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88章 仿制玉印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在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内,赵源领着曾国藩将机器厂和自行车厂四处转了一圈,由于早已做好了准备,因此并没有被挑出任何问题来。

待几人走出了自行车厂房,曾国藩依然为刚刚的自行车而感觉到惊奇,他没有想到赵源竟然能发明出如此神奇的事物,有了这样好用的工具,一个人恐怕想去哪就能去哪了只是他惊讶地发现,自行车还没有在京城出现过。

得知曾国藩的疑问后,赵源只能无奈地进行了解释,那就是自行车厂的生产能力实在有限,一部分还要供给海外市场,剩下一部分连广东城都出不去,没钱的老百姓多,有钱的老百姓也多,大多数人都觉得自行车比马车成本更低,而且更加自由方便,还更好玩。

因此,自行车在广州城内已经卖到五十多块银圆一辆,就这样还常常有价无市。

尽管曾国藩对赵源看不顺眼,但是他对自行车却大加赞赏,甚至还试探赵源能不能在京城也开一家自行车厂,而赵源最终却以路途过于遥远加上成本太高为由拒绝。

曾国藩将这番心思藏在了心里,他瞧着前方的高炉,却疑问道:“这是什么”

“据说是英国人炼铁的地方。”

赵源毫不客气地将炼铁厂说成了英国人的产业,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转炉炼钢法太过于紧要,倘若让曾国藩看出了其中的奥秘,那可就大大不好玩了,而且一个普通商人有这么强的炼钢能力,无论从哪个层面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听到这是英夷炼钢所在,曾国藩顿时就来了兴趣,他知道英夷之所以能够战胜清军,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方火器更强,或许跟用铁也有一定的关系,便开口道:“那就去看看吧。”

“这恐怕不行总督大人有过交代,咱们与英夷之间可是井水不犯河水,绝不能跟他们多说半句话。”

赵源摆出一副为难的模样。

曾国藩斜睨了赵源一眼,冷笑道:“可本官怎么听说,汇丰银行有英夷的股份”

赵源连忙开口道:“大人,您可千万别相信这种市井谣言,当初汇丰银行跟同顺银行竞争的时候,不知道哪些一肚子坏水的玩意造谣,硬说我们汇丰银行是英夷的银行那要是英夷的银行,那总督大人还会派人送来贺礼吗那些东西可还搁在汇丰银行里呢,您要是不信,学生将这贺礼和汇丰银行的账本,一起给您看一遍。”

曾国藩倒是想好好看一遍,但他还真不敢答应,原因就在于这谣言还有后半截,那就是除了英夷在汇丰银行有股份,总督大人也在里面占着干股呢。

这要是回去查账本,那等于是公然将总督大人的脑袋往铡刀下拉,势必会遭受耆英的疯狂反扑你一个小小的侍讲学士,不就是背着钦差头衔吗,竟然敢向两广总督开刀,这官场上的规矩还要不要了还想不想继续在大清朝的官场上混下去了

而且这么一来,那就直接违背了当初穆彰阿的指示这一次是暗查,而不是直接去找耆英的麻烦。

曾国藩的念头在脑海中转了一圈,最终化成了一句长叹,他沉声道:“也罢,汇丰银行既然有总督大人的认可,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赵源,这长洲岛是一个好地方,你可千万别行差踏错,到时候连累了这上面的百姓,你岂能自安”

赵源躬身行礼,诚恳道:“回禀大人,学生刚刚也说了,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也是为了报效朝廷,回馈社会,绝不会做出对不起朝廷,对不起乡亲的事,大人如果不信,不妨拭目以待,赵家一直在黄埔,我赵源自然也会一直在这里。”

“好,既然你都这么说,那本官姑且相信你一次,还请你记住自己说的话,好自为之。”

曾国藩没有再继续看下去,直接回了广州。

赵源送走了曾国藩之后,却是从怀中掏出了玉印,感叹道:“没想到还真留下来了”

对于赵源而言,眼下的局面自然是最为理想的,他原本以为这个曾国藩油盐不进,到时候实在不行就动用耆英的玉印,强行将曾国藩赶走但是这样一来也会留下很多隐患,至少曾国藩只会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到时候会变成一个大大的隐患。

赵源仔细回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判断并无问题后,便迅速找到了长洲岛上的薛桂年,沉声道:“你可有相熟的玉匠”

