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0章 粉身碎骨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在人类的战争历史中,步兵和骑兵之间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骑兵都以绝对的优势成为战争中的霸主,但是并非完全没有克制的方法,即便是在古代,步兵也都开发出重甲长枪弓弩互相配合,从而让骑兵而不能正面相抗。

当然,这种法子并非是百分百有用,毕竟骑兵在对付这种结阵的步兵通常会采取围困和骚扰,通过反复恐吓性冲击的方式来对付步兵,从而大量消耗步兵的体力,因此战场上的步骑对抗,骑兵往往占据主动权。

但是,当时间来到近代以后,火器的迅速发展也使得战争形式出现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军事改革走在前面的欧洲,传统骑兵渐渐日薄西山,在密集的长矛火枪混合步兵方阵面前难以发挥出实际的作用。

根据赵源的了解,相比起东方骑兵依然处于浑浑噩噩中,西方骑兵早已经进入改革阶段,他们发现在当下的战场环境下,最早出现在15世纪后期的欧洲胸甲骑兵成为了绝佳的选择,他们佩戴全罩头盔以保护整个头部,穿着重型铠甲保护整个颈部和上半身、腿部和膝盖的前侧,且使用轻便火枪和马刀作为武器。

从某种层面上,这个阶段的欧洲人认为骑兵想要在战场上发挥更大和更合适的作用,就需要回归到古典冲锋中去但是也仅仅只是在某些方面回归了骑士时代的传统,倘若想要在战场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还需要以严格的纪律和大强度的训练来提升骑兵的总体素质,从而在战场层面上超越先辈。

历史上,英国克伦威尔所训练的铁骑军便是这种新式骑兵的典范,他们身穿胸甲,手持利剑,在严明纪律的约束下整齐划一的行动,尤其是在进行冲锋的时候,时刻保持着整齐的阵型,马挨着马,肩并着肩,移动时就就像一堵快速移动的“铁墙”,在战场上时刻发挥出集体的力量,避免各自为战,从而整体战斗力要远远强于旧式骑兵。

在赵源的计划里,未来复汉军的骑兵便需要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训练,组建出属于自己的骑兵团,确保至高无上的纪律性,不再过分关注个人的骑术对于汉人而言,无论再怎么训练个人骑术,也难以跟那些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骑兵比较,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扬长避短。

当然,眼下组建复汉军马队的时候还是后话,应对当前八旗骑兵的冲锋才是重点。

上千名声令下,发起了一次义无反顾的决死冲锋若是他们能打开一条缺口,那么后续的外火器营就能跟上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反之那么整支满蒙八旗马队将会出现全军覆没的风险。

面对如同浪潮一般扑来的清军骑兵,复汉军军政中的炮兵也在积极地做好准备,他们在炮膛内换上了霰弹,随即便朝着骑兵的方向发射而出。

“轰隆隆”

数颗霰弹接二连三炸响,从中激射出无数细小的铅弹,如同暴雨一般瞬息而至,一下子就将冲在最前方的骑兵扫倒了数十骑,打得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庆春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他知道必须趁着复汉军炮兵攻击的间歇迅速拉近距离,否则等到对方新一轮炮击抵达,搞不好前面的骑兵会直接溃掉。

“四百步”

“三百步”

庆春渐渐提高马速,通过目测的方式估算着马队与复汉军之间的距离,随时准备发起冲锋的信号。

“准备”

“开火”

摆在阵前的各个复汉军轻步兵连士卒们纷纷扣动了扳机,他们手中的米尼枪在这一刻将射程地优点发挥到极致,在足足四百码的距离内,密集的弹雨扑向了疾驰而来的骑兵,当场便打死了数十名骑兵。

在这一刻,霰弹加上米尼燧发枪所构成的交叉火力,构建出了一道死亡防线,越来越多的八旗骑兵被当场打死,冲在最前面的座小坡,连后面的骑兵冲上来也被前面堆积的尸体扳倒,导致队形显得越发散乱。

浓密的硝烟在战场上弥漫开来,战马中枪摔倒时发出的哀鸣声与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庆春望着这些倒下的尸体,只觉得心中都在滴血,这些可都是宝贵的个就真的少一个

然而,为了胜利,他只能继续鼓足勇气,带着剩余的骑兵们努力接近对面的复汉军。

“两百步”

“一百步”

