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三章卯金刀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元徽把新得到的薪春、寻阳、彭泽、柴桑四县之地,分别交由刚刚加入的庐江豪强们镇守,然后自己带着三万大军回了合肥。

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眼下整个豫州民变。究其原因,其实还是五个字,“苛政猛于虎”。

这次用兵,原本想的是收复荆州,谁曾想让豫州陷入一边混乱。

李元徽本来还想这在寻阳待一段时间,作出一副要进攻江夏的姿态来应付朝廷。

现在却只能迅速回到自己的老巢合肥,以应对豫州义军可能南下进犯江淮。

此外,还要防备江东的曹元静,毕竟现在彭泽、柴桑已经落入己方之手。

回到合肥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了。只修整了数日,李元徽就动身前往寿春,随行的还有精兵万余人和水师的大小战船百余艘。

主要还是为了防范各路义军脑袋一热来江淮找不痛快。

说好听的是义军,说不好听的,这就是反贼盗匪。一旦让他们进入到淮南,会对目前已经安定下来稳定局面造成巨大冲击。

活不下去的人,为了一口吃的,烧杀抢掠什么都干得出来,最后会逐渐丧失掉所有的道德底线。

而原本应该立即回师平叛的豫州军,却被荆州的西魏军拖住了,只能分兵。

夏王慕容麾率中军精锐两万五千人回师,收复了被义军占据的安城和上蔡,并坑杀了已经投降的数千义军。

慕容麾其实也并不是嗜杀之人,他想的是震慑那些干预反抗大燕朝廷的乱匪,同时节约目前本就不多的粮食。

义军主力在战败之后向汝阴方向转移,准备渡过颍水向陈郡和梁郡一带挺进。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要来江淮碰碰运气。

孙白、许俊生、臧通、袁冲等人一合计,听说江淮富庶,那就看看传闻是否真实。

于是数万义军收集渡船沿着颍水就杀向了淮南。

这么大的声势肯定瞒不过江淮方面,数万义军过了颍口就直接撞上了严阵以待的巢湖水师。

都没看到寿春的城墙,就在颍口被水师好好教训了一通,数百人落水而亡。

几人一合计,这淮水都不过去,就别说去打寿春了。

于是就改了目的地,还是得带着队伍去陈郡一带打家劫舍,汇合其他义军。

恶客刚走,慕容麾的使者就来了,也没别的事,就是跟李元徽借点粮食应应急。

慕容麾是写了亲笔信让使者带过来的,而且借的也不算多,要一万石。

李元徽想想还是借了。

虽然百分百的有借无还。但就算结个善缘吧。并且帮慕容麾也不是白帮的,毕竟他要是没法遏制豫州的形势,那么这把火迟早得烧过来。

北面,慕容德舆在得知后方起火之后,也是留下了两万精锐留守叶县一带,自己带着四万余步骑前去讨平颍川郡的叛乱。

这样一来,江淮这里也算是少了很多压力。

“万万想不到这仗打到这个份上。”闲来无事的李元徽和郑善道一起登了一趟八公山,两人站在山上望着北面的豫州地界,不由得感叹。

“不知道这算不算世事无常?”

“不如说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哎”

豫州中原之地,人口稠密,如今却是凋敝的不成样子。年初扬州刺史高智兴在上任路上,就看见颍河两岸农田荒废,狐兔丛生,人烟稀少,为此还对比江淮,觉得李元徽颇有治民之术。

但其实李元徽哪懂什么治理地方?

不过就是少折腾。

让各郡各县减少徭役、赋税,再把流民集中起来,先给饭吃让他们去种地、干活。

也就是这么简单。

轻徭薄赋嘛,这有什么难的吗?

其实还真挺难。

豫州是有些积重难返了,比起江淮的问题要严重的多。已经不是简单的轻徭薄赋能解决的,而是到了大破大立的时候。

豫州如此,天下也如此。

幽州,蓟县。

一队骑兵打着“虎威将军刘”的旗号进了蓟县城。

如今这杆旗号,在幽州已经算是威名赫赫了。

八月时候,这杆大旗的主人率三千骑军出塞,回来的时候还剩两千五百余人,不过每人的马上都挂着好几颗突厥胡虏的脑袋

这对于去年还被突厥人大面积入侵,烧杀劫掠过的幽州人来说,这个名字提起了就足以振奋人心。不愧是咱幽州男儿!

