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七章议和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睢水之战,秦末至楚汉战争之中,项羽的作为兵形势派代表人物的高光之一。

三万楚军杀的五十几万联军溃不成军,尸横遍野,睢水为之不流。

八百年后,被称为“小霸王”的翟让,率十万大军,围城相县,据睢水之北。

李元徽这边,算上相县城内的刘元庆部,以及卢恂、孙灵秀部,以及被挡在泗水南部的吕钦部水师,也堪堪十万大军。

不过李元徽并没有让卢恂和孙灵秀率军合兵一处,而是仍令其据守本城,策应两翼。又派遣朱德裕、常雁衡率万余步骑,与吕钦部夹击河口水寨。

激战半日,随即攻下了水寨,吕钦率水师顺着睢水直上,直接来到相县城下。

翟让见状,无奈叹息道。“天时不在我啊。”

他的叹息,一方面是因为江淮军控制了睢水,合围成了空谈。

另一方面翟让收到了消息。李源立蜀王慕容昌为帝,随后被封为唐王。

这代表了李家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关中。同时,慕容超驾崩也让翟让觉得跟江淮方面继续耗下去,似乎没什么必要。

光平皇帝慕容超在翟让心里跟新帝慕容鞅,完全是两个概念。对于招安瓦岗的光平帝,翟让等瓦岗大臣最少还是愿意承认这个性情宽厚的皇帝。

李源又宣称慕容超是被慕容鞅毒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瓦岗是不愿意接受慕容鞅的号令。

这也是一个机会。

翟让现在也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是直走,一条路走到黑,紧跟洛阳朝堂的步伐,跟江淮的李元徽拼个你死我活。不过这条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条路是完全不符合瓦岗和翟让的本人的利益。

第二条路,借着这个档口自立。

打着为光平皇帝报仇的名义,跟洛阳朝廷决裂,名正言顺。完全可以先称个王,再称个帝。

毕竟瓦岗军现在占据着整个青州和兖州、徐州大部分部分地区。在这种乱世之中,足可以称王称帝。

第三条路,投靠长安朝廷,与李家结盟。

翟让很犹豫,杨邃劝他跟与李元徽休战,以睢水为界,订立盟约。

随后收缩兵力攻取兖州、豫州全境,而后提兵上洛。

这可能是翟让唯一攻取洛阳的机会。

因为关中已经基本完成了整合,下一部不是收取荆州,就是东出崤函,进攻洛阳。

若是在这个时间段,还跟李元徽因为徐州的几座城池争个不休,那么对于整个瓦岗军来说就会失去战略良机。

毕竟对于李家而言,李元徽只是偏师。

真正的打天下的主力是关中的李源、李二郎等。

而下一步,李家大概率是要出兵荆州。这样李家所控制的巴蜀关中,就能通过荆楚之地,跟江淮连成一片。这样无论是从上游进取江东,还是两路夹击关中,李家都可以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

崔孝同也十分赞同杨邃的战略,“杨长史所言甚是,与李元徽争夺徐州殊为不智,不若挥师向西,收取兖州豫州,李源出兵荆州,李元徽一定会响应,所以他同样不愿意跟我们在徐州耗下去,李元徽用兵,最是稳健,若长期相持,则与我不利。”

翟让听完两个智囊的话,无奈的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担忧道:“若李元徽不肯罢兵,又当如何?”

崔孝同拱手道:“翟公,天盛十二年,我等五人奉旧主慕容使君之名前往长安,与李元徽结识,还曾前往李宅拜见,与其有几分交情,我愿轻舟渡河,去往南岸与李氏讲和。”

翟让闻言叹道:“只能如此,那就有劳崔参军了。”

“分内之事,翟公客气。”

崔孝同准备一番之后,带着此次跟随翟让一同出征的秦仲玉、羊献果、陈登云,共四人打着使者旗号,来到睢水河边,跟江淮的水师讲明一番之后,乘着对方的船到达了南岸。

又被一路引到了江淮大营。

一路所见,崔孝同啧啧称奇,心中对于当年那个少年郎不禁升起几分敬服。

光是看军中营垒布置,防御工事的安排,就能说明主将不是个等闲之辈。

进入营中,又见营地内干净整洁,蔚然有序,士卒精神饱满,这些细节无疑不在彰显这支军队主帅的治军用兵之能。

即便是瓦岗最为精锐的部队,也无法超过这个标准。

四人在外等候片刻,随后跟着传令兵进了一处大帐。

帐中有四人,全都是熟的很。

李元徽、朱德裕、张坚、韩全。

“郎君,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崔孝同先是躬身一稽,拱手抱拳道。

其余几人也面对笑意一稽,叉手行礼。

作为东道主的李元徽也极为洒脱的笑道:“哈哈哈,说是故人,我就知道是你们极为,怎么不见秦大?”

秦仲玉道:“有劳郎君记挂,兄长随同徐懋功前往豫州助战。”

李元徽闻言,先是一愣,然后笑道:“那说不定我们在豫州见过面了,可能天太黑,却没认出来。”

随后几人也相互打起招呼,张坚跟齐郡诸人交情最深,倒是不在当和尚的老朱让几人差点没认出来。

“原来是如净和尚,哈哈哈,早就知道你是个耐不住寂寞的,果然还俗了”

“伱们还不知道呢吧?和尚都已经娶妻了,”

“哈哈哈”

几人叙旧一番,说起旧事都不胜唏嘘。

等到酒菜摆上来,喝起酒来,就像是寻常老友相聚,也没有谈什么各为其主,只是捡着趣事和旧日之事说了说。

酒过三巡,崔孝同才跟李元徽道明来意,直言翟让是让他们来讲和的,崔孝同也不谈什么情谊,只是希望李元徽能够慎重考虑议和之事,并且把大致的条件的说了说。

李元徽则点点头,表示自己会慎重考虑,随后有安排几人去营帐休息,说议和之事明日再议。

等到人都走了,李元徽才端起酒杯,又喝了一杯酒。然后道:“朱兄,张兄,你们二位怎么看这事?”

朱德裕习惯性的抹了把头,这是他在庙里的习惯,还俗以后其实不经常做这个动作了,但今天碰到故人则又是想起当和尚的日子。

“要咱说,议和也不是不行,咱现在兵也没有瓦岗的多,地盘也没瓦岗的大,唐王那边的不也来了消息让咱们配合打荆州,等咱们跟关中的友军汇合攻下荆州,在转过来打江东和瓦岗军,咱觉得这样比较妥当。”

李元徽听了朱德裕说的点点头,老朱的战略眼光还是进展了不少,已经能够站在全局考虑问题了。

随后又看向了张坚,张坚这个大舅哥却是摇了摇头,然后道:“我只是觉得在跟他们几个喝酒,没啥意思了,心里都藏着事.至于议和不议和,若是他们急着议和,不妨多要点好处来。”

“哈哈哈哈”李元徽闻言直接放声大笑。

“张兄这话在理,朱兄也说的不错,跟瓦岗在这接着打下去,没什么意思,徐州对咱们而言,没啥紧要的,反而若是能拿下荆州,咱们就能跟关中蜀中连成一片,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不过徐州可让,彭城却不能落入瓦岗之手。”

“就看这彭城裴家父子,如何抉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28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