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四章围点打援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被烧毁数百石粮草,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刘玄机得知。

对于二十万大军来说,每日消耗的粮草大概是四千石,所以燕军在乐平郡的受阳囤积粮草,并且以重兵守卫。从井陉运达并州的粮草最后都会汇聚在这里。

刘玄机得得知粮道被袭击之后,第一个反应并不是要追究责任,而是马上派人告知刘长民。

让他准备在运粮的要道准备修筑城寨。

并且加派了万余援军,前去守卫运粮通道,以及屯粮的要地受阳安全。

刘长民是刘玄机的族中兄弟,没什么太大的本事,就两个忧点,一个是谨慎,一个是听话。

这也是为什么刘玄机没有在一众猛将之中选拔人委派,反而是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族弟来负责粮道安全。

因为值得信任,因为做事可以放心。

刘玄机交代的所有事,他肯定都会一一落实。这就比什么猛将大将都更能让人安心。

在亲自率领骑军抵近乐安郡侦查之后,李元徽就知道试图袭击燕军的粮道,让敌人断粮的计划很难,果然是跟过他混的,对粮草安全的重视程度跟他如出一辙。

李元徽每次打仗,都会在如何运粮以及安营扎寨这两件事上下足了功夫。

这当然也影响到整个江淮军各级将领的作战风格和做事方法。

几日后,李元徽回到了介休,跟三哥会面,也将所见所闻说了,李玄庆听完之后也无奈道:“既然断粮的事无法实行,那就只能跟他们正面交战了,如今晋阳城仍旧在坚守,即便是燕军掘了汾水,城中依然没有放弃,而为了保持对晋阳的围困,燕军肯定是要留出最少一半的兵力用以围城,所以眼下我军若是主动出击,在人数上定然占据优势,刘宗训和窦琮等人已经攻下中阳和平陶,现在正跟汾水西岸的燕军隔着文水对峙,或许应该在汾水东岸也打出点动静来了”

李玄庆指着地图说道。

李元徽闻言道:“好,既然如此,我就命朱德裕、慕容三藏率军出击。”

汾水西岸的关中精锐连续夺取了数城,那么东岸自然需要江淮劲旅出马上阵了。

李元徽从中军大帐出来之后,立即就回了自己的营帐,随后召集了众将,并作出了部署。

朱德裕率左骁卫,慕容三藏、黄君汉率左威卫,共出兵四万人,从祁县北上,进攻阳邑。

阳邑是晋阳城在汾水东岸的重要支点,重要性仅次于跟晋阳隔河相望的榆次,春秋时,是晋大夫阳处父食邑。

而在阳邑之前,还有一个座小城,名为箕城。《左传》:鲁僖公三十三年,晋败狄于箕。杜预所做注中也有提到:太原阳邑县南有箕城。说的就是这个箕子之封邑,箕城。

燕军在此处的布防,是在阳邑和箕城分别驻兵,在箕城驻兵三千余,而身后的阳邑则有五千人。

李元徽令常雁衡率骑军五千作为策应,朱德裕率步骑两万作为主攻,目标是箕城。慕容三藏率万人作为拦截其榆次方向援军的狙击部队,黄君汉率军万人负责监控阳邑燕军。

李元徽本人则亲自率领自己的齐王府护军六千人,帐下亲军四千人,以及背嵬军铁骑作为战略预备队,并亲自督阵。

并且晋王李玄庆也统率大军,密切关注阳邑的情况。

李元徽发兵之后,燕军就知道了唐军的进军方向,刘玄机和自己的幕僚们很快就分析出唐军的目的是阳邑,令大将田弘嗣率幽州军本部万余步骑,配合拓跋天保率领的代北骑兵万余人,共两万兵马去救援阳邑,同时自率大军在后策应。

担任的主攻任务的朱德裕将左骁卫几个都督胡阔海、汤颌、徐乾德全都集合起来下令,命令三人率领的步军尽快破城。

燕军驻守在箕城的守将,名叫张恩,是张世武的堂兄,以勇力见闻,率领五千幽州兵,其中有千余人是他的部曲,另外还有四千人则是从刘胡之、王须拔两人的降兵之中选拔的,在燕军之中战斗力算是相当不错了。因此在得知唐军过来准备夺城之后,在知晓对方的来历之后十分轻蔑。

“我等乃是汉王乡党,久从征战,乃北国之精锐,这些淮南人士,也敢来犯我的城池嘛?”

张恩也是真没瞧得起这些李元徽麾下这些江淮劲旅,毕竟说道善战,咱们幽州人那是天下闻名的。

但是,在亲眼见到过这些唐军在战场上的模样之后,就彻底闭上了嘴巴。

唐军架着早就准备好的梯子前赴后继的攀箕城的城墙,冲向城头,跟个人展开近战。

这里却要说下,箕城的城防设施并不十分完善,并不算是坚城,而左骁卫的江淮劲旅又勇猛无比,战事顺利的出乎意料。

半天,只用了半天。阳邑前的箕城就被唐军攻破,城中守军战死千余人,其余全部被俘,守将张恩被阵斩。

而阳邑城内的燕军将领康延孝本来还准备组织队伍就救援簸箕城,但刚出城就跟慕容三藏的左威卫一部交战上了,双方打的很激烈,但很快康延孝就得知唐军已经攻克箕城,不由的感叹这人废物,只能率军其战且退,回道阳邑城中。

而唐军则顺势对阳邑形成了合围。

此时,田弘嗣和拓跋天保的所率领的大军也度过了洞过水,跟负责阻击的唐军将领黄君汉率领左威卫所部交战。

黄君汉所领的左威卫是瓦岗军的老底子,虽然骁勇善战,当以步军为主,虽然能够在提前结阵的情况下,扛得住燕军骑兵的冲击,但是却无法阻拦燕军分出一般的军队去救援阳邑,进攻唐军。

但常雁衡所领的五千骑军及时赶到,围堵了燕军的代北骑兵。

双方在阳邑之北打的极为激烈,刘玄机甚至亲自带着突骑在洞过水北岸观战,几次想要过河亲自率军下场,但都被李元忠和王思政给劝阻了。

李元忠道:“汉王骁勇,天下闻名,然此战关乎天下,不可轻易涉险。”

那意思很明白,你是主帅,天下都知道你能打,正因为这样你就更得慎重,没到伱下场的时候。

刘玄机听后默然,没在张罗要亲自上去干。

而田弘嗣和拓跋天保却始终无法突常雁衡的围堵,不能直接赶到阳邑城下。

但唐军此时也并没有继续进攻阳邑。因为阳邑的城防和箕城的城防根本就是两个东西,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因此在夺下箕城,又俘虏了数千燕军之后,李元徽没有选择继续进攻,而是对阳邑进行了围城。

同时在阳邑外围构筑营寨,建立防线。

刘玄机见状立即就明白了李元徽的意图。

“这是要围点打援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2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