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83章 查封汇丰行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罗伯特皮尔检查了一番文件,发觉并没有什么问题后,便将它呈递给了阿尔伯特亲王。

阿尔伯特亲王翻开了文件,慢慢看了起来。

过了良久后,他终于看完了一整本文件,沉声道:“璞鼎查,你认为一家小小的商行能够对清国构成足够的威胁吗”

“如果没有大英帝国的帮助,他们自然不能。但是只要我们在远东提供一些小小且必要的协助,这一支力量是有可能壮大起来的。按照大卫渣甸所描述那般,这个叫做赵源的清国人,在思想上与其他的清国人截然不同,对清廷始终抱有巨大的敌意更关键的是,他在想办法拉拢其他利益受损的商行。”

璞鼎查爵士继续道:“根据目前跟这个赵源来往的迹象看,此人对大英帝国并没有太多的敌意,反而一直积极与英国人合作,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变成清廷内部的亲英派势力。”

阿尔伯特将文件递给了女王陛下,然后才轻声道:“如果能够扶持起来,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我最担心的是,他们不具备扶持的价值。”

“不,亲王殿下,根据我的了解,清廷在中国的统治力并没有那么坚不可摧实际上这些统治中国长达两百年的鞑靼人并没有将自己当成真正的中国人,他们与中国的主流族群汉人之间存在漫长而激烈的矛盾,几乎每年都有许多汉人组织反对鞑靼人统治的暴力行动”

璞鼎查爵士沉声道:“在中国的南方存在大量反对清廷的地下反抗组织,他们被称为天地会,而广州更是成为了这些反抗分子活动的大本营,如果我们支持赵源攻占广州,不仅可以就此彻底打开中国的通商大门,也可以通过支持赵源的方式,进一步胁迫清廷同意我们的要求。”

维多利亚女王皱了皱眉头,道:“可如果这个赵源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呢”

“不,按照大卫渣甸所言,这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为了达成推翻鞑靼人统治的目的,他会不择手段包括与我们合作。”

璞鼎查爵士耐心解释道。

阿尔伯特亲王沉吟了一番,他望向罗伯特皮尔道:“首相阁下,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而控制清国的所处环境,如果支持赵源可行,在促成合作以及给与足够援助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方案。”

罗伯特皮尔点了点头,道:“如果借此机会,可以解决远东的鸦片贸易问题,那么对于大英帝国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将逆差扭转成顺差的机会,也可以进一步将势力扩充到整个远东地区,我推荐前海峡殖民地总督文咸担任香港总督,着力推进扶持方案顺利进行。”

阿尔伯特亲王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文咸,的确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且手腕老道的前总督。

从1咸便署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后来进一步被委任为海峡殖民地总督,当时的他仅仅只有三十三岁,且在担任海峡殖民地总督期间,他还主管了马六甲及星加坡地区,到了37年还兼任威尔士太子岛总督,在殖民地管理经验上异常丰富。

之所以选择此人,也是因为之前的两任香港总督都不太成功,留下了大量的麻烦,因此这一次罗伯特皮尔吸取了教训,直接将这个得力干将搬了出来。

阿尔伯特亲王沉声道:“还有一点必须要注意,我们要适当对赵源进行控制,绝不能让此人的行动背离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

“是的,亲王殿下。”

罗伯特皮尔站起身来,表示了认可。

总督衙门中,明朗的月光下树影婆娑,偶尔有几声虫鸣响起,却是增添了几分惬意。

只是此时总督衙门花厅中,主客二人之间却并没有几分轻松愉悦之感,其中主人自然便是两广总督耆英,而客人则是钦差大臣曾国藩。

对于耆英而言,曾国藩这一次南下暗访,多少有些不尊重他的意思先不说直接去了黄恩彤这回事,可是曾国藩在告别了黄恩彤后,却依然没有直接来总督衙门,反倒是又去了其他几个地方,针对耆英暗查之意昭然若揭。

耆英心中不痛快,他也懒得去搭理这个翰林之才,同样采取了冷落的态度。

直到今日,曾国藩这才登门拜访,耆英则是将他晾到了傍晚,这才开门迎客。

曾国藩并没有直接提起暗访一事,也没有提到吴健彰一案,反而跟耆英拉起了关系,说起来二人也的确有那么一点关系穆彰阿穆彰阿党羽众多,人称“穆党”,而耆英同样也能算得上“穆党”中人。

