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2章 绿营要振作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肇庆。

肇庆城外校场,黑压压一大片绿营兵正在列队操练,他们大多来自于广东各府的绿营,人员层次不齐,虽然谈不上都是老弱病残,但大部分人都是神情萎靡,不少人的脸上甚至带着烟象。

所谓的烟象,其实就是指常年吸食鸦片,鸦片膏本身带有一定的油性,且产生的烟雾容易将脸熏黄,一般洗脸不容易洗干净,天长日久之后,脸上就会留下一种常见的痕迹。

在过去的绿营当中,双枪兵并不少见,一手拿火枪,一手拿烟枪,打仗之前都要美美地抽上几口才行。

文庆和曾国藩二人站在校场前,望着这些萎靡不振的绿营兵丁,脸色多少有些沉重。

一旁的广州将军穆特恩、广东巡抚徐广缙、广东陆路提督祥麟站在一旁,脸色也都不好看自从皇帝的圣旨下来以后,众人便知道这件事还没完,皇帝虽然严惩了两广总督耆英,但不代表剩下几个人没有过错。

尤其是广州将军穆特恩,他在京城里的关系还没耆英那么硬,这一次皇帝惩处耆英,可是下次或许就轮到他了。

“孔修兄,最近绿营已经五日一练了,也算是振作了些。等裁汰了其中老弱后,再补齐青壮,平灭乱党当不是问题。”

文庆轻微地摇了摇头,他这一次南下其实绝不仅仅只是平定乱匪,同时也肩负着整顿广州军备的重任,如今亲眼所见绿营的情况,自然没有穆特恩那么大的信心。

他也没有说话,径自走上前去,伸手拿起一杆绿营兵的鸟铳,仔细看了一眼,顿时便摇了摇头,紧接着又看了几人的鸟铳,几乎都是破破烂烂的样子。

“听说叛贼的火器比起英夷来,都不遑多让”

“没错,叛贼赵源与英夷来往密切,想必得了英夷的帮助,他们装备地全是快铳,打起来又准又毒,咱们的人根本不是对手更关键的是,他们的炮很厉害,比咱们的大将军打得远,打得准,威力还更大。”

徐广缙上前解释了一番,他叹口气道:“若非如此,绿营就算再怎么无能,咱们也不至于被区区几千人给赶出了广州城。”

听到这番话,众人纷纷沉默了下去,西洋利器的威力他们已经见识过一次了。

“咱们也得有西洋的火器”

说话的正是曾国藩,他对着几位大人拱手道:“西洋并非只有英国一国,咱们也可以找荷兰人去买西式枪炮,还可以去请来西人工匠,咱们自己制造枪炮,这样就不怕这帮逆贼了。”

穆特恩皱起了眉头,沉声道:“若是以洋枪洋炮武装绿营,只怕多有不妥。”

不说其他的,光是皇帝那一关就过不去。

文庆一下子也反应了过来,他再怎么信任汉人,也不会赞同给绿营换上洋枪洋炮,再说他也知道绿营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武器,就算给他们换上洋枪洋炮,恐怕也难打得过乱贼,到时候一旦绿营里有人起了二心,那就是滔天的大祸了。

“不如以洋枪洋炮武装支八旗新军。”

众人听到这番话,顿时纷纷点头,倘若请来西人教官,再以洋枪洋炮来武装八旗,倒也不算错。

穆特恩想了想,微微皱着眉头道:“咱们从广州撤离的时候,倒也将全城的旗人都带了出来,丁壮大概有五千多人,还有有一千六百人是驻防八旗,若是再扩充,顶多也就到四千人。”

这个比例已经是非常吓人,可以说除了一些老弱病残,基本上全部薅进来了。

文庆嘬了嘬牙花子,有些为难道:“要是都换上洋枪洋炮,怕是得要不少银子。”

穆特恩瞥了文庆一眼。

何止洋枪洋炮的银子钱汉,四千八旗兵丁每年光是俸银、禄米这些都要好几十万两白银,再加上采购洋枪洋炮,花的银子可就海了去了。

当然,穆特恩也知道,在这件事上他们二人没有决定的权力,回头还得给道光老爷子上奏折,得皇上批注了才能扩充八旗驻防兵。

眼看着场面重新陷入了沉寂,曾国藩心中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件事怕是还没开始做就已经黄了。

