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48章 谈判伊始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单纯从一个商人的角度而言,大卫的确心动了。

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西方资本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其天然寻求更高利润的特点,使得资本开始进入了一些投资周期长且规模宏大的项目中,其中铁路便是其代表之一,而不同于后世的私有资本,十九世纪的铁路建设在回报率上十分客观,颇为受到欧洲资本的认可。

有一个十分鲜明的案例,那就是美国在十九世纪的铁路建设。

十九世纪后期,美国已经将得克萨斯、加利弗尼亚以及犹他州等地并入领土中,西部广阔、肥沃的土地等着更多的人前去开垦、耕种,还有许多金银矿等待开采,美国掀起了浩浩荡荡的西部大开发,但是从美国东部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距离超过4500公里,美国东西部被崇山峻岭、浩瀚沙漠重重阻碍,压根就没有一条便利的交通线路。

此外当时巴拿马运河也没有开通,从美国东部纽约到西部旧金山的行程十分艰难,必须乘船绕行南美洲合恩角,最短的时间也要六个月换一句话说,比从伦敦到广州的行程还要漫长,关键这是在一个国家内,因此地理和交通的原因使得西部成了美国相对独立的地区,不仅经济的发展十分受限,且出现了分裂的隐患。

到了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通过了第一个建设太平洋铁路法案,该法案决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而正是这条臭名昭著的铁路,它的每根枕木下面几乎都埋葬着一名华工的尸骨。

但是,对于当时的资本家而言,这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美国政府给铁路修筑公司以巨额贷款,平原地区每英里16000美元,丘陵地区每英里32000美元,高山地区每英里48000美元,带动的产业更是一个天文数字,甚至许多公司为了抢修铁路的修筑权而引发了恶性竞争。

眼下太平洋铁路还需要等待十几年才出现,而赵源所宣扬的昌九铁路却已经近在眼前,大卫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赵源。

“汉王殿下,如果没有算错,这可是一条至少六百英里的铁路,它至少需要投资两干万银元光是收回投资恐怕就要几十年以上,请恕我冒昧,如果您对外公开招股,只怕没有那么多人有这个信心参与粤汉铁路公司”

大卫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这是他的潜在习惯,对自己看好的项目往往尽可能进行打压,从而获得更优厚的条件。

赵源微微一笑道:“粤汉铁路公司首次对外募资一干万银元,其中赵氏已经决定注入第一批资金二百万元,届时广东工商联合会也会联合注资三百万元,对外其实只剩下了五百万银元,剩下的五百万元股份将会在广州股市交易所销售。”

广州股市交易所也是之前赵源为了扶持工商业发展而组织起来的交易场地,专门用来对一些优质企业进行募资所用,像先前第一次上市的十个商行,其发行股价几乎已经涨了两倍有余,而有了这些闲散的民间资金进入后,广州的工商业发展也愈发旺盛起来,进入了一个正向循环的阶段。

听到这番话,大卫下意识思忖了起来,道:“这件事我还需要回去考虑一番,等到董事会讨论结束后,就会跟你联络。”

赵源微微一笑,“粤汉铁路公司只是工业革命的一个环节,实际上我们还有许多类似的项目急需要投资。大卫,你们与其继续盯着鸦片,不如在这个方面多考虑,你不妨好好想想,等到我们的计划开始后,大英帝国将会获得许多难以想象的机会,你想想,我们要建设铁路,就必须进口英国的铁路机车,要大量的铁矿,就需要进口英国的采矿设备,将来还有许多其他的项目。华夏欢迎建设,但是不欢迎鸦片。”

实际上,赵源这番话并不仅仅是说给大卫听的,同时也是说给文咸总督和英国伦敦方面听的,鸦片问题始终都是中英关系上的死节,贸然用武力的方式去解决并不现实,反倒是用更大的利益去代替鸦片利益,就成为了一个较好的选择。

大卫自然明白赵源的潜台词,他轻声笑了笑,道:“在鸦片贸易的问题上,大英帝国国内也始终存在一定的分歧因为核心原因不在于鸦片。”

“在于中英之间的贸易逆差,对吗”

赵源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

“汉王殿下,您的判断力一如既往的出色。大英帝国追求贸易顺差,绝不能忍受持续的大规模贸易逆差,那样只会让帝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华夏。”