耆英望着年轻的曾国藩,脸上皮笑肉不笑,道:“老夫久居官场,倒还从来没有见过像涤生兄这般荣宠的臣子,着实羡煞旁人。”

曾国藩不卑不亢道:“督宪大人谬赞,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下官身为臣子,也当谨饬自守才是。”

耆英挑了挑眉头,你这也叫谨饬自守

他冷笑一声,道:“好一句谨饬自守,涤生,你若真是如此,今日又何必登门拜访要知道,你可是肩负皇命而来。”

曾国藩并不动怒,对耆英的讥讽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沉声道:“督宪大人,下官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今日前来同样也只是为了解惑而已。”

“哼,可是我为何要告知于你”

耆英端起桌上的酒一饮而尽,显露出几分平日里不曾有的张狂。

曾国藩叹了一口气,主动拿起酒壶给耆英倒满了酒,道:“督宪大人又是何苦呢朝廷要将你放在这个火炉上烤,可跟下官的奏折没有半分关系”

耆英陷入了沉默,他将酒杯放在了桌上,轻轻叹了一口气。

似乎每一个人,都看出了他的想法,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

“哼,老夫这一次算是成全了黄恩彤,他就没有什么表示”

曾国藩正色道:“黄大人并非是那等避祸之人,他也不想在这个风口浪尖时离开广州”

朝廷已经下发了明旨,黄恩彤被参劾降级使用,他索性便上了奏折,以亲老遵例归养为由,回到了老家宁阳。而新任广东巡抚则是徐广缙。

除此以外,傅绳勋调任江宁布政使,前甘肃布政使叶名琛调任广东布政使。

“哼,得了便宜卖乖”

耆英已经懒得为后续人选头痛,他已经打定主意明年回京活动一番,到时候将这个烫手山芋就丢给徐广缙和叶名琛。

曾国藩深深望了耆英一眼,也看到了对方花白的发根,多少也有几分不忍心,他叹口气道:“大人,汇丰行那边还是尽快脱手了吧,跟英夷纠缠太深不是什么好事”

耆英没有开口说话,可是眼神中明显有些意动实际上他已经发现,赵源折腾的这个汇丰银行已经越来越让人忌惮,英夷也好,行商也罢,在朝廷眼里其实都是威胁,跟这样的人靠的太近的确不是回事。

曾国藩也知道对方不会轻易表态,他也没有再多言,而是站起身来告辞。

“还请督宪大人留步。”

曾国藩踏着月色而去,可是心情却并没有那么写意,此次南下以来的见闻,已经让他深深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越发膨胀的外商对大清朝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威胁,可是想要处理又非常棘手。

尤其是在鸦片一途上,道光三年以前,国内银两流出外洋每年不过数百万两,可是从道光三年之后到道光十一年,已增至一千七八百万,至于到了如今,每年漏银已超两千万之数,甚至还为此跟英夷打了一仗。

可见情形已经不容乐观到了何种地步。

穆彰阿让他南下,明面上是在查两广总督耆英,可实际上要查的是这个问题。

汇丰行与其他的行商之间到底形成了什么关系汇丰行与外商之间又有多深的关系

这一切已经在威胁着大清朝在广州的统治。

回到住所已经是夜深人静,曾国藩心中却是一片火热,他直接让人点起了蜡烛,从随身携带的书箱里取出空白的折子,紧接着便开始起草折子。

“臣窃惟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自古莫富于隋文之季,而忽致乱亡,民心去也莫贫于汉昭之初,而渐致安,能抚民也。”

“至于财用之不足,内外臣工,人人忧虑。自庚子以至甲辰,五年之间,一耗于夷务,再耗于库案,三耗于河决,固以不胜其浩繁矣。”

在奏折中,曾国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尽数写下,他尤为担心广东行商与外商实行勾结,以祸乱广东,希望能够继续暗查此事,避免引起英夷纠纷,待查明实据后,则可将汇丰行暂行查封,细细查明其中关节。

待草草写完之后,曾国藩便再次看了一遍,确定无误后,便将折子封存,装入密匣之中,先行安排信差送走。

直到此时,月明星稀,曾国藩却毫无睡意,心中尽是担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