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一章推心置腹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在堤岸后面观察燕军铁骑的周梦龙有些气馁,侧过头问道:“三郎,现在怎么办?”

周叔虞摇了摇头道:“本以为这燕军主将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必定是出身高门,心高气傲之徒,必轻而无备,现在看着行事谨慎,此处设计看来是徒劳无功了。”

这河边设伏本就是周叔虞设计的,分别修筑堤坝阻拦河水,然后在以渡河诱敌,一旦官军进入河湾,上游就可以放水,从而使官军的战马陷入泥泞之中。

若是官军来的晚,周梦龙部已经过河了,还可以趁着官军前部渡河之后放水,从而分割战场。

而堤坝后面是数千精壮伏兵,可以利用狭小地形歼灭官军前部,运气好的话能缴获不少战马。

周梦龙道:“他娘的,白忙活一场了,那咱们是据守这个河口还是?”

“不,要立即走了,即便我们能据守这个河口,但官军能渡河的地方太多了,燕军若想架设浮桥从别处渡河,最多也就半日的时间,燕军都是骑兵,若是被追上就满盘皆输了,为今之计只有立即向伏牛山方向转进,并且不能走官道,只能走小路和密林。这次是我小瞧了燕军...”

周叔虞有些自责道。

周梦龙却大笑着开解道:“三郎不必愧疚,我们本就是要走的,可惜了不能跟瓦岗军会师,见识一下瓦岗寨的一众豪杰。哈哈哈,真是可惜!”

周叔虞道:“大燕无道,天下必乱,早晚都能相见的。”

然后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只是见了面,就不知道是敌是友了。

周梦龙部继续逃窜,而李元徽也命人找到了蓄水的堤坝并让陈郡方面出人将堤坝掘开,又搭建了浮桥。

这才率领骑军渡河继续追击,在西平一代终于追上了周梦龙部。

并将其部击溃,不过却没有擒获匪首周梦龙等,只斩杀了数千“贼寇”。

而经此一役,麾下的一众校尉对这位还不满十五岁的上官已经是心服口服了。

特别是自持悍勇的刘同,此后更是毕恭毕敬。

完成了战略预期的李元徽也没有穷追不舍的想法,在西平短暂修整之后就迅速回师许昌。

而慕容定所率领的主力,早已完成了解围睢阳的战略目标。

但剿灭瓦岗这事还真是有些难办。

翟弘最终还是听取了徐懋功的建议,没有跟燕军硬拼,保存实力向济阴东郡方向退却,并利用运河水脉行军转运,让官军扑了個空。

期间双方只有小规模的交兵,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役。

随后,慕容定上奏班师,慕容英也很快颁下诏书。

以左领军将军赵翊兼任陈留太守,督梁郡、陈留两郡兵事,确保运河通畅。

以右领军将军张叔平都督兖州军事,继续剿灭瓦岗逆贼。

原兖州都督王元恺则被召回朝中,充任九卿之一的太府卿。

骁果军则与慕容定一同班师。

十二月初,李元徽率军赶到了浚仪,等待船队过来转运。

而负责给他所部安排营地粮草的,则是老熟人,赵炯赵二郎。

“赵二哥,许久不见。”

“恭喜四郎又立新功啊。”

两人在洛阳时候就算是朋友,又有共事之谊,算是颇有些交情了。

赵二郎这次也随军出征,本来是作为自己兄长的左领军府参军,等到赵大兼领陈留太守,又被授予浚仪县尉,算是一县之中的三把手。

浚仪既后来的开封,也叫大梁,如今是陈留治下,也是运河的重要节点。

两人寒暄几句之后,因为还有一堆公事,李四要忙着各部安营扎寨,以及做好登船的顺序。

赵二则要忙着给李四这边安排食宿,于是相约晚上小聚。

到了晚上,做东的赵二让人将李四请到了营地边上的一条大船。

船上很宽敞,布置的很风雅,席面也很考究,最绝的是还安排了舞乐。

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美人跳着妖娆的舞蹈,赵二真够朋友啊。

李元徽拿起酒杯道:“赵二哥,异地相逢,这杯请了。”

“四郎客气。”说罢两人共饮一杯。

随后就是吃吃喝喝,说着闲话。

等到酒喝的差不多了,赵二也一挥手让唱跳的都下去了,李四就知道这是要说事了。

“四郎,你我也算自幼相识,虽然如今你贵为帝婿,但我这里有句话不知道...”

“赵二哥,咱们这交情,说这话远了,有话直说,出的你口,入得我耳,不为外人知也。”

赵二闻言点点头,然后郑重道:“四郎你这次作为偏师,到了颍川和陈郡,可看到了什么?”

见李四苦笑不答话,赵二继续道:“既然四郎你不愿说,那我就说说我看到了什么?是田地荒芜,狐兔丛生,到处都是流民盗匪,有些地方甚至百里不见人烟,饿殍边地,这还是豫州,紧邻东都,一叶可知秋矣。”

“四郎你如今是皇亲国戚,但我赵家又何尝不是追随太祖入中原的勋臣?”

“可长此以往,燕祚可能久乎?”

李四只能无奈道:“二哥,慎言啊。”

赵二闻言突然笑了:“四郎,令尊唐公,广交豪杰,深孚人望,所为何,想必四郎也是心中有数吧?”

李四眉头一皱,“赵二哥此言何意?”

赵二摇摇头:“四郎就当我是醉话,不过令尊所为,四郎真的不清楚?”

李四听了这话也笑着反问道:“那我这里也想要问问赵二哥,左领军将军在中军的义社十兄弟,又是为何?二哥伱清楚嘛?”

“哈哈哈哈。”

赵二端起酒杯饮了一杯,然后长出一口气道:“我观唐公,英雄也,而我兄与营中兄弟结义社,不过是互为援引尔,实不相瞒,今日与四郎相见,乃是我兄长有话请四郎转呈唐公。”

李四本以为这不过是一顿普通的老友小聚,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也就算了。

却没想到变成了坦白局。这赵家兄弟玩的是什么套路啊?

“若是赵将军有话,我必当面呈大人当面。”

赵二点点头,然后郑重道:“我兄长云:‘愿与唐公,共襄大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5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