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3章 湘上农人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听完这一番命令后,林荣、赵常、赵西勇以及余武章脸上都露出了些许兴奋之色,他们这一次相当于人人都升了几级要知道一个旅得有六千人,相对于目前直接翻了一倍。

赵源停顿了片刻,便看了一眼水师副将韩守武、水师参将白正山,沉声道:“原广州水师改编为复汉军海军第一舰队,原水师副将韩守武现任命为复汉军枢密院右枢密兼海军统制及第一舰队司令一职,原水师参将白正山现任命为复汉军海军第一舰队副司令。”

韩守武和白正山听到这里,脸色多少有些怪异,这一条件似乎过于优厚了点

赵源看向了二人,轻声道:“韩枢密,白副司令,我之所以给二位这个高的地位,是因为未来的水师,不,海军的地位将会非同寻常,甚至可以说它将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与复汉军陆军保持平等的地位。”

韩守武听到这里,心中却多少有些忐忑,他虽然跟赵诚是结巴兄弟,却不敢在赵源面前摆谱,小心谨慎道:“大都督,眼下的水师,不海军仅仅只有几十艘小船兵员不过八百人”

“西方有一句话,海军的建设需要以百年为时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武力,几乎用黄金来堆,才能堆出一支可以出海的舰队。”

“对于他们来说,之所以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建设海军,就是因为控制了海洋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就好比英国,他们的世界霸主地位便是从用百年时间去打垮荷兰的海军开始,而在此之前,他们还不能被称之为日不落帝国。”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海军对清廷水师呈现碾压态势,以致于英国人可以凭借着海军优势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可以沿着东南沿海一路攻击,想打哪里就打哪里,反倒是清军只能被动防守,这么一来清军总人数虽然占据了优势,但是兵力却过于分散,局部战场上兵力都要少于英军。”

赵源轻声道:“对于我们来说,未来想要一统天下,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同样也需要发展出我们自己的海军尽管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薄弱,但是我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就好比现在的赵源,最大的软肋就是没有控制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因此他不得不在很多事情上对英国表示妥协。

但问题是,赵源跟英国之间的蜜月关系仅仅只会持续一段时间,倘若将来复汉军打过了长江,那么到时候英国人就一定会设法阻挠,其中就包括利用海军切断目前复汉军跟外界的联系,包括切断跟兰芳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是赵源所不能忍受的。

当然,这属于比较长远的计划,而对于目前的复汉军而言,最主要的威胁依然是清军的绿营水师。

听完赵源所言,韩守武心中也有几分激奋,感慨道:“大都督果真有先见之明,若是有朝一日我们的海军能够肆意横行在大洋之上,就再也不怕英国人的战船了。”

“这一天迟早会来的”

赵源看向韩守武,沉声道:“当然,我们现在最主要的对手就是清军的水师,韩枢密,你了解多少呢”

韩守武在清军水师系统内浸润多年,对清军的水师也极为了解,当即便洋洋洒洒介绍道:“大都督,要说这清军的水师,咱最熟悉的就是广州水师了,巅峰时期差不多有一百五十艘战船,但是自从经过了鸦片战争后,战船就只剩下了八十多艘”

“当然,要说最强大的水师,当数福建水师,他们拥有接近三万水军,分为师提标五营和金门、海坛、南澳、台湾等水师四镇,光是战船就有三百四十多艘,还配备了大量的抬枪和火炮,总体力量最为强大。”

赵源点了点头,清廷主要的水师力量只有这两支,其余沿海各省的水营也通常归属于这两大提督所管辖,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复汉军所面临的清军水军差不多还有三万多人,四百艘到五百艘战船的规模。

当然,别看清军的战船数量多,但大多数都是一些小船,其中像广州水师里面最大的米艇,排水量也不过二百五十吨左右,载炮不过二十门小炮。

鸦片战争中,英军第一批抵达的远征舰队只有四十只有二十艘是军舰,尽管后来经过了增兵,但是英军战舰始终保持在四十艘左右,而面对数量远超于己方的清军战舰,却能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原因就是英军战舰中光是三等战舰,其吨位就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吨,载炮却可以达到八十门。

其次,清军战船用料大多是松木与杉木,尽管比较轻巧,但是却不能做到坚固耐用,尤其是海上航行的时候,更是无法满足防御的需求,反之英军战船就要坚固许多,普遍用坚韧的橡木制造船壳,上面往往还会包裹一层铜皮,防御力远远高于清军。

