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二章来日方长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年关将近,洛阳城内又热闹起来。

每到年前,各地的地方官员,都会派遣心腹来东都洛阳,或是西京长安,给当朝的权贵们进献年礼。

其中,就属几位宰相和几位大将军,以及六部尚书这些朝廷大员的门前热闹,跟菜市场一样排着队。

如尚书令高士则,左仆射薛楚,中书令柳壑,大将军段义弘。

其余的如大将军李神符、娄居士、高晃,侍中慕容惠,这几人的门前就要冷清不少。

这几位不是赋闲在家,身体不好,就是已经失势。

侍中、任城王慕容惠就是典型的失势。

做为宗室出身的宰相,他本就是先帝一手提拔起来,掌管门下,平日里出谋划策,裨补缺漏。

但因为自己是宗室出身,所以慕容惠不敢结交广泛大臣,也没有举荐过太多人,而眼下宗室凋零,各地的刺史和都督,以及太守、将军,甚少有宗室成员,这也就等于他现在几乎是孤家寡人,在朝中和地方都没有朋党相助。

另外一点则是大燕虽然是慕容鲜卑,但朝中文官几乎就没有鲜卑人,都是汉人世家出身,所以慕容惠除了先帝的信重之外,就没有自己的根基。

尚书令高士则,渤海高氏,与博陵崔、清河崔、赵郡李、范阳卢等世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薛楚和柳壑,都是出自河东著姓,二姓与闻喜裴氏、京兆韦氏并称。

两边几乎就是按照地理划的,前者就是所谓的山东士族,这里的山指的是崤山。

后者被称之为关西士族,也就是函谷关以西。

这二者之中,还包括,荥阳郑、陇西李、太原王、兰陵萧、琅琊王等诸多郡望,

当然,两方并没有那么的泾渭分明,彼此之间相互联姻,联系紧密。虽然有争端,但却斗而不破。

但是在关中和河东失守之后,形势就变得微妙起来。

薛楚和柳壑两人倾向于先行收复并州,理由是河东地区进入关中更为容易一些,并且对洛阳的威胁也更大。

高士则力主直接进攻关中,来个一锤定音。

至于这其中有没有山东士族的推波助澜,就没人可知了。

但是攻打并州,就必然要从河北的幽冀二州出兵,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有有些事情,不用明言,看事情发生了对谁有利,那么大概这些得利者,也就是支持者了。

高宅,一个身着锦绣袍服的年轻人带着幞头,笑呵呵的将拜帖和放在高家管事的手中。

高家的管事在看名帖之前还有些倨傲,不过看到拜帖和礼单上的姓名之后立即笑道:“原来是冀州赵都督的兄弟,赵二郎君?快请快请,家主吩咐了,若是赵都督家来人,就直接去见他.”

“多谢了。”

外面排着队的人看着这一幕,不由的有些羡慕。

窃窃私语道:

“这位是谁啊?那家的郎君,来到直接就进去了?这高令公不是很难请见?”

“你说刚才进去哪位?那可是天水郡公家的二郎君,冀州赵翊赵都督的兄弟,想必是来禀报军情的吧.”

“原来如此.”

赵炯这边则是面带笑意跟着高家的管事进了宅院内,并一路引着他进了主院高士则的居所。

“小子赵炯,拜见高令公。”

赵炯进入厅堂之后,立即躬身下拜。

“不必多礼,入坐吧。”

“多谢令公。”

高士则放下手中的书卷,而后问道:“眼下年节将至,九重遣你来洛阳,所为何事。”

九重是赵大的号,他与高士则从杨巡之乱开始就保持这不错的关系。

首先高士则是渤海高氏,渤海郡和赵大的老家涿郡不算远,都算燕赵人士,是半个乡党。

二则双方在杨巡之乱时,算是有共事之谊。

在先帝慕容英还活着的时候,他们要避嫌,来往不便太多。

但现在,慕容超可压制不住这些蠢蠢欲动的悍臣。这也是为什么各个权贵门前排起长龙的原因。

放在以前,没人能如此豪横。

如果有,也就证明他离死不远了。

赵二略带几分拘谨道:“正是因为年节将至,兄长军务繁忙,且无奉诏不得擅离州郡,所以这才命我带一份年礼给令公您老人家,略表心意。”

高士则一听登时就有几分恼火,“我本以为你兄长治军严整,是个将才,这才愿意提携,怎么伱们兄弟以为我高某是贪图财物之人吗?”

高士则可能会有些私心,但为人做官绝对是刚正不阿的,所以门口送他礼物的,都是无一例外吃了闭门羹。

赵二一看高士则火了,立即起身而拜道:“高令公且先听我一言,我兄长知道令公高风亮节,所以不敢拿黄白之物来污了令公之门庭,所献年礼,只是我兄长亲手所猎的猎物,做成了狐裘,念及高公年长,用以御寒而已。高公恕罪,我这就替你取来。”

说罢,到门外在随从的手里拿过一件狐裘大毣,捧着进了厅堂。

高士则见到赵二碰过来的狐裘,这才恢复平静道:“你们兄弟有心了,九重忙于军务,还得惦记我这个老家伙.”

赵二闻言道:“兄长常言,受高公教诲良多,所以一点心意,还请高公不要推辞。”

高士则这次点点头,“好,不过下次就不要这么麻烦了.”

赵二从高家离开的时候,已经快到午间了。

本来高士则还要留他用午饭,不过赵二觉得这顿饭可能不太好吃,而且还跟几个朋友约好了,所以就婉言谢绝了。

出了高宅的赵二带着几个扈从,一路穿街过巷,等到了南市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来到一家涮肉馆子,进了雅间之后才发现几个好友都已经等着了。

“好你个赵二,你要是在不来,我等可就先动筷子了。”裴行恭见到赵二就抱怨道。

赵二这边接下披着的披风,然后抱拳道:“都是我的不是,去了高令公府上替兄长送信了,高令公就留我说了几句话.就耽误了.见谅见谅”

韦光夏急忙打圆场道:“行了,快入座吧,咱们可是有二年没见了吧?”

赵二来到位置上坐下,“整二年有余,自从我跟兄长留在豫州,就跟你们几位没在见过,哦对了,前年跟李四在青州见过一面,不过当时太匆忙了,也没说几句话啊”

裴行恭笑道:“你还李四?人家现在可是堂堂的镇南将军,都督扬州军事,你得尊称一声李扬州。”

赵二闻言也笑道:“失言失言,你可莫要告发我藐视上官啊。”

裴行恭道:“这事到也容易,你只要再请我吃一顿涮肉.”

“哈哈哈哈”

“哈哈哈”

几个儿时旧友聚在一起叙旧一番之后,酒也喝了不少。赵二也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不少信息。

作别之后,半醉半醒的赵二带着一声酒气,上了自家的马车,假寐般靠在车璧上,像是睡了一般。

心中却在不断的盘算着。

“兄长让我来送礼,目的是要求娶高家女,以升我赵家门第,并结高氏为朝中援引”

“冀州的张称金、高士开等都已经被兄长收服,最要紧的还是清河崔氏、赵郡李氏这些门阀,若能得他们相助,冀州才真正坐得稳.”

“李四.呵呵李四如今难望其项背矣”

“.来日方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1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