下,想起李元徽在席上再度邀请他从军,就有些活了心。

其实他回了皇觉寺之后,就打算跟师傅说还俗,然后去长安找李四郎某个前程。

但他回了皇觉寺之后才发现,他想去长安这事根本办不到,如果他不是皇觉寺僧人的话。

首先是盘缠,没钱这一路走过去嘛?

去的时候可是为了护送贡品,自然是有寺里出资负责他们一路的吃用。

第二是户籍,他要是不当和尚,没有度牒,一个平头百姓可不是想去哪就去哪的。

要么成了流民从贼,要么就得被抓去服劳役。

长安也是你能随便去的?

这些无比现实的问题直接就让和尚歇菜了,想着还是老老实实的当和尚吧。

谁知道半年刚过去,李四郎就到淮南了。

让他刚安静下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富贵,那也是他这样的人能拥有的吗?

“我知道一个和尚,出身贫寒,家无余财,一家饿死好几口人.最后,他却建立一番功业.”

半年前,在长安李宅,李元徽与他说的话,音犹在耳。

这样的机会,如果不抓住,应该没有第三次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6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