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1章 开源节流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二月份的京城带着几分春寒料峭,刚刚下过的一场大雪让京城变得银装素裹起来,许多贫苦的百姓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窘境,只能强行用身体挺过这一场寒潮,每日里都能看到许多尸体从四九城内运出去,草草埋在了城外的乱葬岗。

对于正在东暖阁内批阅奏折的道光皇帝而言,过去的道光二十年,不仅没有抑制住两广的粤匪,甚至让其进一步做大,导致湖广、安徽以及浙江接连失陷,其次便是原先不太注意的教匪,竟然用了一年多时间逆势而起,已经变成了一支百万大军,其兵锋甚至已经直指开封。

面对这一情况,道光皇帝深感形势险恶,他的头发都已经彻底花白,甚至身体也越来越差,犹如风中残烛一般,就看什么时候熬光最后一滴油但问题是,道光皇帝真真不放心就这么将江山交给老四奕詝手里

当然,道光不是没考虑过将皇位传给老六奕,毕竟奕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比奕詝高上许多,且对时局有一定的见解,手腕能力要高超不少,但是最后道光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决定将希望放在了奕詝身上。

原因有两点,一是奕詝为皇长子,从法理上来讲他是最合适的人。

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道光皇帝看得出来老六奕手腕强势,他定然不会甘心看到大清朝就这么一步步没落下去,一定会采取相当激烈的改革措施,而改革的最终结果也一定会是重用汉人精英,这么一来大清的皇位还能做得安稳吗爱新觉罗的未来又在哪里

反之,老四奕詝就很安分守己,他只会继续沿着道光皇帝的思路走下去。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道光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不可处理的大麻烦,教匪必须要灭掉或者堵在河南,而粤匪也一定要控制在长江以南。

就在道光皇帝思考着未来的时候,小太监却急匆匆地迈进了东暖阁,将耆英的折子呈递了上来。

道光连忙接过折子,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当他看到耆英已经联络上了俄罗斯公使,还打算带着俄罗斯公使一同来京谈判后,顿时变得有些心花路放,他不在乎耆英卖不卖国,但是他在乎能不能继续延续爱新觉罗的富贵,倘若能够得到了俄罗斯人的支持,也就意味着将来能够请来俄国援军,对粤匪进行直接而有效的打击

当然,耆英也在奏折里委婉透露了一番,请俄罗斯人出手可不是白请的,必须得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目前来看至少需要将新疆交给俄国人,必要时还得将朝鲜也交给俄国人这一切在道光看来却并不重要,他并不觉得割让土地可耻,反而只觉得爱新觉罗有了救命稻草,当即便下旨加耆英为太子太保,并一同赐下双眼花翎,让耆英带着俄罗斯使臣火速进京谈判。

为了不再出现上海议和时的问题,道光皇帝将穆彰阿、祁隽藻、文庆以及僧格林沁都召集了过来,和与俄国人谈判一事说了个明白。

当穆彰阿得知俄国人想要新疆、蒙古和满洲时,顿时大惊失色,道:“此事万万不可啊,那满洲和蒙古乃我八旗腹心,焉能随意割让”

道光皇帝点了点头,道:“朕自然不许俄国人贪得无厌,但倘若能以新疆换得一个喘息之机,倒也划算。”

一旁的僧格林沁顿时在心中腹诽连连,崽卖爷田不心疼,当年大清为了拿下新疆,消除西北方向的隐患,不知让多少八旗健儿撒血西北,才换来了今日之局面,却没想到后人无能,竟然说送就要送出去了。

祁隽藻皱起了眉头,道:“皇上,咱们可不能病急乱投医。眼下俄罗斯人只是口头上应允了愿意出兵,可是到底会出兵多少何日何时出兵出兵路线又是何路这些我们眼下一概不知,岂能就此割让国家土地呢况且当前局势今非昔比,国际交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倘若我们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英国人又去支持赵逆又该如何到时候两相抵消,怕是咱们白白吃了个大亏,却对局势毫无用处”

一番话顿时将道光心中的希望泼了盆冷水,他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冷声道:“祁隽藻,按照你的说法,我大清是不是半点出路都没了”

祁隽藻跪下磕头道:“皇上,臣以为,俄罗斯人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既然俄使要前来京城谈判,不妨先谈谈再说,将细节条款一一敲定后,咱们再根据情况做决定也不迟。”

穆彰阿也开口道:“皇上,祁大人所言有理,眼下确实不可尽信俄人一面之词,大清的江山,终究还得靠咱们八旗子弟来守卫僧王的二十万打,跟俄罗斯的交涉,不如等到打完太平军再说。”

道光皇帝仔细思索了一番,感觉的确是这个道理,他当即点头道:“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就先谈谈再说僧格林沁,你就抓紧时间带着定要将太平军挡在开封。”

“嗻,奴才领旨。”

僧格林沁当即跪倒在地,行了一个大礼。

商议好了出兵策略后,穆彰阿便又丢出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大清朝没钱了

“皇上,自从朝廷平逆剿寇以来,兵费支出日益增加,三年间耗银恒在干万以久。又发帑数百万以振救之,朝廷空虚,计每岁歉收干万有余,户部左支右绌已难以为继”

众人听到这番话时,脸色都十分平静,朝廷经过了这么几天折腾,没有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能够支撑下来已经是屡屡加捐的结果,什么关税、海防捐、团练捐,种种名目下勒索百姓民财无数,早已经弄得怨声载道了。

道光皇帝听到这些东西时,也忍不住有些头疼,他自家人自然知道自家事,朝廷经历了几年的风风雨雨,财政早就成了一本乱账,尤其是随着复汉军崛起以来,南方六省丢失,再加上其他各省也都面临着进攻的威胁,这些地方的税收也都早早泡了汤,光是收入上就已经出现了一个天大的窟窿。

“穆彰阿,此次八旗新军开拨,尚需多少银两”

“回禀皇上,奴才以为,二百万两总是够的。”

“什么何以需要二百万两”

道光皇帝有些震惊,他现在哪里还有二百万两银子可供花销,索性直接看向祁隽藻,沉声道:“祁寯藻,你是户部尚书,不妨出来说说,钱在哪里”

祁隽藻听到这番话,他摸了摸头上的冷汗,硬着头皮低声道:“回禀皇上,臣以为臣以为眼下当以节流为重,再图开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