就算到时候买来洋枪洋炮武装八旗,那这些八旗新军能先动吗能撑着那么大的伤亡跟复汉军死磕吗

想必是不能的。

穆特恩看了一眼众人,沉声道:“待大军主力集结完后,可三路出击,一举击溃敌寇,至于洋枪洋炮一事,还是待战后再议吧。”

“如此也好。”

文庆没有反对。

事有轻重缓急,以目前形式来看,以八万绿营分三路合击乱贼,即便敌军精锐,可是己方人数优势摆在这里,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们。

唯独曾国藩对眼下情况有些失望,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左右这场仗还有得打,那就慢慢来吧。

在复汉军第二旅拿下了增城以后,赵源并没有急于命令他们朝着惠州方向发起进攻,而是沿着东莞、新安一线向南进行扫荡,其目的自然是将沿线各县彻底串联起来,从而确保广州与虎门之间的联系不被切断。

待到一切行动结束后,赵源便亲自赶往了虎门镇,一方面给老爷子请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虎门镇官兵重新进行整编,融入到现有的复汉军体系中去。

说起来,自从起义后,复汉军与虎门镇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纯粹是靠着赵诚和赵源父子之间的个人关系维系,但是从实质上来说,两支军队之间的差距堪称天差地别,一支是经过赵源精心调教后的近代军队,一支还是停留在原来清军水准的封建军队。

从兵员素质、思想建设再到军械装备,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赵源仅仅只带了侍从室和一众参谋们,在一个骑兵连的护送下抵达虎门镇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当赵源再次看到赵诚的时候,却发现老爹精神奕奕,脸上似乎并没有多少对未来的担忧,多少有些出乎了意料。

“孩儿见过父亲。”

赵源跪倒在地,身后一众人也纷纷下马跪倒。

赵诚上前扶起赵源,脸上涌现出一丝关切,道:“源儿,你在广州辛苦了。”

尽管赵诚一直待在虎门,但是赵源都会定期将广州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自己的决策告知赵诚,使得赵诚也对广州的情况颇为了解。

“孩儿不辛苦,却是孩儿不孝,一直将爹留在这里。”

“你我父子一体,何必说这些”

赵诚拉着赵源的胳膊,快步走进了虎门镇总兵衙门,而他们的身后则跟上了一片将领,既有从广州过来的人,也有虎门镇原本的将领,众人脸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酒宴上,众将领纷纷互相认识,也让赵源对目前虎门镇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初赵诚起义之时,虽然全面控制了虎门镇,但是后面同水师进行了一番交锋,也死伤了一些人,目前虎门镇下辖镇标三营,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三千人,其次便是原先的半个广州水师,大概有七八百名水勇。

虎门镇副将林荣、镇标中军参将赵常、左营参将赵西勇、右营参将余武章、水师副将韩守武、水师参将白正山纷纷上前来敬酒,也让赵源对这几个人与资料中的形象正式挂上了钩。

其中,林荣和余武章都是赵诚昔日的心腹,地位还要高过方孟昭,其次水师副将韩守武过去是赵诚的结拜兄弟,也是这一次起义中最关键的因素,水师参将白正山则是韩守武的心腹,而镇标中军参将赵常、左营参将赵西勇则是赵家的旁支兄弟,能力十分出色,也颇得赵诚的重视。

酒宴过后,仆役撤去了多余的桌椅,端来了茶水。

赵源将目前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番,轻声感叹道:“此次清军出动三路大军围剿,对我们而言的确是一次非常严峻的挑战,但是对于这一场战事,我却充满了信心,只因为我们已经在战场上证明过,也取得过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赵诚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接过话茬道:“正因为如此,所以咱们也要积极进行整编,成为复汉军的一员,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所有的将官也要上一次短期的军官培训班,到时候脱胎换骨下来,咱们的实力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当然,诸位也请放心,你们只是暂时离开军队,但是只要你们通过黄埔的军校教育,将来只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赵源简单解释了一番,道:“接下来,我亲自宣读整编事项。”

“全体起立”

一众将领站起来,面对着赵源。

赵源环视了众人一周,沉声道:“原虎门镇镇标三营将集中改编为复汉军第二师第三旅,待新兵抵达虎门后进行集中短暂训练,为期两个月,原虎门镇镇标营一级及以上所有军官集中参与黄埔军校军官训练班,为期半年。”

“原虎门镇副将林荣现任命为第二师副师长兼任第三旅旅长,原镇标中军参将赵常现任命为第三旅参谋长,原左营参将赵西勇现任命为第三旅第一团团长,原右营参将余武章现任命为第三旅第二团团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