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七章老夫聊发少年狂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杨侃在出兵之前,曾经跟杨邃有过很深入的沟通。

之所以要打进攻李唐治下的中原,而不是北燕刘玄机治下的河北,其中原因就在于目前实力最为雄厚的就是李唐。

就算打输了晋阳争夺战,对李唐来说,大概率还是能够继续跟北燕抗衡周旋下去。

对于任何想要参与争霸天下的势力来说,都不愿意看见李唐打赢晋阳之战。

因为一旦将河东收入囊中,李唐一统天下那就是时间问题。

控制晋阳就等于是控制了并州,控制了并州对河北就是高屋建瓴之势。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西魏和东魏乃至于杨氏控制的地盘全都跟大唐接壤。

他们担心的都是大唐赢了晋阳之战,下一部就是收拾他们。

所以这几个势力的决策层突然都想通了,这时候就得出兵,即便不能改变战局,好歹也得打出能够生存的战略空间来。

不然就是在等死。

杨侃出兵五万余人,领兵的都是杨氏的族人、旧部之后和姻亲,沿着黄河水陆齐发,号称十万大军,像上游推进。

第一个遇到的重镇就是濮阳。

镇守濮阳的是李源的女婿柴荣,他手下的卫府兵基本被掉空了,剩下的也就是兖州的州郡兵万余人,虽然是当年娄居士调教过的精锐,但也抵挡不住杨侃的猛攻,兵力弱势一下,只能且战且退,一路退到荥阳,背靠虎牢关,一边跟黎阳的赵大求救,一边跟洛阳的李源求救。

李源得知兖州失守的情况下,也是心急如焚。

黎阳和朝歌只有两万兵马,还不能随意调动,因为他们要防止邺城的燕军南下进攻河内,袭扰洛阳。

而柴荣在荥阳,他在洛阳,翁婿两人手中的兵马只能凑出个两万左右,对上“十万”大军也是力有不逮。

打不来,退又退不得。

因为柴荣已经退到荥阳,后面就是虎牢关,虎牢关后面就是洛阳。

目前前线大军的一半供给都来自洛阳转运的粮草。

因此,退回关中说的容易,但要是丢了洛阳,这场仗可就不用打了。

这时候宇文成业对李源建议,直接亲自顶到虎牢关去,跟柴荣一起对抗杨侃。

同时命令徐州的右威卫北上支援,命令赵大派遣小股精锐袭扰杨侃的后路。

总之,不能退。退了就满盘皆输。

李源到底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在想明白处境之后,立即率九千元从禁军从洛阳出发,赶往虎牢关。

虎牢关只有一千守军,在李源赶到之后,也算是稳定了人心。

而柴荣得知岳父亲自赶到虎牢之后,更是连忙鼓舞士气,坚定守城决心。

杨侃围攻荥阳十余日,消耗颇大,这时候李源亲自率领禁军骑兵从虎牢出击,正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年近六旬的李源尚能纵马而出,左右开弓,所发之矢无有不中。

其麾下的元从禁军都是随他从蜀地杀出来的精锐,见到皇帝陛下的神射之后,皆奋勇争先。

李高迁、张平高、李仲文、姜宝谊等亲信大将各率精锐突击,尤其是徐州刺史裴敏之之子裴行严,因为勇猛平日得到了李源的厚待,临阵之时顶盔掼甲,骑着御赐的宝马,手持大槊杀入敌阵之中势不可挡。

而柴荣加到天子旌旗,也高呼“今日天子亲自,亲冒矢石,我等不用命杀贼,更待何时?”随后亲自带队出击,猛攻杨氏诸部。

其麾下家奴出身的猛将马三宝更是一马当先,连续擒获了杨谙、杨伯俊等好几个杨氏将领。

杨侃虽然勇猛,但无奈败军之势难以挽回。没料到李源居然真的敢主动出击,还是亲自带队,试图整队却失败了,只能且战且退,退到了陈留境内。

但深谙用兵之道的李源却令柴荣统率主将继续追击,根本不给杨氏众人重新整队的机会。

最后杨侃亲自带精锐部曲殿后死战,才终于让其余各部能够成功整队过河,逃脱了唐军的追杀。

而这场荥阳之战,唐军俘敌八千余,斩首三千级,杨氏麾下的青州军四散奔逃,溃不成军,成功渡过汴河东返的还不足两万人。

荥阳之战打出了的效果,很是出人意料,在徐州援军还没赶到之前,李源和女婿柴荣就凭借不足两万的兵力,击破了“十万”青州大军。

极大的震慑了大唐境内心怀二心的宵小之辈。

唐军之中也都在谈论皇帝陛下射术,那就是八个字,“神乎其技”“例无虚发”。

难怪齐王和秦王两位殿下都以善射而闻名,原来这技能是祖传的。

荥阳之战最大的战略意义,还是解除了洛阳以东的风险。让前线的唐军能够心无旁骛的对决。

至于南边的两个姓曹的,不出意外的,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曹烜围攻新野,发动了十万大军,西魏大司马丁景珍为首的一众将领全部参战,围攻了半个多月,也没有攻下城池。

而驻守在宛城的南阳太守李大亮,直接率领三千骑兵南下,袭击了西魏从樊城往新野运送的粮食。

李大亮这个人同样也是陇西李氏出身,祖籍陇西狄道,父祖皆为高官。早年曾经做过镇西将军庞勋的兵曹参军,庞勋战死后,跟随大队西迁入蜀,等到大唐建立之后,才因为陇西李氏的出身,得以受官为土门县令。

当时,正赶上当地闹饥荒,县境出现许多盗贼。作为县令的李大亮对逃荒的老百姓,招亡散,抚贫瘠,甚至卖了自己乘坐的马,帮助百姓,劝大家垦田,当年该县粮食果然丰收,他又出击平息了盗贼,晋王李玄庆到其境内巡视时,下书奖劳,赐马五匹,帛五十段。

后来,突厥又来进犯,李大亮考虑自己一个小小的县城没有力量相拒,于是,他大胆地单骑出城赴敌营,说服其豪帅,突厥兵感服,李大亮又杀掉自己的马与之宴乐,自己徒步返回土门,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

李源特别高兴,升任李大亮为南阳太守,兼任左金吾卫将军,命其镇守荆襄。

在西魏军刚一开始围攻新野的时候,手下的将领们就开始请命去救援新野。因为驻守新野的是皇亲国戚——琅琊郡王李孝彻,非常得李源信重的宗室翘楚。

但李大亮就是不为所动,硬是挺了半个月,才突然出击,亲自带兵攻击西魏军的粮道。

虽然新野到樊城的距离不远,但最初的一段时间西魏军戒备和护卫力量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时间一场,宛城的兵马没什么动静,西魏军也就放松了警惕。

并且西魏军缺乏骑兵,对唐军的骑兵的来取自如也是感到无可奈何,在连续被袭扰多日之后,西魏也终于放弃了进攻新野。

这城不大,但守城的李孝彻也是个硬骨头,不好啃,在加上不停袭扰的李大亮,曹烜最终放弃了夺取新野的计划,无奈退军。

只有东线的江淮,曹元静发动了十万大军猛攻濡须口,前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夺取了濡须坞,随后兵分两路夹着濡须水利用水军运力,进攻东关和西关。

曹元静站在楼船之上,望着不远处的关城自嘲道:“李王若在江淮,朕不能至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0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