如此对比之下,英军战舰往往一艘能打十艘,甚至敢用四五艘战舰去封锁广州。

赵源知其底细,倒也没有特别当成一回事看待,不过他也告诉了韩守武,“我们已经派遣了使团前往欧洲各国考察,届时同样也会带回来一批欧洲造船人才和海军人才,将在虎门建设一所专业的海军军校,以及在长洲岛建立船厂。”

对于这个海军建设计划,赵源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在这件事他也曾试探过英国人,但是英国人也给出了冷淡的回应,他们并不希望赵源去浪费时间做这件事,甚至不愿意帮助赵源培养海军人才,目的就是彻底锁死赵源将来的野心,而对此赵源也只能另选他国寻求支持。

与此同时,赵源也不打算在目前对海军投入太大的资源,只因为目前这个时代,海军的发展同样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传统的风帆战舰开始逐渐向蒸汽铁甲战舰过渡历史上,随着法国海军第一艘主力铁甲战舰光荣号启航,传统木质风帆战舰便迅速经历被淘汰的过程。

到了美国内战时期,铁甲舰第一次展现出实战中的强大威力,也宣告木质风帆战舰从海面上彻底消失。

因此,赵源打算先储存技术人才,然后便直接开始研制铁甲舰从而实现弯道超车,这也是他作为穿越者的最大优势。

处理完了虎门镇的诸事后,赵源请赵诚一同回广州,却被赵诚给拒绝了。

用赵诚的话来说就是,他还得替赵源看好虎门镇这一次整编尽管大部分人已经同意接受打散整编,但是还得防着一些别有小心的少数人乘机搞事,他坐镇虎门至少能让所有人都方向。

赵源也不强求,依然带着众人返回了广州,其中还包括那一批要参加黄埔军校的原虎门镇军官。

黄埔军校已经正在从鸭脷洲往长洲岛搬迁,由于原先长洲岛上就不断建立校舍,此时也算是万事俱备,只待学生们和老师们搬来就行,因此新一期的军官培训班将于六月份就正式开始,持续到到年底结束。

像这样的特训班也是迫于无奈,由于时间紧张,需要的人才又比较多,就只能用这种方式完成紧急填鸭教育,之后便是他们分到军队里开始进行实习,结合自己过去的带兵经验,往往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然而就在赵源忙得脚不着地时,侍从室却意外收到一封信件,上面写着大都督亲启,下首则写着一个叫做湘上农人的名字。

侍从室主任赵富贵为了防止意外,将信件拆开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问题后,便将信件交给了赵源。

赵源看着上面一手苍劲有力的楷书,再看看那个湘上农人,不免开始思索起来。

所谓的湘上农人,就是指湖南的一个农民,但是赵源知道,晚清时期的湖南可谓是群英荟萃,出了不少人才,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等,可谓是左右了整个华夏的历史走向。

当然,光是这个也看不出什么来,赵源便直接打开信件,里面的文字如外封一样蓬勃大气,苍劲有力,倒让他增添了不少好感。

“大都督钧鉴:观于今日,奉君国则民力竭,养兵勇则国力又竭,而始知圣人兵农合一,车徒马牛甲兵出自民间之法之善也。取士何以始泽宫射御何以登六艺观于今日,文臣不知兵,武士不晓事,而始知圣人文武不分之法之善也。”

“观于今日,水利塞,稻田少,民受其饥,而始知圣人尽力沟洫之法之善也。世之盛衰在吏治,治之隆污在人才。观于今日,科目不得人,而始知圣人乡举里选之法之善也。郅治必先亲睦,百行莫先孝弟。观于今日,期功陌路,富贵贫贱不相恤,而始知圣人宗以族得民之法之善也。廉远堂高,笺疏有体,九重万里,呼吁谁闻”

“观于今日,夷患不已,而始知圣人守在四夷之法之善也。术业以不专而疏,心思以不用而锢。观于今日,器用苦窳,借资夷裔,而始知圣人梓匠名官、仓庾世氏之法之善也”

赵源看完顿觉浑身是汗,通篇文字洋洋洒洒三千余言,历数清廷弊政,绝非寻常人所能写出来,而且他心中有一种预感,这个湘上农人绝非那种只会提问题的人,他在内容中似乎隐隐表露出有解决之道

光是从这篇文字就能看出,这个湘上农人定是不世出的大才,绝不能轻易放过。

赵源立刻找来了赵富贵,沉声问道:“这个人现在在哪里”

赵富贵看着赵源严肃的神情,顿时有些紧张,结结巴巴道:“少爷他说他说您要是想见他,就去城内的四喜堂找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