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01章 联合英夷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书房中,一老一少陷入了短暂的沉寂,似乎都在思考着各自的心事。

片刻后,李鸿章探着头,低声道:“穆翁,学生来上海之前,曾在朝廷中听到过一则传言”

“哦,什么传言”

林则徐面色没有丝毫变化,不过从李鸿章称呼中的变化,他也听出了几分味道。

“朝廷此次派大人去湖广,一方面是为了募集团练抵御逆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将耆英派到上海来联络洋人据说赵逆之所以崛起,便是因为有洋人的支持,给了他们洋枪洋炮,还派遣了英夷教官,这才让他们做大。”

李鸿章轻声说着,言语中却听不出情绪来,“有人认为,倘若朝廷能给英夷许下厚利,未必不能断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就算英夷不偏帮朝廷,只要不再援助赵逆,朝廷就能将其控制于两广湖南一带,无非就是再打一次三藩之战罢了”

林则徐面无表情,沉声道:“许下厚利是开放鸦片还是继续开放通商港口亦或者像香港一样,连舟山也割让了去”

李鸿章轻轻叹了一口气,道:“眼下朝廷上下已经失了方寸,乱哄哄地像无头苍蝇,他们现在抓到什么草药都当成了救命的方子”

尽管李鸿章没有点名道姓,但是林则徐却已经听明白了,提出这个建议的恐怕就是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皇帝的态度或许有些模拟两可,但至少也是默认了。

“朝廷没了方寸,病急乱投医,可也不应该跟英人苟合”

林则徐脸色如常,“当初因为鸦烟之害跟英人打了一仗,如今若是为了平乱又放开烟禁,岂不是害了百姓此绝非君子之行,亦非社稷之福,我会写奏折递上去,至于他们听不听,也就管不到了。”

李鸿章微微沉默,他低声道:“穆翁,此事终究还需从长计议,可眼下的关键还是湖南的战局,如今赵逆和教匪都进入了湖南,大军随时北上,可朝廷在湖南的兵力只剩下几干八旗,绿营也只有区区两三万人,根本拦不住他们倘若兴团练策,总得有个章程才是。”

林则徐仔细思索了一番,叹了一口气,道:“办团练,根本还是在于人、财二字,可眼下的难点也是这个。”

所谓的团练,对于大清朝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玩意,与积谷、保甲同列为“地方应办事宜”,成为清王朝维持地方治安的工具。

当初川楚教乱历时九年,烽火遍及鄂、川、豫、陕、甘诸省,再加上同时期还爆发了湘黔苗民起义,前前后后打了十来年,清军兵力早就存在短缺,嘉庆皇帝万般无奈下,便命令行坚壁清野之法,令民团练保卫。

当然,办团练并非没有代价,因为团练背后其实就是拥护清廷的地主士绅,这帮人出人出钱捍卫大清,绝不是来做好事的,他们同样有自己的需求,比如进入官场当官,再比如谋取特权,而清廷也很懂这一套,对捐资倡助,或杀贼自效的有功乡绅立加奖叙,形成利益交换。

李鸿章自然不会被糊弄,他轻声笑道:“既然朝廷想办团练,总得丢一些真正的官帽子出来,像过去那些糊弄人的捐官自然是不成的,这么一来也就给了咱们机会穆翁,实不相瞒,家父已经在安徽募集壮丁,恩师也在湖南募集湘勇,您这一次去督湖广,也得有所准备才是。”

什么准备自然是募集个人团练武装啊

林则徐听懂了潜台词,朝廷放开了团练这个口子,也就意味着到时候他这个湖广总督下面将各为山头,只能指挥区区一些绿营兵,可谁不知道朝廷已经着手裁撤绿营等到一旦绿营彻底消耗光,那他这个湖广总督也同样成了光杆一条,到时候那些兵头谁能服他

“可是我却办不了”

林则徐摇了摇头,他说的是大实话,无论是李家还是曾家,都是当地鼎鼎有名的地头蛇,人脉关系都维护了许多年,一旦乱起,自然可以轻而易举拉起一批人来练勇,可是他林则徐在老家福建的关系并不深厚,做不来这些事情。

李鸿章微微一笑,道:“穆翁,您没有人,但是您有枪炮啊”

“可是那些枪炮都是用来练新军的装备”

林则徐沉下了脸色,之前朝廷跟法国人和荷兰人达成了协议,购买了三万杆洋枪以及一百门洋炮,目前第一批一万杆洋枪和三十门洋炮已经到了上海,剩下的则还在路上。

李鸿章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挪用这一万杆洋枪和三十门洋炮,到时候去了湖广,他林则徐也就同样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而不用受到手下那些军头的掣肘。

“哎,穆翁,都到了如今这个局势,还用得着分你的我的吗咱们可都是朝廷的,再说眼下汉臣是个什么情况,您心里可比学生更清楚,要是咱们汉臣手上不捏着枪杆子,怕是朝廷对咱们的猜忌只会越来越厉害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李鸿章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怂恿着林则徐,“穆翁此次前往湖广,所面临的压力也最大,若是这点便宜行事之权都没有,穆翁靠什么来平乱”

林则徐脸色变幻了一番,不得不说,李鸿章这一番话的确说动了他的心,如今朝廷什么情况他心里也清楚,皇帝忌惮汉臣又不得不用汉臣,正处于极度矛盾的时候,若是自己这么干,能让皇帝稍微清醒清醒,他倒也不会排斥。

至于个人荣辱,早已经被他所置之度外了。

“也罢,如此一来总能给朝廷留下一些东西,到时候无论是涤生还是你,总能有一些本钱,咱们这就去准备准备,赶紧去武昌吧。”

东安,城门大开,一众太平军守在门口,人人脸上带着几分振奋之色,自从蓑衣渡之战胜利后,太平军几乎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清军真应了那一句,闻敌而逃为下勇,见敌而逃为中勇,接敌而溃为上勇,很快就拿下了东安,即将兵指永州。

时间已经到了十月下旬,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以及韦昌辉这些太平军的王们汇聚一堂,商量着接下来的战况。

洪秀全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将一封信拿出来,道:“咱们打赢了这一仗,总算不叫姓赵的小瞧咱们,诸位兄弟们不妨看看,姓赵的决定给咱们好处嘞”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