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章 福汉会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在赵志细细思索之后,最终提出了一个人选,那就是赵家原本负责牙行贸易的一个副掌柜,名叫薛桂年。

赵源自然是不认识,道:“他能得二叔青眼,肯定有不凡之处了。”

赵志点了点头,道:“没错,这个薛桂年过去是广州府的一个落第潦草秀才,屡试不书,不过这个人心思缜密,颇有头脑,这些年就把他提拔进了牙行,一路升到了掌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源却有些担忧道:“能做牙行副掌柜的,来做一个机器厂的主事,怕是有些屈才了。”

所谓的牙行,通常是指中间商人,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年代。

到了明清时期,甚至已经有着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的俗语,从侧面也能反映出牙行贸易的兴盛。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广州十三行,便是指十三家广东顶尖的牙行,他们在交易中起着“评物价”以及“通商贾”的作用,甚至还具备一定官府收税的职能,因此处于一个官民交易的中间地带,凡是能做牙行贸易的,绝没有一个简单之辈。

赵志摇了摇头,道:“原本是这个道理,可是这段时间,薛桂年在广州惹了一宗不大不小的祸事,我正准备将他先打发到外省去避避风头,既然眼下有了这么一个合适的机会,就让他先留在黄埔。”

赵源没有追问是什么麻烦,既然二叔认为可以这么做,那自然无事。

次日,赵源、亨得勒以及刚刚招揽的弗里德和弗兰克等人,再次驾车赶往柯拜船厂。

这一次约翰柯拜的态度比起上次要好很多,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了中国的人情世故,在签订完合同后,便盛情邀请赵源参加晚上的一场宴会,前来参加的都是广州的外国商人,而据柯拜所说,今晚的宴会还会请到一位大人物,那就是港英政府的秘书郭实腊。

“郭实腊”

赵源听到这个名字,隐隐感觉有些耳熟,可就是想不起来。

一旁的亨得勒提醒道:“当初正是此人向英国当局提供的资料,才促使外交大臣巴麦尊正式提出对华作战方案。后来也是此人接替了马儒翰。”

听到这里,赵源顿时恍然大悟。

所谓的郭实腊,其实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汉名,即郭士立。

此人原本是一个普鲁士传教士,早年担任英国东印度公司翻译,曾多次在中国沿海口岸游历,在上海等地也贩卖过鸦片,为英国政府获取到大量的清军情报,属于一个彻头彻尾的情报贩子以及中国通。

根据赵源的了解,这个郭士立曾经在国内长期游历,秘密获取了大量情报,并且呈递给了英国政府,最终正是这些情报促使了英国当局开战的决心。

听到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赵源反而有些犹豫,他目前还不太想过早暴露在港英当局的眼中尽管他们肯定已经得知赵家与柯拜合作的消息,可是有一个赵家在前面顶着,自然好过赵源自己暴露出来。

不过,跟郭士立见面也存在一大好处,那就是能够进一步加快与在华外国商人合作的速度,特别是像丽如银行那边,透过这个圈子肯定能找到核心人物。

赵源沉思许久,最终决定还是前去见一面。毕竟他的年龄在这里,与英国人接触反而不会太敏感。

在宴会上,约翰柯拜正式宣布汇丰机械厂成立,其中由赵家出资建厂,占据70的股份,而柯拜船厂则以技术入股,占据30的股份,主要生产一些轮船零部件,而赵源也以赵家代表的身份上台露了个脸。

由于这场宴会的参与者都是在华外商,相比起那些贵族们而言自然要显得些许简陋,场地就布置在船厂的一座房子里,里面显得颇为空旷,几十个金发碧眼的老外端着酒杯正在洽谈着最近的各种商机,脸上笑意俨然。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在华外国商人开始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过去还偷偷摸摸往大清贩卖鸦片,可是当香港被英国人占领后,这里便成为了英国殖民者入侵中国的桥头堡,大量的鸦片被公然输入内陆。

而在这个问题上,大清统治者们的表态则显得有些模糊。

当初1年中英谈判时,英方曾经向耆英提出开放烟禁的备忘录,但是耆英怕得罪这些英夷,可又不敢贸然答应下来,怕回朝不好交代,于是便给出了一个托词,那就是禁内不禁外,像外国商船夹带鸦片与否,大清无须过问。

这等于是放开了一条口子,根据赵志提供的一些机密资料显示,大清鸦片贸易规模差不多从37年的九十万英镑,大幅度增长到二百四十万英镑。

而对于这些来到远东从事贸易的西方商人们而言,自然代表着大笔的财富。

赵源看着这些人得意的嘴脸,心中有些说不出的恶心,可是他也很清醒地认知认识到,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商业上自然也是拿不回来的。

由于赵志的身份不太适合直接出面,因此今晚聚会主要由赵源代表赵家出席,亨得勒则在一旁陪同。

“嘿,赵,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今晚的贵客,郭实腊先生,还有这位先生,来自普鲁士的奥托冯俾斯麦先生。”

老约翰穿着一身燕尾服,高翻领,套着一条紧身裤,显得颇为庄重,与先前大大咧咧的样子已经完全不同了。

赵源听着老约翰的介绍,顿时为之一愣,他并不是因为郭实腊而惊讶,而是看向站在他侧方留着八字胡的西方男人。

俾斯麦难不成就是后世那位大名鼎鼎的铁血首相俾斯麦

赵源脸上的惊讶引起了几人的注意,那个叫做俾斯麦的男人上前走了一步,道:“莫非您听说过我”

“不,俾斯麦先生,我只是认错人了。”

赵源重新恢复了正常,他笑道:“不过,俾斯麦先生,我很希望与您成为朋友。”

俾斯麦笑了笑,道:“作为朋友,你可以称呼我利奥波德。”

一旁的郭实腊也笑道:“约翰,你的这位小朋友还挺有趣,他为什么会突然对利奥波德感兴趣”

老约翰皱了皱眉头,道:“ok,我也不清楚,不过,作为商人,每个朋友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能理解他的想法。”

郭实腊挑了挑眉,没有再多说什么。

赵源也调整了一番自己,笑道:“当然,对于郭实腊先生的大名,我自然也是听过的,对您的事迹也很清楚呢。”

郭实腊摇了摇头,道:“哦你知道我什么”

赵源摇了摇头,道:“就像您曾经七次来过中国,还有您刚刚成立的福汉会。”

郭实腊眉头展开,他笑道:“赵,如果你对福汉会感兴趣,我可以引荐你加入进来,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经过我亲自考察的结果。”

赵源在心中不由得冷笑,想拉他下水是假,恐怕拉赵家下水才是真。

作为一个传教士,郭实腊的身份背景极度复杂,他作为一个普鲁士人,早年间先是加入荷兰传道会,后来又脱离教会为英国人服务。

如今他又成为了普鲁士教会传入华夏的开创人,这个所谓的福汉会,表面上是在进行传教活动,可实际上却隐藏着太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