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85章 新旧对比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当太平军浩浩荡荡从开封撤离后,率先傻眼的却是僧格林沁,他为了打赢这一仗,派人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开封构筑了一道相当复杂和坚固的防线,就希望能够借助它来弥补跟太平军的战力差距,从而实现最终的胜利。

然而,防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了,可是寄予众望的敌人却没有傻乎乎地往防线上撞,竟然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开封,竟然选择直接朝着黄河的方向北上了

此时的僧格林沁瞬间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就好比当年大清皇帝皇太极突破所谓的宁锦防线一样,压根就不从山海关一线走,而是直接走喜峰口破长城入关,你能防住一块地段,你能防住所有地段吗

同样的道理,太平军想要过河,也存在太多的选择,根本没必要在开封跟你死磕,到时候一路打到京城去,你僧格林沁还能坐得住

僧格林沁自然坐得住,他立刻派人将紧急南下代替赛尚阿的惠亲王绵愉和怡亲王载垣一起找了,将目前的这些情况告知了二位亲王。

目前大军的实际指挥者虽然是僧格林沁,但明面上的奉命大将军却是惠亲王绵愉,只是绵愉对军务一窍不通,绝大部分军务都由僧格林沁做主罢了。

不过看到这个消息后,惠亲王绵愉和怡亲王载垣再怎么愚蠢,也能明白背后的含义,二人脸上顿时有些惊慌,连忙道:“僧王,咱们是不是得派人去追”

若是就这么放任太平军长驱直入进攻京城,那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下场绝不会被袁崇焕更好,不管从哪个层面出发,都得派人去阻止。

僧格林沁的脸色也极为严峻,他缓缓道:“二位王爷放心,咱们是一定会展开追击,但是有一点,且不可被敌军给牵着鼻子走,好歹京城还有数万兵力,再加上城中青壮也可动员几万人,守城总没有什么问题。”

“话虽如此,但要是皇上有个万一,咱们可就百死莫赎了。”

绵愉轻轻摇了摇头,他知道僧格林沁的方案更加稳妥,可是过于稳妥也就意味着对皇上存在异心,这事放现在没人说,可将来回到了朝廷,肯定会有人指出来,到时候他绵愉可就真的面临危险了。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在京城的道光皇帝以及几位阿哥殉了国,那么大清朝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一只手都能数出来,其中最具资格当大清朝皇上的就是绵愉和惇亲王奕誴,其中惇亲王奕誴身为道光第五子,目前已经过继给了道光皇帝过世的弟弟绵恺,袭了惇亲王,就待在了盛京,但是为人荒唐,且不读书,没有半点当皇帝的样子,并不被宗室所认可也就是说,名义上手握三十万大军的惠亲王绵愉,反而更有可能成为大清的皇帝。

正因为如此,惠亲王绵愉反而得学会主动避嫌,像刚刚这个问题上,僧格林沁可以这么说,但是他绵愉就必须得坚持,不惜一切代价护住京城,护住皇上。

“僧王,咱们继续守在开封怕是没有太大意义,得往彰德方向派遣援军,至少不能让教匪轻轻松松就打到了京畿”

“可眼下派遣多少人合适”

僧格林沁也有些为难,教匪目前打算渡过黄河北进,可究竟从什么地方过河过河后又会沿着哪个方向发起进攻这些都是问题,其次从军事的角度而言,教匪这一次渡河北征实在过于冒险,毕竟想要拿下京城可没那么容易,一旦被坚城所阻,再加上腹背受敌,二十几万教匪说溃也就溃了。

洪秀全和杨秀清这是将命给压在桌子上,一定要见一回高低了

可问题是,僧格林沁没有这样的决心,他也没有这个权力去将整个大清的精华压上赌桌,面对绵愉的问题,他缓缓道:“举国精锐操之你我之手,不可不慎还是先探明教匪动向再做打算。”

他望向了一旁的奕山,沉声道:“静轩,你可率领三万马队一路尾随其后,若是遇到了教匪偏师,就击溃他们,若是遇到了主力,就迟滞待援,切记不可冲动。”

“未将领命。”

奕山点了点头,虽然这位大将军的行为一直都很迷惑,但是面临当下这版局势时,也只能老老实实听从僧格林沁的吩咐。

僧格林沁仔细思索了一番,道:“无论如何,咱们都得迅速将情况汇报给朝廷,这不是小事,还是请王爷同我一同拟折子吧。”

