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章 洒下香饵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对于郭实腊这个中国通,赵源多少带着几分防备。

“郭先生,您应该知道眼下的广东可是一片热土,作为一个庸俗的人,我对财富更加感兴趣,而非上帝。如果您愿意跟我谈交易,那么在下求之不得。”

赵源言语中颇为客气,也带着几分疏离。

郭实腊的确是一个足够油滑的人物,他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反而顺势说到了贸易这个问题上。

“赵,你们的生意规模虽然不算大,可是考虑到你们家在广州关系盘根错节,想做一些事情应该并不难,你不妨看看吴健彰吴先生,他的生意可是越做越发达了。”

赵源顿时一愣,对于此时的广东商界而言,吴健彰可谓是一个真正传奇。

吴健彰是广州府香山县人士,早年间出身贫寒,以贩鸡为生,再加上小名阿爽,因此江湖人送外号“卖鸡爽”。

如今,这个不太好听的外号已经没人叫了,连洋人都改口称呼他为“爽官”。

其中的变化,自然不是因为吴健彰多么勤奋努力,而是因为他搭上了洋人的快车,颇受洋商的器重,在长期与外商交易中获得了大批财富,并让自己的同顺行成功跻身于十三行行商之列。

赵源曾经在后世看过吴健彰此人的一些记录,好像最后此人一跃成为早期上海滩的著名买办,并且还走了红顶商人的路子,不过比起后来的盛宣怀和胡雪岩而言,他的结果要好得多。

郭实腊之所以提起吴健彰,无非就是因为这是他们竖起来的标杆。

来吧,跟着洋人干,你就是下一个吴健彰。

赵源笑道:“听说吴先生马上就要去上海发展了”

郭实腊有些惊讶,道:“没想到你们赵家的消息够灵通的,吴先生今年去上海的事情还没几个人知道呵呵,等他走后,你们赵家也不是不能顶替上来。”

赵源轻声道:“十三行已经逐渐没落,也算得上是一个好机会,可是我也明白,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

郭实腊摇了摇头,笑道:“无妨,可以再看看,再看看。”

说完,他碰了一下酒杯,便转身去了其他的外商聚集处。

一旁的约翰脸上有些遗憾,他虽然能请来郭实腊,可不代表他跟郭实腊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密切,这一次也是借着赵家的势希望能够跟郭实腊达成合作,这样以他的拜柯船坞也能从中捞得一些好处。

可是他没想到,赵源在这么好的机会面前居然选择了退缩,硬生生放弃了这么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不过,他也不好多劝说什么,甚至他心中也有些担忧,以赵源这个年纪,恐怕还没办法全权代表赵家,说不定这件事还有转圜的机会。

一旁的亨得勒则相对理智很多,他轻轻点了点头,道:“源,今天丽如银行的大班也在这里,我带你去见一面。”

赵源点了点头,跟着亨得勒快步走到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面前。

“源,这位就是丽如银行广东分行大班亨特先生。”

赵源上前热情地握手,道:“亨特先生,您好。”

亨特也已经从亨得勒嘴里得知赵源的身份,他的态度也显得极为热情,“赵,能见到你真的太开心了。”

赵源看了一眼附近的人群,做出一个微不可察的手势,道:“也许,我们需要一个私人空间来聊聊。”

三人在约翰柯拜的引领下,一路走出了餐厅,顺着楼梯来到顶楼,只见上面放着几把椅子,还有一面小方桌。

赵源沉吟了一番,道:“当广州还只有三个外国医生,而律师们的脚步还没有踏足这里时,丽如银行成为广州的第一家银行,无论如何,你们的到来给这里的商业带来了新的可能。”

亨特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年轻的赵源,笑道:“正如你所言,我们的确是第一家。可是从0到1,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句话并非托词。

首先要明白一点,丽如银行的到来是有原因有目的的。

英国在清英战争取得胜利后,国内的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要求更多的回报,他们希望能够在英国海外殖民地也设立银行,来配合工业资产阶级的扩张。

在这个贸易过程中,英国对华贸易几乎被东印度公司所掌握,通常是从英国运输工业品到印度,再从印度运送鸦片到中国,再从中国输出茶、丝到英国的三角贸易。

因此,为贸易提供资金周转和办理汇兑业务的金融服务也掌控在东印度公司手中,采用中国汇到印度,再从印度汇到英国,最后英国汇给中国,

但问题是,中国还没有一个能给承担管理外汇的真正机构,只能利用国内的钱庄来负责广州到内地的汇兑,而对外汇兑则只能由这些外资银行承担。

其次,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原本附属在商业机构上的中印英三角循环汇兑办法已经出现了不平衡,也就是说东印度公司的汇兑业务已经不能支撑对话贸易的需求,出现了贸易买卖短缺,货币兑换和现金收支等一系列困难,于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也就有了丽如银行这种情况。

赵源通过后世的了解,很快便轻松说出了里面的具体实情,最后道:“对于你们丽如银行来说,想要快速在华打开业务,就不可能单打独斗,你们需要找到足够的合作者才行。”

亨特点了点头,对于赵源却是越发重视起来,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对丽如银行的北京这么了解,不过跟聪明人谈事情永远都是最简单的,他直言道:“赵,那你觉得丽如下一步会怎么做呢”

赵源明白这是一桩考验,沉声道:“丽如银行目前在华的主要业务是汇兑,但你们的资金盘不够。”

亨特微微一怔,道:“没错,但是丽如才刚刚进入华夏,还需要一点时间。我相信只要持续经营下去,就不会是问题”

赵源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道:“那咱们就进入正题,我有办法可以让丽如在短时间内扩大资本,加快你们的业务流转。”

说完,他如同魔鬼一般循循善诱道:“亨特先生,你想听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