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零一章大雪满弓刀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二率大军一路快速疾行,只用了十几日就赶至高平。

秦州刺史怀国公窦贵也率万余陇右边军赶至高平,李二会师。

窦贵是李二的舅舅,窦太穆皇后的兄弟。在接到军令之后就迅速集结了所有能集结的陇右边军,然后一路没有耽搁的驰援而来。

此时,高平集中了李二带来的两万六千余卫府军,夏州边军三千余、秦州边军一万余,还有雍州三千余。合计四万余。且大部分是以骑兵为主。

李三郎在灭魏之战发起前,就考虑到西魏没什么骑兵,并且荆州水脉丰富,骑兵的用武之地不多,所以关中的骑兵大部分都留在长安,防备的就是突厥如果入寇,大唐这边可以依靠骑兵迅速反击。

高平城内,窦贵一路风尘仆仆的下了马,随后在太守府内见到了外甥李二。

此时,经过十几日的行军,李二看起来反倒比长安时候精神多了。

见到窦贵很是惊喜道:“二舅过来了?一路辛苦了。”

窦贵见到李二也笑道:“二郎,身体可好些了?现在看着可比去年在长安时候好多了。”

李二笑道:“二舅有心了。”

窦贵没有提禅让的那些事,李二也没有提,甥舅两人闲聊几句之后,就一起进了议事厅。

此时厅内烧着地龙,温暖如春。大唐留守关中以及西北边陲的猛将名将大将几乎全都云集于此。

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是李二的旧部。

除了赵大之外,这些人虽然出身各异,有前燕边军,有瓦岗旧部,有关陇世家,但全都是跟李二一起打过仗的。要么就是如窦贵、柴荣这种实在亲戚。

李二走到主位上坐下,随后看着众人道:“斥候回报,突厥大军十余万和汉军万余骑已经直奔高平而来,我军在高平足有四万精锐,此前有人劝我闭关自守,突厥骑兵不耐久战,攻不下高平就会退去,到时候挥兵掩杀定然能大获全胜.这个方略并没有错,但如今,大唐四面用兵,若是在此跟突厥人耗下去,未免人心浮动,是以此战必须速战,而且要速胜,快刀斩乱麻,一举击溃突厥和汉军!”

李二一上来就定了基调,核心归结就一句话,不守了,跟对面干。

这并不是心血来潮,反而深思熟虑过的。

如他所说,如今突厥十几万人杀过来,陇右的羌胡还有西北被打的老实的吐谷浑之所以还没动,就是等着看大唐什么反应呢。

大唐要是死守高平,陇右这边的羌胡和吐谷浑一定就会觉得大唐一定是兵力空虚,一定会借机生事。

西北就得乱起来。关中就更不好说了。

以此必须快速解决了突厥人,才能平息事态,安定人心。

而唐军一众将领在听过太子李二的决心之后也纷纷都表态,“请为先锋”“愿为前驱”

另一边,在漫天飞雪之中,吉利可汗在狼头大纛下望着不远处的六盘山笑道:“跨过这些崇山峻岭,我们就能直驱关中,王兄也没能打进长安,这次说不定我们能有这个运气。”

杨侃则附和道:“可汗一定能够心想事成。”

“那就借杨将军吉言了.”

吉利可汗名为阿史那咄苾是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始毕可汗阿史那土吉世和处罗河汗之弟。

始毕可汗病逝之后,处罗河汗继位,没多久也病逝了。

吉利成为大可汗,而始毕可汗的儿子则成为副汗,也就是突利可汗。

而吉利可汗对杨侃极为敬重,原因有很多。

其一是因为杨侃的父亲杨素,曾经率军击败过全盛时期的突厥大军,还是以骑兵会战的方式。

那一战突厥大军死伤惨重,因此对于杨素这个中原名将,极为忌惮。

如今虽然中原朝代更迭,但杨侃身为杨素之子,且勇武过人,自然是能够得到突厥人的敬重。

其二就是杨侃率领北汉万余骑兵精锐,那是走了几千里路,沿着黄河一路打过来的,并且在攻克夏州的战斗之中北汉军的战斗力的是让突厥人叹为观止。

说到底,还是足够强大。

李二在得知突厥方大军来袭之后,当即命令各部出征列阵。

四万大军按照左中右一字排开。

以柴荣督左军万余人,赵大督右军万余人,李二自掌中军。

大军西依六盘高峻,绵延十里,军容整齐,旌旗猎猎,令人望而生畏。

突厥斥候发现唐军依山列阵之后,双方距离实际上已经不足二十里了,吉利可汗听说唐军在城外列阵,当即直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唐军不是主力都过去打西魏了?

于是吉利可汗与杨侃亲自前往阵前观阵,果然唐军大军旗帜如林而立,气势雄浑。

吉利未战先却,尤其他听到斥候回报说唐军中军发现了太子的大纛,更是心生惧意。

吉利河汗之前可是数次在大唐太子手下被击败过,都是狼狈而逃。

现在看到对方阵势如此骇人,自然把雄心壮志全都抛之脑后了,但就调转马头就走。

甚至杨侃都没来及劝他。

看着突厥大军开始退后,杨侃自然不可能领着自己这一万多人上去开团,只能也随之后撤。

李二一听说敌军撤了,当即就要率军压上,这都到眼前了,这还能让你跑了?

窦贵连忙过来阻止道:“二郎,突厥大军十几万人,你身为太子,怎么能亲身犯险?”

李二道:“二舅不必多言,战机稍纵即逝。”

说罢命人将窦贵拉开,随后亲自率领骑兵发起追击。

左右两军见到中军动了,自然是没有二话,全军压上发起追击。

而突厥见到唐军追击,就更是惶恐了,争先恐后,夺路而逃。

并且突厥大军人数本来就多,吉利可汗调转马头走的时候后队还在向前进发呢。

前军往后撤,后军往前来,当即就乱做一团。

这时候李二率领的玄甲军已经杀到了,翟长孙和丘行恭各率数十骑入阵,锐不可当,李二在后率大队甲骑挥军掩杀,原本就有些混乱的突厥队伍就更是混乱了。

天水太守、镇西将军薛仁美,左卫将军翟思训,左骁卫中郎将秦伯圭,左骁卫中郎将秦仲玉,左领军卫将军宇文萧,都是天下闻名的骑将,此时都各自带着精锐骑队杀入突厥人阵中,奋力冲杀。

李二也几乎是冲到了第一线,连发数矢,射杀数敌。

而后东宫卫率高道俨和张谨就将其护在中间,高道俨是太子妃高氏之弟,张谨是追随李二多年的心腹,两人都是清楚这位太子殿下的身体状况,因此不敢掉以轻心。

但李二此时却感觉胸膛之中有火焰在燃烧,似乎冥冥之中有個声音在告诉他,向前,向前。

李二虽然不再试图上前亲自杀敌,却不断的使用旗号和金鼓,以及鸣镝传令,为后续的大军指明冲击的方向。

而四万余唐军将士,见到太子的大纛始终在前,更是奋勇争先。

突厥大军陷入溃败当中,几乎全都在逃命,降者不计其数。

唐军一边喊着跪地不杀,一边迅速的向前冲锋,不断的扩大战果。

而天上的雪,越下越大。

正在向前奔逃的吉利可汗察觉到了马腿陷在雪里前行的速度越来越慢,终于意识到这次要大难临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2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