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四章同文同种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在主帅李元徽亲临战场督战之下,燕军将士奋勇向前。

一众强兵悍将也打出了火气,杀红了眼。淮南右营的钟离诸将极为勇猛,唐云、胡阔海、华高等猛将都冲在最前面,这一部也是最先打破了对方的阵型。

一处溃败,引发的就是连锁反应,魏军战意本就不够坚定,现在更是频频回顾,船还在不在了。

刘长彦见状,也终于是下令登船,因为他在不下令,就没机会了。从后至前,魏军开始大面积的溃败,争先恐后登船。完全顾不得冬日江水的寒冷彻骨,不少魏军在拥挤之中掉入大江,而刘长彦也在招呼船只开始向南出发。

船只下层的水手开始拼命的划桨,士卒们涉水追着自己的战船。

燕军这边也开始挥军掩杀,全线压上。

江北魏军最后的万余人,只有不足四千逃上船成功南逃。

战后,燕军统计的斩首四千八百级,俘虏却只有不到两千人。

燕军靠着兵力优势,还把对方达成了溃败之势,即便是这样死伤也逼近了三千。

曹元静在江面的楼船上观看了整场战役,从燕军出击到最后魏军狼狈退还。

心中不由得有些苍凉之感。

魏军在整个光平四年的第三次濡须会战之中,伤亡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包括先前强攻濡须坞和今日江边一,以及对峙半年的时间里双方的冲突。

损失了超过一万五千人,而得到了只是濡须坞这样一座坞城。在大军撤走之后,濡须坞内的守军也是要撤离的。

因为这样一座孤城在江北肯定是守不住的。

这样的损耗对于一场大型战役来说,其实不算什么。但连年北攻,所能取得的战果实在是少得可怜。

曹元静是大魏天子不错,又是自己起事从战场上打出来的威名,但即便如此,东魏也很难在支持曹元静这么打下去了。

最近几年发动的每一次征伐,几乎都是十万级以上规模的,虽然依靠江南水路的便利,征发和转运物资都比北方运用人力、畜力要节省的多,但连续数年发动这种规模的战事,还没有任何的战果。

这对于一个志在开阔进取的政权来说,也是很致命的。

事实上曹元静这个大魏天子,如果没有顾陆朱张这些江东豪族的支持,想做什么事都举步维艰。

而这些豪族其实对于北上的事,其实并不大热心。

对他们来说,更关心自己在江东的利益。

当然,左将军陆恭仁,右将军朱浚,以及司空张方平,这些人虽然也是支持北伐的,但他们更多是在个人层面有对建功立业的追究,跟他们整个家族的利益诉求是不一致的。

所以现在他们还支持北伐,下一次还支持不支持,就难说了。

这一点上,曹元静心知肚明。

毕竟光是压榨普通百姓,可支撑不了东魏这连续数年征伐所需要的物资。

没有豪族在后面出兵出粮出力,提供人才去征收税赋、转运粮草、管理地方,他这个草莽出身的人,如何成了天子?

这就是江东的困局。定都建邺的政权如果都是长江以南的人,那么这个政权注定缺少北伐的基因。

因为江东豪族们对北定中原这种事并不热衷。

即便是大明,老朱本人和他赖以北伐的主力也都是淮泗人。

东吴的主战派也一样是淮泗为主。

这一点,李元徽也是想的明白。所以在他看来,这仗打完,两年内,江东可能都没有大规模北伐的可能了。

最后的数千魏军从濡须坞内撤退,燕军重新接管了坞城。

李元徽也象征性的进城一趟,随后返回了北面的关城。

虽然是靠着天时和地利优势,但无论如何都是一场大胜,战后的论功行赏,抚恤酬功,都需要他这个主帅最后拍板。

首先是打扫战场,战后倒是有人建议将战死魏军士卒头都割下来造几个京观,以震慑东魏。

李元徽却是严词拒绝,并且态度非常坚决。

“彼虽属魏,却与我等同文同种,南人北人不过一江之隔,今日厮杀,不过各为其主,兄弟阋墙,怎可辱人自此?”

同时还下令让那些被俘虏的士卒挖抗,安葬战死的魏军士卒,还让自己的亲卫王佛保和老朱两个当过和尚的人一起念了往生咒超度亡魂。

老朱也没想过自己还能被分派道这个任务,好歹还有师兄带着,两人像模像样的念了会经文。

以至于魏军降卒皆伏地而拜之,泣不成声。

随后又亲自前往伤兵营,抚慰伤病士卒。

不过当夜幕降临,东关城墙上,白日里悲天悯人的李元徽又满脸喜色,高举酒碗,与将士们开怀畅饮。

战后仍旧在东关逗留了数日之久,李元徽才乘船北上巢湖又入淝水回到了合肥。

此时,已经进入了腊月了。经过一年的征战,李元徽也难免觉得有些乏累和倦怠。

于是一连几日就沉寂在将军府后院没怎么见客以及处理公务。

大家也都能理解,毕竟大将军后院可是两房夫人和十多个姬妾需要照顾,难免日夜操劳。

但李元徽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快乐。

对于后院的事,李元徽是不怎么上心的,毕竟他一年能在合肥坐镇的时间并不多,最少有半年以上是在外征战。

不过这次回来,慕容佳音却问了他那些美人,你打算怎么处置?是打算收入房中,还是就这么养着?

这倒是让李元徽愣了一下,“怎么处置?”

他知道这慕容佳音说的十个美人是当初赵二送他的,一直养在后院,还带来了合肥。

以至于合肥这些人都觉得大将军的快乐,他们想象不到。

但其实这么多人,李元徽一个人也不可能全都忙活过来,据慕容佳音所知,也就那个叫霜降和惊蛰的侍寝过,其他的都没碰过。

所以慕容佳音才问他,打算怎么处置,倒不是逼着他都遣送了,而是这么留着人可能会出些问题。比如少女思春,这没事跟某个护卫看对眼了在搞出什么桃色事件。

这样整个将军府的女眷名声都可都受损。

侍寝过好歹算是姬妾,没侍寝就这么一直养着也不成,到了年纪就得该放出去放出去。

宫里也是如此。

所以慕容佳音直接建议他,可以赐给有功的将士为妻。

李元徽想了想之后,当即同意了。而果然不出慕容佳音的所料,侍寝过的霜降和惊蛰都被留下了。

其余八个,李元徽都搭着嫁妆,配给有功将士为妻。当然,这也轮不到小兵,怎么也得是个都尉校尉才有这个资格。

喜事办的很是热闹。

北面也打的很热闹。

寒冬腊月之际,刚刚接手长安方面官职的并州都督代国公拓跋余庆率军奇袭邺城,不克。为冀州军所败。

北方的群雄们,下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1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