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29章 道统之争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对于林则徐的结论,曾国藩却并不认同,他犹豫道:“穆翁,眼下太平军堪称如日中天,倘若复汉军不与之相争,只怕不会轻易败亡。”

“呵呵,涤生,你听说过天朝田亩制度吗”

林则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询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觉得天朝田亩制度如何”

曾国藩自然看过,他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担忧的神情,“下官自然看过,这个天朝田亩制度怕是不容易对付,如今天下人多田少,富户兼并土地,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此乃乱世之由。太平军能够发展到今日之规模,与之关系颇为紧密,倘若太平军能在直隶、河南广泛推行此策,怕是根基就难以动摇了。”

“呵呵,天朝田亩制度怕是没有那么容易推行。”

林则徐摇了摇头,道:“彼辈行事太过,力求圆满,反而不得其法。”

对于太平天国,林则徐还真下了不少功夫去研究,包括之前太平军在豫南推行的天朝田亩制度,也仔仔细细了解过一番。

与历史上的天朝田亩制度产生背景不同,这个时代的洪秀全在得到了赵源的启发之后,对天朝田亩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动,但是其关键的核心思想,也就是均田地部分并没有变化,它意味着需要完全废除私有制,也就成为了一种过于疯狂的思想。

在天朝田亩制度制定时,洪秀全参考了周礼制度的部分,他虽然反对儒家士大夫,但是他骨子里却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而天朝田亩制度就融合了儒家的大同说,像他的理论原道醒世训中就有相关的表述。

“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总言之则实一家。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近而中国是皇上帝主宰化理,远而番国亦然,远而番国是皇上帝生养保佑,近而中国亦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而吞我并之念。”

可以说,这一通理论与儒家的大同说只是换了一个说辞,其背后的含义却并没有多少变化。

但问题是,大同说只是一种社会理念的设想,而太平天国却妄图将这种设想变成现实吗,而现实频繁的战争却导致这种方案并没有落地的空间。

在当前的局势下,太平军主要的精力偶读已经集中在了战事和筹备军饷上面,根本无法完成分田这一繁琐的事物,尤其是在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巩固的军事形势下,这种做法更加无法进行实践。

太平天国在豫南的实践,更多只是一种粗暴的征粮方式,连同所有的百姓也一同征入了太平军中,这种做法自然也激化了矛盾,形成了广泛而漫长的抵抗,这也是太平军始终没办法建立一个良好的根据地的重要原因。

听完林则徐的介绍后,曾国藩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对太平军的威胁似乎有些想当然了。

“除非太平军能够迅速攻占京师,并且迅速平定直隶、山东和河南的军事抵抗,再用几年时间好好梳理一番内政,否则均田地这件事很难推进下去,问题是没人会给他这个时间和机会。”

林则徐微微感慨了一番,意味深长地说道:“有时候回过头来看看,那位汉王殿下的野心可真不小,偏偏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让我们所有人都成为了他指挥下的棋子。”

曾国藩皱起了眉头,道:“可是还有拜上帝教。”

林则徐则轻声道:“一教二主终究是个隐患,早晚必生内讧,那位汉王恐怕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过他好像不仅仅如此,也在着手于解决名教的问题了。”

“就算复汉军在战场上再怎么厉害,也没办法在这道德文章上着力吧。”

曾国藩轻轻摇了摇头。

林则徐则微微一笑,道:“眼下或许只能拭目以待了,只是名教的问题可能要比那位殿下想象得负责得多,光靠那位东塾先生怕是力不能及。”

曾国藩顿时有些好奇道:“穆翁今日同我说这些,究竟是何意”

“涤生,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林则徐没有回答,反而回问了一句。

虽然林则徐没有问具体的问题,但是曾国藩却明白林则徐的意思,他深深叹了一口气,低声道:“穆翁,我不甘心。”

“是啊,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不甘心,看来你是非得立下一个不世奇功不可了,既然如此,老夫不妨指点你一句,希望在俄人处。”

曾国藩顿时一愣,他自然不会认为林则徐是让他去投俄,其中含义分明是让他深入清廷,搜集俄罗斯的相关情报给南边,成为南边隐藏在清廷内的最大间谍

“穆翁,你的意思是将来南边要跟俄罗斯打一仗”

“没错,而且还是一场不小的仗,老夫观汉王殿下行事,此人颇无定法,看似手段圆融,但其本心有一股刚烈气,与俄人将来在领土上的纠纷绝不会少,尤其是在清廷掺和其中后,这件事也就成为了那位的心头之刺,你若是能帮助汉王殿下拔出这根刺,未来的地位绝不在左、罗二人之下。”

林则徐呵呵一笑,他轻轻抚须道,脸上带着几分笑容。

“涤生,这一次勤王之事,就由我这把老骨头来,你就带着兵马渡海去盛京吧,投靠那位未来的清帝,总少不了一个中枢之位。”

“等你将来立下奇功之后,一定要记得在南边的朝堂上,替我们这些人再争一争道统”

曾国藩轻轻点了点头,犹豫道:“可是那位汉王殿下分明是一副洪武做派,怕是不会听劝。”

林则徐摇了摇头,道:“因为你,还有你背后的那些人,都不了解那位殿下。他对儒学并没有仇恨之意,只是儒学的发展已经不符合他认定的未来,既然如此,那就顺着他的意思去改便是,当年若非董子的变革,儒家今日也未必能传承得下来。况且名教也的确到了非得改革的时候,那些腐儒士林之辈一味袖手空谈,不究实用,平居高谈性命之际,亹亹可听,将来又岂能托于大事”

说完这番话,林则徐没有等曾国藩仔细思考,轻声道:“未来工商大兴,势必会侵吞百姓骨血,也必将会引起汉王殿下的不满,到时候儒学未必没有新的用武之地”

曾国藩顿时眼前一亮,他仿佛已经抓住了什么。

林则徐慢慢捋着山羊胡,笑道:“有些事情老夫已经做不到,但是你们还有机会去做,正所谓打天下难,可治天下更难,将来没个三五年时间,乾坤岂能抵定既然迟早要入局相争,不如早做打算。涤生,左宗棠和罗泽南二人心高气傲,这些事情他们未必愿意去做,只有你才能真正将这件事做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