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二章立战夺回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去而复返的不只是李青莲一个人,长史郭风和也前后脚返回了中军大帐。

“将军可是忧虑鸟尽弓藏?”

这话也同样是很直白,李元徽则用沉默做了回答。半响才开口道:“中军若收复荆州,非我父子之福啊。”

郭风和道:“郭某以为,此战胜负,或可决之于将军之手。且将军与唐公父子占据三州之地,拥兵二十万,何必忧虑?”

李青莲也点头附议。

李元徽也总算想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之前的想法是伺机而动,看北面胜负再决定。

但细想来,这场大战江淮方面完全可以主导战事进程,乃至于起到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宛城是坚城,即便是慕容德舆率大军也未必就能攻下。

豫州军大概是要走义阳三关,或者翻越方城山进攻比阳。

看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获胜的,但这两路军也足牵制西魏大部分兵力,。

此时若是李源从益州上游出兵,和大江下游的李元徽沿江而上,想要击败西魏就很容易了。

最少,从形势上来说,是这样的。

一旦李家父子能攻取江夏和南郡,不禁占据了江汉平原这块粮仓,还能打通长江水道。

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另外,李元徽同样认识道,现在李家所处的位置,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了。

他即便是愿意回洛阳去当个富家翁,等到老爹二哥反燕的时候也得被一刀砍了。

现在有兵有将还有地盘,且在这江淮一带还略有些人望,在乱世之中这就是都是资本,怕个毛啊?

该担心的不是李家,应该是洛阳那些人啊。

我现在,大小也应该算是军阀了吧?

想到这里,精神内耗基本上就解决的差不多了。

没有精神内耗,目标也就明确的多了,先打寻阳和薪春,把这两县之地收回来在说。

然后打柴桑和彭泽。

把这四座沿江城池拿在手中,基本上就控制了长江中段的控制权。

就在李元徽率领五万大军向西进发之后,荆州的西魏政权却出人意料的派出了使者,表示愿意将薪春、寻阳、柴桑、彭泽四县之地交给李元徽,并且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撤军了。请李扬州尽快派人接手。

使者走了以后,一众将领都非常的兴奋,不战而胜,白白得了四县之地。

李元徽这边立即派遣水军去接手柴桑、彭泽,派遣骑兵去接受寻阳、薪春。

他知道这是荆州方面给他设下的圈套,柴桑和彭泽沿江要地,是西魏从东魏手中袭取的,现在落在李元徽手里,东魏肯定不会跟江淮方面善罢甘休。

但李元徽明知道这是圈套,但四县之地是肯定要吃的。

就像是战国时候韩国割让上党给秦国,但韩国的上党太守却把地方献给了赵国,赵国收下土地之后,秦国能善罢甘休吗?必然不能。

于是,就引发了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

但赵国受地的选择错了吗?

这个问题很难说,上党的地理位置对于赵国可是很重要的。并且有些事情不能以结果来推论最初的选择对错。

因为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不可控的变量。

所以先管什么圈套不圈套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至于跟东魏,本也不是盟友,要打也没问题。

李元徽这里兵不血刃的收复四县之地,慕容德舆率领的七万大军,先后攻克宛城以北的博望、堵阳、雉县、西鄂等城,在大战初期进展神速。

随后一路推到了南阳郡治宛城。

宛城是大城,是荆襄北上洛阳、关中的必经之地。

隆中对里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也就意味着宛城其实是洛阳南面的第一重大门,过了宛城北上洛阳就是数百里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守。

但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宛城被攻下了洛阳朝廷到现在才派兵过来?

因为去年上半年逆贼慕容盏进了关中之后称帝,下半年突厥人又侵了河北。

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现在突厥人被赶出去了,暂时又无法打通崤函道进入关中。

那就先把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

夺回荆州对江淮的李元徽,蜀中的李源,以及关中的慕容盏来说,都是一个威胁。

这一点上,很多人都清楚。

所以曹烜在收到洛阳出兵的消息之后,立即就派遣使者去往关中,求见慕容盏陈明利害,说明双方唇亡齿寒的局面。

慕容盏虽然未置可否,但曹烜知道,西燕肯定是会出兵的。

结果也正如他所料,慕容德舆正在强攻宛城之际,西燕中护军宇文萧率精兵两万出武关道。

在俪县与东燕军相遇。

东燕军失利之后,徐徐后退,并立即将情况通报慕容德舆。

慕容德舆闻听之后,立即停止攻城,随后率军退往叶县。

此前一直被压着打的黄牛角和徐天佐也率军出城,试图在东燕军身上找回场子。

不过却被燕军的骑兵一个反冲给打回城了。

而宇文萧率两万步骑则在宛城以北的白河,再次击败了东燕军的偏师一万人,斩首三千,俘敌五千余,成功过河跟主力会师的东燕军只有千余人。

北路军的进攻,宣告失败了。

而中路军方面,豫州都督屈突世安率领的豫州军两万余人和中都护慕容麾率领的两万五千中军,合计四万大军进攻义阳三关。

连续攻打一个多月,也没有任何的进展,久攻不克。反倒是被丁景珍派遣精锐突袭,烧毁了大批的攻城器械。

只有南路军取得了战果,收复四县之地,虽然是西魏方面主动放弃,但李元徽可是直接在给洛阳的战报上写着“力战夺回”的。

战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十几万大军兵分三路收复荆州的作战计划,基本上是宣告了失败。

其实慕容德舆并非是没有一战之力,但他身后的宇文萧实在过于骁勇,直接击败了他偏师,担心被夹击慕容德舆只好退道叶县重整旗鼓。

一方面向洛阳回报这里的情况,一方面以叶县为根本,修筑了坚固的营垒,打算跟宇文萧和黄牛角对峙下去。

宇文萧见状,则率军退回了武关道入口处的析县,大有一副你不来我就不过去,你敢过来我就出去打你的架势。

慕容德舆虽然拥有优势兵力,但却不能兼顾防备西燕和攻打宛城的需求。

双方相持了三个月。然后.豫州的汝南郡造反了。

准确的说,应该是汝南郡、陈郡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甚至波及到了颍川。

豫州本来就因为战乱和繁重的徭役、赋税,让百姓活的很艰难。这次平荆州之战,朝廷虽然负责北路军的粮草,但中路的四万兵马是需要豫州供应粮草的。

结果就是打了三个月仗,豫州这边基本上掏空了家底,且需要大量的民夫帮助运送粮草辎重。

横征暴敛之下,汝南和陈郡这些没当流民的百姓也终于忍受不了了。

汝南人孙白、许俊生、臧通、袁冲等人聚众而反,先是杀了上蔡县令、县丞等官员,聚众数千人,随后在短短十余日内,队伍直接膨胀到了数万人。

随后阳城、颍阴、汝阳、汝阴、平舆、安城等十多县内都有百姓杀死县吏而反。

这种情况,别说洛阳朝廷了,就连李元徽都觉得离谱。

特么打个荆州,把后方的豫州打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9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