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四十三章李四手下无弱兵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一份来自洛阳的情报送达至邺城,让犹豫之中的刘玄机得到了答案。

或者在说这个答案其实他早就知道。他不是第一天认识李元徽,两人相识共事数年,有些事再了解不过。

这份情报将洛阳近期发生的事全都概括其中。

包括李元徽召李二李三来逼宫夺权,兄弟三人合力基本上架空了大唐皇帝李源,并且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还订了一份不知道约束性有多大的盟约。

其次就是魏王被齐王所弹劾,先是被降为魏郡公,第二天因为齐王想起自己曾经当过邺侯,而邺城是魏郡治所,耻于跟有瓜葛然后又被改封为广汉郡公,一下子直接支到蜀中了。

此外,就是李元徽想要杀杨侃的儿子,但被手下护军谢叔方劝谏了,因此还奖赏谢叔方锦缎十匹,叮嘱手下的护军日后如果有什么过失,他们都可以劝谏。

而在他下命令杀人之前,要再三询问,以确保自己不滥杀

召集一众心腹看,传阅了情报之后,刘玄机感叹道:“李四真是仁德宽厚啊,能对战场上追杀自己的敌将家眷网开一面,这就是圣人恐怕也很难做到啊。”

王思政、李元忠、凌敬、刘道和几个谋士听到这番话,也都知道了刘玄机终于是放下拓跋天保的建议了。

刘玄机接着道:“本以为我若追之过急,李氏兄弟必然团结一致,又因为军粮的问题,所以没有立即对洛阳用兵,现在看来,李家兄弟已经达成了一致,最少短时间内,不会同室操戈,如此放归俘虏之后,就得尽快出兵洛阳了。”

张世武闻言当即道:“大王可以让唐军俘虏在前,自领大军在后,唐军为此必有疑虑,或许可以借着放俘之机,突袭洛阳。”

王思政却道:“李元徽行事素来谨慎,必然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他定然让俘虏到黄河渡口,再仔细甄别之后南返,想借机突袭洛阳,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玄机看了张世武一眼,眼神复杂,那意思你就别学着人出谋划策了,这场合你就听听得了。

“大王若放归俘虏,可以让唐军用粮食来交换,以补充我之军资。”

刘道和的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刘玄机也点点头,随后道:“那就从五万唐军俘虏之中选择精壮者万人,补充各军战损,余者若有愿意留在河北的,可以授田,再从被俘唐军的官员之中,选一個去洛阳送信,让李元徽出粮换俘。”

河北方面的书信很快就送到了洛阳,李元徽给出的回答的也很简单,可以谈。

他其实对这事并不热心,因为这些俘虏不是他的部下。全都是李二和李源的人。

换回来也不会给他效力。

却得让他用洛阳这边的粮食来交易。想到这个就特么难绷。

但却不能说不换。

因为这些人都是给你老李家卖命的,给你们老李家打仗被俘了。现在有机会肯定得赎人啊。

不然整个李唐的统治根基都得被动摇了。包括关东这边的人都得寒心。

心不甘情不愿的派了使者过去,于智宁和表弟窦识,这两人都算是李元徽的心腹,天策府的重要幕僚。也算是对这件事的重视。

刘玄机这边,给洛阳方面传话的人派出去之后,先是让皇帝慕容矩给他加官至太师,总百揆。

三辞三让之后,接受。

本来第一次他就想接受的,但王妃和刘道和等人都劝他,这个程序该走得走,有些事不能心急。

刘玄机也从善如流。

接受官职之余,刘玄机的精力就全放到军队上面了。

他的亲兵原本三千人的幽州突骑,在这次大战之后,折损了将近千人,也是足够让他肉疼的损失。

所以他要从幽州铁骑队伍之中,重新选择精锐老卒进行补充。

此外,幽州突骑作为重骑兵,并不适合担任亲军。

因为重骑兵的训练任务繁重,如果还要担任警戒任务,站岗放哨,出巡仪仗,多少是有些过分了。

虽然作为主帅的亲兵是足够荣耀,但重骑兵特殊性也需要考虑到。

随后他就想着再度组建一支亲兵队伍,在跟众人交流之后刘玄机想出一个自认为绝佳的遴选方法。

他的亲兵必须能以一当百,不是形容词,就是这个标准,一个打一百个。

于是在邺城宣布,整个河北范围内,不管你是什么族人,汉人也好,鲜卑也好,杂胡也好。

也不管你是奴隶还是军官,贵胄还是黔首,也包括唐军的俘虏。

都可以来邺城打擂台,赤手空拳,肉搏百人。你要能一炷香时间内没倒下,就有重赏,并且接受汉王的直接领导。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燕赵之地本来民风尚武,多慷慨悲歌之士,又有许多杂胡和鲜卑等各族人杂居,民风彪悍,还有军中也有许多猛士自觉自己非常能打。

于是邺城变得非常热闹。

刘玄机每天亲自观战,各路豪杰是齐聚邺城。

演武场上,围观的士卒们高声啸叫,只见一力士抓起一人扔出去,砸倒下好准备一拥而上的几个人,随后又一手薅过来一个从背后上手的,直接摔了出去,那力士虎虎生风,极为刚猛,围着他的人被这巨大的冲击力给唬住了,甚至都不敢上前.

窦识和于智宁是在城墙上跟刘玄机一起看了这一幕的。

“我燕赵男儿,骁勇与否?”

刘玄机很得意的炫耀道。

于智宁没说话,窦识却反问道:“汉王说的是被围中间的高大猛士,还是那百人?若是那中间之人,的确称得上骁勇,甚至可以称之为千人敌,但那百人也是燕赵人士吗?”

刘玄机直接被这个反问给噎住了,看着窦识年纪轻轻,长相英俊,仪表不俗,随即大笑道:“哈哈哈哈,好好好,李四手下果然没有好对付的,你叫窦识是吧?李四是伱表兄?那窦奉节和窦羡君都是你家兄弟了?”

窦识道:“回汉王的话,正是。羡君、奉节都是我堂兄。”

刘玄机点点头:“我跟他们共事过,窦羡君没什么大本事,但行事稳重,窦奉节性情刚烈果敢,你这小子伶牙俐齿.对了你们窦家还有个窦琮,看来不光是李家,你们窦家也是人才济济啊。”

窦识道:“我扶风窦氏历来是关中大族,枝繁叶茂,汉王所见人才济济,不过是因为攀龙附凤,借着太穆皇后的遗泽,和皇室姻亲而起,不知昔日汉王左右,如今为将者几何?”

这话又给刘玄机问住了,想到自己一个队的老兄弟们,除了战死的,现在最次的也是个中郎将,赵襄、张世武等几人更是直接做到了都督一职.

想到这里,刘玄机看窦识就更觉得这小子是真有见识啊。

“你小子日后,能当宰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