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零五章战端再起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鲁缟齐纨,此计甚妙啊,大王之眼界,远非我这愚钝之辈所能知晓的”

窦识想通之后,立即就不在觉得“资敌”有什么问题了。

不过看着窦识这么乐观之后,李元徽却十分清醒,没有半分紫的之色:“这个计策,其实也不过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罢了。你以为我不行此计,就能禁止两边私下的往来和交易?张家一直跟江东有生意往来,这些事我却不好追究太过,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有些事光靠政令禁止是行不通的,还不如借此事来做些事情,也好心中有数.”

窦识闻言,点点头:“大王之言,小弟明白。定然不会说与外人知晓。请大王放心。”

李元徽道:“你我是至亲,若不相信你,我还能相信谁呢?”

窦识听后心中升起一股暖流。话也说的差不多,酒也喝的点到为止,李元徽又亲自送窦识到行台衙署大门处,嘱咐他回家路上小心。

随后李元徽又神色清明的回了内堂的书房之中,并且使人召集来了李百室、独孤颍和李青莲,又跟几人商讨了一番在江东的布局。

“我这个表弟,颇有些才干,他在路上,将江东之见闻写成了笔记,事无巨细,非常清楚,你们可传阅一下.曹炎这小子也称得上雄才大略,若是真让他改制成功了,对我大唐一统天下绝对不是好事,所以即便眼下不能出兵,也不能让曹炎这小子放手实施,多少也要给他找点事情做.”

经过窦识带回来的情报,以及张家和江淮方面的情报互相印证,李元徽大致对江东的目前态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知道眼下出兵的确不是好时节,很有可能失利,或者陷入进退两难的泥潭之中。

但对江东来说,光是引导他们改稻为桑,这还不够。

江东也算是富庶之地,现在已经能种三季水稻。也就是在曹魏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前往交州和东南亚一带寻找占城稻,经过上百年的演化,现在的已经可以一年三熟了。

所以这个策略能不能成功,其实他心里也是没底的。

毕竟整个江东的地盘也不小,太湖平原又是主要的粮食产区,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中原和关中都需要太湖平原的粮食来进行补充。

所以指望这個“鲁缟齐纨”之策,或者说改稻为桑,能够见效,概率是不大的。

但只要能够对江南产生不利影响,引发他们的内部斗争,那就不愧。

且目前来说,中原这个广大平原以及两淮一带的粮食产量已经相当可观了,足够他施展这个可能要耗时良久的计策。

并且这其中对李元徽和江淮势力来说,那是有利可图的。

粮食丰收之后,丰年谷贱也是很伤农的,所以通过贸易也能够让粮食价格稳定下来,不至于丰收之后粮食价格过低。

并且目前粮食交易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并非所有交易用的都是粮食。

至于之后如何继续削弱东魏的国力,李百室的理念就比较正,跟贾诩劝曹操,以及邓艾给司马懿上书在两淮搞屯田是一个思路。

就是堆积国力,靠积累形成对东魏的国力碾压。

毕竟李百室也就是长于战略规划和内政,独孤颍虽然也有些奇谋,但他总的来说跟李百室的思路也很相近,但比之李百室,独孤颍更加的全面,因为他的军略也是相当出色。

至于李青莲,建议的就比较具体,派遣间谍离间分化。

以重金拉拢和引诱一些东魏大臣,来为我所用。

李元徽听完了之后,感觉这招未必不能用,但总的来说,跟改稻为桑是一个路子。

不是短期内能建功的,即便是发挥作用,也要等以后了。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布置间谍和积蓄实力这两个方向从来都不冲突,那就双管其下好了。

至于什么时候能见效,这个李元徽倒是不急,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兄弟三人,他年纪最小。

跟刘玄机、曹烜、曹炎这是三个人比,还是他年纪最小,甚至刘玄机今年已经有四十岁了,曹烜年近五十,曹炎也有三十岁了。

不管是内部的竞争者,还是外敌,他都是最年轻的一个。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熬,就靠。

四个说相声对着骂街,活到最后的那个就是老艺术家。

比年纪,优势在我!

另一边,河东的局势也终于是被李三给稳定下来,刘玄机在李三带兵过去之后就立即退兵了。

有平阳,有玉璧,这两个城等于是卡住了汾水的水道运输。

现在如果北燕方面想要进攻大唐,从河东入关中这条路已经是很难走的,最起码对比双方现在的实力,没有兵力优势很难能够在并州打出优势,即便是现在已经占据了晋阳。

从另一方面来说,北燕现在对中原用兵更容易一些。

于是刘玄机在回到晋阳之后,跟几位幕僚商议之后,也都觉得暂时不要尝试进攻河东了,毕竟就那座平阳城就得靠大军集合才能横推。

刘玄机之前带着两万人去打平阳,但人家平阳光守军就有五千,还军械充足,这种兵力对比想要一口气攻下平阳,也多少有些草率。

但王思政所提议的筑城位置又的确险要,所以刘玄机也是必须尝试。

现在看,王思政的策略是完全没问题,因为唐军也在那个地方筑城了。

而在晋阳刘玄机的权臣霸府所进行的最新军议之中,李元忠提出了一个新的攻击路线。

因为现在西河郡已经拿下来了,完全可以进攻朔方和北地郡,威胁关中的北面,最少也能牵制大唐很大部分兵力。

但难点在于,这个距离是很长的,要穿过上郡这片羌胡聚集之地,然后进攻在渡过黄河进攻朔方,所需要的粮草不在少数。

人数太多了可能就失去隐蔽性,太少了可能又无法对这一方向的唐军形成有效的压制。

这些足以带兵的将领头疼了。

这时候新加入刘玄机霸府的参军凌敬道:“这一路不过是偏师,为何要为此争论不休呢?汉王如今总制河北,难道不应该发精锐大军,直驱洛阳?只有如此,才能让四方英雄了解汉王的雄心,上郡和北地、朔方这一路,可命一大将率数千精锐,西渡黄河,以求牵制唐军即可,若发大军,光是粮草供应就足以拖垮我们大燕如今的国力.”

凌敬这番话,让刘玄机非常赞叹。

“凌参军所言极是,倒是孤有些分不清主次了,如今既然晋阳已下,河北便没了后顾之忧,不如南下中原,光复洛阳!”

武德四年秋,燕师南下。

李元徽亲自率军前往河内与之会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7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