绵愉立刻点了点头,又望向了怡亲王载垣,道:“那如此最好,咱们三人赶紧拟好折子,不可拖延了。”

武昌。

在过去的整整半个多月时间里,赵源都在忙着梳理基层政务,尤其是要跟财政司和税务司核对赋税数字,还有后续公局、公所等相关事务章程,大量事务都等着赵源点头统一,为此在大会结束后,赵源还需要一天参加六七个具体对接的会议。

赵源忙,中枢忙,前来参加会议的各府各县官员也都没闲着,他们正在学习大量的新鲜事物,就好比孝感知县梅昇,已经参入进了汉王府县级学习班,主要就是将传统的政务思想转变过来,很多以前交给小吏或者是师爷的活都得学会和了解,尤其是新政的落实情况,更是由每个知县负责到底。

庆春酒楼,几个同样来自湖北各府的知县们聚在了一起,他们几个人都在县级班学习,平日里也就熟络了起来,经常在一起沟通。

“梅知县,这一次我算是大开了眼界,没想到光一个赋税里面就有这么多名头要是按照新税法来实行,咱们汉川县现在一年收到的正税就比往年多了好几倍”

汉川知县程明芬脸上带着几分惊异,他跟梅昇的来头相似,都是过去清廷在地方的官员,后来投靠了复汉军,因为善于理政便被任命为了汉川知县。

梅昇缓缓点了点头,他自己同样也有这番感触,来之前孝感县正在度田,统计下来的实征银粮地有十年下来能征的正税也就一万五干两左右,属于湖北的平均水平。

当然,这个数字只是明面上的正税,此外还有一些常项,也就是所谓的杂派,其中火耗、契税、牙税、市税这些在实际征收中都会加浮,最终额度还会超越正税,再加上商人、百姓的各种孝敬,一年下来也得有个上万两,总之零零散散的这部分加起来少说也有三五万两,有些比较贪的甚至会把杂派收到正税的五六倍以上,也就是一年下来百姓需要实际承担的赋税总额在十万两以上。

问题是,百姓实打实掏出来了这么多钱,可是朝廷却仅收了明面上的一万五干两,另外的七八万两银子就进了各级官员和小吏的手上。

倘若按照如今的新税法来征收,孝感县将所有隐田都纳入到了税田的范围,且正税额度也相对进行了提高,光是田税一年都能收三万八干两,再加上工商税也能收个两万两,广是孝感县一年正税就能收五万八干两,比过去多了三倍左右。

且汉王府禁止征收杂派,也就意味着孝感县所有百姓实际承担的赋税也就是五万半,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当然,唯一的问题就是各级官员的分肥大大减少,地方士绅也得大大出血,尤其是土地多者,今年承担的赋税甚至是往年的十倍以上不是今年交得太多,而是往年交得太少,甚至不交

梅昇环视了一眼众人,感叹道:“按照新税法,地方也能拿到接近两万两银子,若是算上公所官员,也能足够支撑只是这么以来,刚好没有多少结余。”

对于这些数据,众人多少也都明白,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其实就是中枢故意设计下来的结果,那就是尽最大空间改善民生,也尽最大空间减少官员的贪腐行为,只要做人做官踏踏实实,钱自然是够的,可要是有别的一点心思,那就会出现不对账的情况。

这也是当初赵源苦思之后的结果,他认为官员的贪腐无法控制,内部监督也只能尽量进行遏制,但是无法根绝,而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从数据上来实现大规模清账,而这也是他过去从赵氏商行身上学到的东西,只要坚持一套好的制度,且能够维护下去,就能从制度上实现反贪。

为此,赵源专门开设了一所财务学院,并且已经培养了数百名账房,让这些人也不干别的事情,每天就只负责清查各地交上来的账本,只要发现了数据上不对账的问题,就可以深挖下去。

靠这个法子,监察院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揪出来了上百名贪腐官员,这些官员广泛分布在地方和中枢中,几乎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为此,赵源也是毫不客气,不仅下令将这些官员全部斩首示众,还派人前去查封了所有的家产如果家产不够贪腐的钱,则家属判入劳动改造营内进行还账,直到最后一块钱被彻底还清为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