“专门做玉的倒没有,不过我认识一个匠人,手工特别巧,什么都做。”

薛桂年老老实实回答道。

赵源连忙道:“能不能让他现在立刻赶到长洲岛来然后迅速去找一方玉来。”

“若有要紧之事,我立刻派人将他请来,至于找玉,不知要多大的”

赵源掏出了玉印,道:“像这么大小的,最好做到八九分相似。”

薛桂年小心翼翼地接过玉印,下意识看向了印章上的字样,介春,他顿时吓了一跳,在广州只有一个人的字是介春,那就是两广总督耆英。

赵源拍了拍薛桂年的肩膀,沉声道:“此时务必要保密,绝不可让第四人知晓。”

“是,我这就去安排。”

薛桂年不敢有所怠慢,他立刻安排人去找玉,像这么大小的玉材,在寻常人家里难得,但是对于赵家而言,库房里并非完全没有,唯独这个雕刻之人,必须要足够保密才行。

赵源的时间最多只有一天,明天无论如何都要将玉印交还回去,否则就有可能引起耆英的怀疑。

当夜,薛桂年寻来的老匠人连夜上了长洲岛,此人是一个哑巴,不过的确是一把好手,他见到了耆英的玉印后,当即便表示没有问题,先找了两方印试着刻了一遍,然后便直接上手在新找的玉上面刻印,不一会工夫,那一枚新印便新鲜出炉了。

老匠人将新印打磨了一番,从外观上做得跟旧印几乎一模一样。

赵源拿在手中远远看去,两枚玉印几乎分不出差别,但是唯独拿在手上的时候,质感上依然有些许的差别赵家急切间找来的玉,自然不如耆英常年把玩后那么润泽光滑,不过这也不是大问题,寻常人可没有机会去触摸耆英手中的玉印,他们也对比不出二者的区别。

赵源见老匠人的确是一个人才,便亲自邀请他来长洲岛居住,一方面是见他确实人才难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老匠人泄密,毕竟私刻总督玉印可不是一件小事,一旦被人发现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当然,赵源让薛桂年开的待遇也很高,对于老匠人而言,不用再出去揽活也是一件好事,很痛快就答应了下来。

次日,赵源将刻好的新玉印收了起来,然后便去拜见耆英,将原来的玉印还了回去。

“你竟然没有用这个,看来本督还是小瞧了你。”

耆英多少有些惊讶,在他看来没有自己的私印作为担保,赵源应该很难说动那个曾国藩,毕竟此人什么脾气禀性,他已经有所了解。

赵源微微一笑,道:“学生也不好一开始就将总督大人您搬出来,便先劝解了一番,曾大人还算通情达理,他去岛上简单看了一些东西就回去了,并没有遇到英夷。”

耆英点了点头,他也不希望自己在这件事里太有存在感,赵源没有用他的私印也算是一件好事,笑道:“也好,这么一来他应该就要回京了。”

赵源在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曾国藩此人盯着这里,迟早要盯出事情来,能打发他早点走也是一桩好事,忽然他想到了新任巡抚,便试探道:“据说巡抚大人三天后就到广州了”

“没错,此人可不比黄恩彤,你最好小心点。”

耆英冷哼了一声,随即端茶送客。

这一次依然是张禧偕出来送客,不过态度与前番已经截然不同,变得更加热情起来,都差点要跟赵源称兄道弟,看来还是上一次没有把准脉,导致张禧偕在耆英心中丢了不少分。

“秀山老弟,这是新任巡抚和布政使的资料。”

走到门前,张禧偕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递给了赵源。

严格来说,像张禧偕这种行为多少有些犯忌讳,但是这样的举动,也无疑是在向赵源示好。

赵源接过纸张,并没有直接打开,而是连忙感谢了一番,暗示将来二人可同舟共济。

他张大哥的事情,那就是赵源的事情,反正是不要钱的承诺,自然是随口就来。

张禧偕也没打算让赵源立刻给出什么回报,他也只是多做了一手准备而已。

回到府上后,赵源将纸张打开,里面正是新任巡抚徐广缙和新任广东布政使叶名琛的详细履历放在这个年代,这玩意还真不好弄,毕竟这些官员的履历资料都由朝廷保管,寻常人压根就无迹可寻,只能从口头上得到一些不完整的信息。

赵源仔仔细细研读了一番,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徐广缙可怕,叶名琛聪慧,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