大卫微微停顿了一下,笑道:“因此,解决鸦片贸易的关键,就在于需要用其他的大宗货物代替鸦片,而您所说的工业机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些工厂主们一定会为了您的政策说服帝国同意下来,只有双方的贸易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维系两国的友谊。而怡和洋行也已经在往这个方面发展,到时候我也可以在议会上提出来,但是这还需要时间。”

赵源微微点了点头,对于贸易平衡这一点而言,他是能够接受的,英国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瓷器、丝绸以及大黄等物资,而且随着兰芳的逐渐发展,橡胶、咖啡以及棕榈油也会成为大宗出口产品,如果再不去尝试平衡双方的贸易规模,迟早会逼迫大英帝国再次使用武力。而要避免这种风险,赵源就必须让出一部分贸易上的利益。

话说道了这里,双方都十分满意,他们也都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大卫微笑着将话题扯了回来,“至于和谈的事情,汉王殿下,我只能尽可能帮您促成,但是也希望您能明白,和谈眼下对您也好,对清廷也好,都只有好处。”

赵源听懂了大卫的潜台词。

和谈表面看上去更加有利于清廷,但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是复汉军,因为复汉军拿下了太多的地盘,又不能直接过渡新大清,就必须重新梳理利益体系,对内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复汉军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空间。

如果复汉军联合太平军迅速覆灭了清廷,那么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个选择,就是同太平军开战,而这么一来赵源就根本不要想着去改革,去做事情,他必须得团结所有人来打赢这一仗,这个过程中又将会让渡多少利益出去将来又如何去进行自我改革

总之,在复汉军内部,速胜论也已经被赵源和心腹们扫进了垃圾堆。

反之,通过和谈的方式暂时留下清廷苟延残喘,还能牵制一番太平军,等到两家斗个死去活来的时候,复汉军自然可以坐享渔翁之利。

赵源微微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在上海展开谈判吧。”

公元12月5日,伍崇曜、亨得勒、蒋为民等人率领一支代表复汉军的庞大使团抵达了上海,而此时香港总督以及兼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文咸爵士、法国驻华公使拉第蒙冬、美国驻华公使约翰德威士也已经抵达上海。

与此同时,道光皇帝任命耆英作为议和钦差大臣,协同两江总督赛尚阿一同参与议和谈判一事,而议和地点则被放在了上海洋务衙门。

此次议和一事,由英格兰、法兰西以及米利坚三国共同见证,同时这也是在华扩展自己影响力的方式。

双方隔着一条长长的会议桌展开了激烈的谈判,唇枪舌剑间却始终未能达成共识即便英国和法国在明里暗里都站在清廷这一边,可是作为汉王殿下全权代表的伍崇曜却丝毫不慌,他动辄以武力进行威胁,动辄就要掀桌子走人,给耆英和赛尚阿等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谈判在这种奇怪的氛围下渐渐进行着,双方倒也达成了一部分条款,主要集中在交还战俘以及赔款上面,复汉军几乎没有多少战俘在清廷手上,而清廷却有大量大量的八旗兵丁在复汉军的手上,完全的不对等也只能让耆英忍气吞声,不敢多言。

但是在一些核心条款上面,双方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耆英哼哼几声,“我大清许你们占据两广自立,更封赵源为粤王,还有何等不知足”

“两广之地好大的口气,我复汉军即将兵指江南,待拿下了江南后,将来还要再进行北伐,活捉道光老儿”

伍崇曜猖狂一笑,他已经狠狠发泄了一番心中郁结已久的怒气。

“放肆,你们这些狼子野心的逆贼”

赛尚阿顿时大怒,他狠狠一拍桌子,道:“你们如此嚣张跋扈,那就再继续打下去好了”

“打就打看看你们的嘴还能有多硬”

伍崇曜也是丝毫不慌,他甚至在丢下这句话后,便带着其他人集体退席,仅仅只是留下了各国公使和清廷谈判人员面面相觑。

“实在是太嚣张了”

耆英恨得脸色发紫,双手都在微微颤抖着,他何尝不想这么痛快地离开

只是皇帝陛下亲自下达的命令,他也实在没招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