对面复汉军的身影已经变得清晰可见,庆春努力地驱动着战马,希望榨干麾下老伙伴最后的体力,将自己送入敌军的阵型中去至于冲进去以后会怎么样,他没有去想,也不愿意去想。

“砰砰砰”

普通复汉军士兵也端起了燧发枪,加入到齐射当中来,一轮排枪响起,紧接着又是一轮,密集的弹雨如同刮骨钢刀一般,剔除着清军最后的骨肉。

庆春已经不再去思考伤亡的问题,他努力挣扎着,希望为后面的军队打开一条缺口,然而就在他努力冲杀之际,顿时感觉到一阵疼痛,他下意识低下头去,只见鲜血顿时染红了胸前的棉甲,身上的力气也渐渐抽离而去

望着近在咫尺的复汉军空心方阵,庆春也不知是遗憾还是欣慰,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或许有了他的牺牲,剩下的兄弟们能冲得更加顺利。

硝烟弥漫处,寥寥百余八旗骑兵踩踏着同僚的尸体,冲进了复汉军的步兵方阵中,然而过少的数量使得他们如同撞击到海岸边巨石的浪花,瞬间粉身碎骨,消失在土地上

站在远处观战的一众朝廷大员尽数沉默不语,庆春所率领的一千马甲不可谓不勇猛壮烈,几乎全员牺牲都没有后退,与文庆麾下的绿营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一点,那就是八旗始终都是大清的支柱,而这些汉人压根就不可信。

当然,一千马甲用一种堪称壮烈的方式牺牲,却没有换来对应的战果,不要说斩将夺旗,就连动摇复汉军中军都没有实现,这一刻也让奕山彻底灰心丧气,他已经开始思考撤出战斗的问题了。

“不能在这么打了。”

广州将军穆特恩摇了摇头,道:“赵逆的火器太过于厉害,竟然在三百步的距离都能开枪,还有这么多大炮助阵,咱们的人又太少,压根就禁不起几轮齐射”

奕山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看向了外火器营进攻的方向,此时最后的希望就在乌兰泰身上,倘若乌兰泰也无法取得战果,那么失败也就成为了注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奕山有些后悔把外火器营放上去了,若是外火器营损失惨重,那么也就意味着不仅仅损失了大量的绿营兵,还导致绝对的核心八旗也出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若是能胜利也就罢了,可是眼下赵逆才损失了多少人

一千估计都没有。

站在一旁的曾国藩叹了一口气,他已经觉察到此战将不可持续,除了战场上惨重的兵力损失以外,更严重的点还是在于满汉之间的间隙大量绿营军官被满人替代,导致基层绿营兵根本毫无战意,遭遇复汉军的进攻时动不动就出现了大片的投降,所谓的四万大军还是五万大军都不重要,真正有士气的恐怕不会超过一万人。

奕山叹了一口气,道:“若是火器营也打不赢,咱们就真的只能撤了。”

“大人,还是提前召回外火器营吧,一旦等他们被合围,到时候再想救出来恐怕难如登天。”

曾国藩再也忍耐不住,主动建言道:“咱们现在撤,还能借助剩余兵力退守韶州、南雄一线,为后面大军争取时间。

面对曾国藩的争取,奕山顿时陷入了犹豫,迟疑道:“可是不战而退,再将绿营丢在这里,只怕没人能承担这个责任。”

一旁的穆特恩摇了摇头,道:“大人可不要忘记,光是广东一省的汉人就有两千五百万,至少是咱们旗人的十几倍,咱们跟他们拼消耗,只怕汉人死个百八十万没问题,咱们自己可就真要绝种了”

奕山如梦初醒,他忽然间明白了过来,皇帝在乎的绝非只有胜利,还有根本,倘若他把这七千八旗扔在这里,只怕京城家家户户都要缟素,到时候他还怎么回京城

“可眼下就怕撤不下来。”

奕山多少有些为难,他也知道一点,那就是在战场上撤退往往是一件极为要紧的事情,绝不是什么时候想撤就能撤,一旦不注意,撤退很快就会演变成为溃败,到了那个时候,一切也都晚了。

而此时,外火器营已经在乌兰泰的率领下,同复汉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也成为了清军阵线中的一枝独秀,与其他已经溃败或者正在发生溃败的绿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想到这里,奕山心中却产生出了一种惶恐,仿佛现在比起当年鸦片战争时更加无力,这要是回到了朝廷,该怎么交差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