刘玄机穿着一身锦袍,高大威武,一路走进位于蓟县内城的都督府,左右士卒全都执礼甚恭。

“拜见大都督。”

堂上,薛世雄看到刘玄机进来,嘴角浮现一模笑意道:“刘将军不必多礼,来人,看座,上茶。”

“多谢都督。”

落座之后,刘玄机道:“都督,我这次来”

薛世雄听后连忙摆手,“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这事不是我能决定的。你率军出击塞外,已经是不合规矩,现在又要率军去跟高句丽人厮杀,说什么以战代练.玄机啊,你哪怕要在出塞我都不反对,可现在朝中诸公提起高句丽就胆寒了,且四方都在用兵,高句丽这等边夷,又打不过渝关来,就先放放”

刘玄机道:“大都督,我这次来不是说这个”

薛世雄诧异道:“不是这个?那伱是又像琢磨什么了。”

刘玄机站起身来,走到舆图前,然后指了指上古郡的位置,“拓跋氏久据代北,但拓跋余庆如今在晋阳,我正好可乘其不备袭击平城、代县。”

薛师雄闻言道:“讨灭西贼,朝中诸公只有计较,你就不要掺和这些事了。对了,你上次出塞让突厥人很是抓狂,我听说始毕可汗会派遣刘胡之和王须拔出兵幽州,你这段时间要多注意,这两个经年老贼堪称狡虏,又有突厥人的支持,不好对付,新招募的骑兵还需要打磨.”

刘玄机听完了薛世雄的嘱咐,然后拱手道:“大都督放心,刘胡之和王须拔之名我都听过,此二人为祸多年,若此番在敢踏入幽州,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薛世雄点点头,很满意刘玄机的表态。

自从刘玄机来到幽州军中之后,就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战意,甚至可以说闻战则喜。

每战行则先锋,退则殿后,军中上下都敬服其骁勇果敢,处事公允。

缺点就是太能折腾。

今天要出塞找突厥人干一仗,后天就要过渝关去找高句丽的麻烦。

要不是薛世雄压着,早就出兵并州攻击代北的拓跋家老巢了。

至于为什么薛世雄压着他不让他去,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代北拓跋家虽然在慕容盏起兵初期,帮助良多。但随着拓跋余庆占据并州之后,就开始按兵不动。

甚至在突厥入侵的时候,始终跟燕军保持着默契。

而后朝中更是派人跟拓跋家暗自通信,这些东西还是薛世雄离开洛阳之前,族侄薛楚跟他说的。

毕竟他的级别和位置,都应该知道这事。

但他却不能告知刘玄机。

毕竟,保密还是需要的

不过这点事不用他说,刘玄机也能猜的到。

出了都督府,跟自己的几个心腹汇合,其中有一直跟着他的张世武、赵腾,也有同郡人田弘,以担任幽州骑督之后提拔的梁崇道、李和尚等,一行人径直前往蓟县城内的一家馆子。

几人要了酒菜之后,坐在包厢里,刘玄机开口道:“朝廷果然跟拓跋家暗自通信,不然不会这么久了,一仗都没打过。”

张世武道:“将军,这么说薛都督是没同意?两件事都没同意?”

其实无论是出塞,还是去找高句丽人的麻烦,除了杀敌、练兵之外,还能劫掠到不少财物。

这对于边军来说,可是一笔横财。

所以对于出征,众人可是很热心的。

刘玄机摇了摇头,然后道:“这次不用咱们出去了,王须拔和刘胡之这两个老贼估计要不了多就得回来找咱们来了。”

田弘道:“这两个老贼,枉称是幽州人,居然给突厥人带路为祸乡里”

李和尚也附和道:“对,这两个老贼,必须要跟他们算算账”

倒是一旁的赵腾突然眨了眨眼,然后像是想起来什么道:“我听说这个什么刘胡之自称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跟昭烈帝同宗,还说自己应了什么卯金刀”

李和尚好奇道:“这卯金刀是何意啊?”

“卯金刀,就是刘啊.”

张世武道:“我看这刘胡之倒是个浪得虚名的,他这鸟人,也配什么金刀?要说这卯金刀,也得是咱们刘将军!”

刘玄机闻言却瞪了他一眼,然后道:“休得胡言。”

众人不明就里,倒是有些见识的梁崇道出言道:“诸位兄弟,这卯金刀可不能随便提,‘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金刀之谶便是赤帝之后代的刘氏为天子,所以卯金刀之事,不可胡乱言语,以免给刘将军招惹祸事啊.”

这时候张世武突然道:“那咱刘将军也是汉室之后,是啥城阳景王之后,也是刘氏,那这刘胡之说的卯金刀,会不会就是咱们刘将军?”

这话一出,众人全都望向刘玄机。

刘玄机这边却笑着摇摇头:“什么金刀银刀的,都是糊弄人的鬼话,以后不要再提了,喝酒。”

众人闻言也都笑着跟刘玄机举杯相碰,不在提起,心中却都埋下一颗种子。

卯金刀,为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5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