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二章诱饵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武德三年,四月。

徐州,琅琊郡。

三万余青州军与将近四万唐军对峙数月,去年被李源在荥阳之战杀的大败的杨侃又重整旗鼓,进攻大唐治下徐州的东海,双方在东海琅琊一带交战了数次,互有胜负。

徐州的唐军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徐州刺史裴敏之所领的万余兵马,归徐州刺史部所统领,前身就是大燕的徐州镇戎军,训练有素,堪称精锐。

另外一部分则是右威卫的卫府军两万五千人,归属右威卫将军刘元庆、陈瑱两人统率。

其中刘元庆统率的十二个折冲府,是跟他起事的义军底子,而陈瑱的辖下的十三个折冲府,则是以徐州籍的江淮军为主。

当年都督徐州军事的谯王慕容安国被慕容英火速拿下之后,有数千徐州兵被调往江淮,也是李元徽麾下加入最早的一批成建制队伍,余下的都是征收的新兵,因此陈瑱也算是嫡系。

去年驻扎在徐州三万余唐军,除了年初跟青州军打了一战,还失利了。后面因为北方战事激烈,徐州唐军一直都按照李元徽的命令,固守东海沿线,没有擅自出兵。

而在武德三年二月之后,去年被李源打的溃不成军的杨氏众人,又组织起了大军进犯徐州。

本来唐军是不想跟青州军打的,因为现阶段需要休养生息,积蓄粮草,准备后面的战事。

对于青州的战略,李元徽跟李源还有两个兄长,在晋阳的时候探讨过,在确保北面战略安全的情况,最好一次性发大军一口吃掉。决不能形成战略僵持。

青州本来在地形上,比较容易用兵,实力比起北燕来也弱了许多。

即便是攻下了晋阳,大唐也没有能力在短期灭掉北燕,所以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而青州杨是可以在大唐出兵的北伐的时候,在侧翼威胁中原的安全。

所以,父子四人在商议之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先收青州。

而青州方面,杨氏众人也是有这個心里准备的。

杨侃是铁了心的不投唐,但杨家却还有其他人,持有不同看法。并且人心向背,青州人也不想继续跟大唐打,眼下杨氏还能控得住场,但时间一长呢?局势会有什么变化?去年趁火打劫败了就已经有很多人不满了。

于是,一封书信也就送到了东海。

当裴敏之收到杨邃的信之后,就派人将刘元庆和陈瑱请来。

“杨邃想要献出青州?杨侃不同意?这什么意思?杨家内讧了?”

刘元庆看了信之后,有些摸不到头脑,以他的现在的水平能认清这个信上的字就已经不容易了。

陈瑱倒是若有所思的问到:“裴公,您老的意思是,这其中有诈?”

裴敏之摇了摇头:“不,杨邃很可能是认真的。他可能是真想归附大唐。”

陈瑱闻言点了点头,他是能够理解这种想法的,大唐占据了大半个天下,是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想要归附大唐,再合理不过,毕竟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族势力来说,趋利避害都是本性。

杨氏众人虽然落草为寇许久了,在杨巡失败之后就加入了瓦岗军,但其实杨氏作为关中士族的底色还是没变的。

关系网还在,人脉也还在,如果是以青州归降大唐,也肯定会得到优厚的待遇。

毕竟大唐李家父子,都是一等一的大方宽厚。

但杨侃不想归降,他同样能理解,毕竟有仇怨,这个无可厚非。

而杨邃投递书信的内容,除了表达自己愿意献出青州意外,就是再说杨侃不肯配合。

但对于具体什么时候归附,也没有说明。

而裴敏之是明白杨邃意思,跟他们三个无论谈什么,都未必作数,人家就算要投降,也是跟能够做主的人谈这些。

把信送过来,不过是让你们帮忙传话罢了。

在明白这点之后,几人虽然无奈,但也明白这个道理。青州出兵了,他们要负责抵御。

但要是想出兵青州,或者跟杨邃谈条件,还是要请示洛阳方面的陕东道大行台、都督关东诸州军事的齐王李元徽。

除此之外,潼关以东还没人能够做这个主。

而在琅琊东海的两军对峙前线,这种情况让李元徽一直以为,杨侃的目标可能还是兖州。

毕竟一直在徐州打转转,也没什么意义。徐州方面还有重兵,兖州方面相对徐州来说,已经算是防务空虚了,只有万余人马驻守。

等到徐州刺史裴敏之的来信到了之后,李元徽才琢磨出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来。

齐王府司马李青莲在看过信件之后,提出了一点想法。

青州方面,应该是“内讧”,就是想要两边下注,杨邃带一部分人投靠大唐,杨侃带一部分或是投北燕,或是投东魏,应该就是可能。

或者干脆分成三个部分,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青州的局势就摆在那,在两大势力的窥视之下,没有割据一方的条件,更没有进取天下的实力。

青州不同于关中,河东亦或是陇右和蜀中,这些地方因为出色的地里条件,是很容易就形成割据势力,进而参与到争夺天下的角逐之中。

青州虽然北有大河,西有泰山、鲁山、沂山、蒙山,但却不足以成为对抗强敌的天险,所以即便有富庶之地,有良田和渔盐之利,还是很难作为根基去正争夺天下。

于是在李青莲提醒之后,李元徽也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并且亲笔写了一份回信,随后命人送完徐州,让他们负责传递给杨邃。

信中内容无非也就是封官许愿,加上攻心和劝降,开除了自己的条件。

给杨邃一个郡公,和一州刺史。

杨家其他人愿意过来的,也是愿意给他们授予都督一级的官职,并且还说去年被俘的那两个杨家人,现在都好吃好喝招待着呢.

属于是一边拉拢,一边敲打。

对待还没投降归附的这些外部势力,不光是的用高官厚禄这种待遇去吸引对方,还得用实力来敲打对方,告诉对方不要跳,你就算不投降,我花点时间中照样能收拾你。

也面对方心存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狮子大开口。

琅琊郡治开阳城内,杨邃将信看过之后,又把信递给了一旁的杨侃。

杨邃有些忧心忡忡的道:“李四郎不是等闲之辈,应该是看得出我们的谋算,依我看不如归附大唐算了,杨巡兄长相比也不愿意看到我们为此事纠结把.”

杨侃十分坚定道:“六哥你也不用劝我了,我意已决,你以青州出降,必能保我家门不堕。而北燕去年在晋阳之战虽然失利,但主力未曾受损,现在得知青州要出降,刘玄机能忍得住不插一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7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