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八章此时此刻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武德四年,四月。

许多人预料之中的大战并没有出现,唐军在丢了晋阳之后,并没有立即反扑。

这倒是让人在晋阳的刘玄机大失所望。

“李家兄弟的耐心倒是如出一辙,一个比一个能沉得住气,好的可怕啊”看着桌子上的舆图,刘玄机笑着叹了口气。

北燕的野心自然是不会止步于晋阳,如果可以,当然想要顺势拿下河东。

但问题在于,双方的军力上还是有些差距的,若是想想要主动进攻夺取河东,威胁关中,以目前北燕实力来说还是力有不逮。

所以如果能吸引唐军北上进攻晋阳,而燕军凭借坚城固守消耗,等到唐军师老兵疲之后打一个反击,就有机会一口气推到河东,把唐军彻底从并州清除掉。

但大唐晋王李玄庆在赶到河东之后,并没有立即北上,先是收拢溃兵数千人,而后又把魏王李孝正留下几个官员全都砍了。

因为这些人当初在晋阳也是声名狼藉,刘玄机之所以能迅速攻克晋阳,跟大唐在太原郡不得人心也有很大的关系。

至于为什么不得人心?那就不得不说,魏王殿下干的好事。

纵容手下劫掠敛财,射猎践踏农田,强抢民女之类混账事做了一箩筐。

这要是还能得人心,李三郎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好在河东有表兄王翊在,不然一准得出事。所以李三郎从长安出发之前就拒绝了李源的提议。

只带了两万兵马,其一开始的战略目标就不是夺回晋阳。而是固守河东。稳住局势。

而刘玄机这时候多少有些异想天开了,一直盼着唐军在丢城失地之后,怒不可遏,北上进攻晋阳.但现在看唐军已经稳住了局势。想要趁机夺得河东,有些难。

不过这时候,已经被当做心腹的战略规划大师王思政又献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建城。

在汾水沿线,有一个台地.

在得知这个王思政所说的地理位置之后,刘玄机和一众幕僚将领全都一致赞同。

不过在著城之前,燕军要先把平阳拿下来。

于是乎,刘玄机从晋阳带领一万五千步骑出发,又命令上党方面出兵一万五千人,集结三万大军前去争夺平阳。

驻守平阳的宇文兴在刘玄机进攻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把消息传回了河东。

李玄庆立即给宇文兴增加了两千兵力,并运送了大批的粮草和军械,并且嘱咐他坚守两个月。

另一边,李玄庆也把这边的情况全都写信告知了李元徽,让他佯攻邺城策应,而同时李元徽也派人送了一份书信到达了河东。

河东信件到达洛阳的时候,已经是四月末了,李元徽刚刚完成了对天策府人事任命。

在收到三哥的信件之后,李元徽并没有推诿,洛阳和兖州早就动员了五万大军,随时准备出击。加上原本驻防在黎阳和朝歌的将近两万兵马,共有七万人马,集合于黎阳,一副要乘势进攻邺城的架势。

不过邺城的冀州刺史王熊依旧保持着淡定,“我料定李元徽定然不会攻打邺城,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王熊所料的还真不错,唐军眼下真就没有攻打邺城的打算。原本就是为了策应河东方面,但这时候李青莲给出了一个建议。

“齐王殿下,此时应该乘势夺取青州。”

这话却是让李元徽闻言一愣。打青州?我刚找到借口不用打青州了,这时候你还劝我打青州

不过李青莲接下来的话,却是让李元徽发现自己也是走了死胡同,脑子没转过来。

“殿下,我们先前所虑者,若我军主动进攻青州,河北燕军必然会趁机进攻中原,或者河内方向,但现在刘玄机已经带着主力去并州了,即便留下大军,也要把防御重点放在邺城,这个时候我们再打青州,燕军却拿不出援兵来,若他敢出兵,我们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攻取河北,若没有援兵,杨侃独木难支拿下青州,这样黄河以南,就全都是我们大唐之地”

李元徽心中大呼,对啊,我之前不是不想拿青州,是担心进攻青州的同时会碰到河北燕军拦截,进而引发一场大战。

但现在,河北燕军注定是无法参战了,因为他们要首先保证河北安全,刘玄机到并州最少也得带上一半以上的兵力这么一看这个机会还真是难得的天赐良机。

而独孤颍也附和道说:“殿下,青莲先生所说有理,杨侃此时已经跟慕容将军和黄将军等对峙一月有余,此时我大军若乘船沿着大江而下,自然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善,大善。”

李元徽抚掌道,而后又看向了一旁的李药师。

五月,李元徽以李药师为行军大总管长史,命其督领诸将,常雁衡为司马,于仲亨为护军,率水陆大军三万人沿着黄河出兵青州。

同时,传令徐州的左威卫将军刘元庆、陈瑱两人率军从琅琊出兵,走五莲山北麓,从南线进攻青州腹地。

李药师领命之后,大军沿着黄河乘坐漕运船只,行军速度极快,不到十日就赶到了青州,并且直接突袭了历城战场上的北燕青州军侧翼,慕容三藏和黄君汉则乘势出击,燕军不敌,杨侃在看到唐军主力之后,大惊失色,慌忙间带着精锐迅速撤往齐郡方向。李药师指挥步军,而常雁衡则指挥骑兵穿插包抄,配合正面的慕容三藏和黄君汉,对燕军大队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又失去了主将指挥,燕军溃不成军。

唐军方面斩首六千,俘虏万余,取得一场大胜的同时,乘势夺取了济南郡。

取得一场大胜之后,李药师和常雁衡也算是不谋而合,没有同意众将修整的建议,而是对众人言道:“现在杨侃只剩下数千人逃窜,齐郡是坚城,且其经营多年,如果让他进入齐郡则战事就会拖得很久,所以现在我们不能休息,所有骑兵跟我一起出击,不可让杨侃有喘息之机,我们一口气为齐王殿下拿下青州之地!”

众人一听,当即战意盎然。常雁衡更是和老伙计王弼带着数百骑就先行出发了,李药师带着数千骑紧随其后,将大军交给于仲亨统率。

而杨侃的精锐虽然也有三千骑,但青州毕竟不是产马地,即便是精锐也不可能全都是骑兵,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马都是驮马,不能当做战马,算是骑马步兵,脚力上自然是不如唐军。所以行军上还是慢了一些。

常雁衡的奔袭速度却是非常之快,一日夜奔行二百里,终于在高苑追上了燕军。

“青州定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3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