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4章 民族自强论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在寻常人看来,洪仁玕在一个刚刚认识的人面前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简直就是不想活了。

但实际上,反对清廷统治的反抗从清廷入关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像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号召的秘密会党更是遍布整个南方,尤其是像两广福建三省,反清组织早已经彻底渗透了整个社会的中下层,其中的成员加起来甚至不下千万,哪怕是各地的士绅阶层,也跟反清组织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根据赵源的了解,光是最近这十几年广东就爆发过数百次反清起义,像规模较大的起义就有43年的高明远、周配琚香山起义,甘秀领导的香山澳门起义,还有去年刚刚爆发的小榄起义,他们甚至已经发展到数百人规模,拥有大量的火器,更是四处攻伐,尽管这些起义被清军扑灭,可是矛盾却并没有解开,反而在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在原本的历史上,太平天国起义开始后,广东也很快掀起了一场洪兵起义,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广东,推翻清廷统治已经成为了许多人逐渐形成的共识。

尽管洪仁玕没有反清复明的想法,但是他从内心里认定要推翻暴清的统治,将江山重新归于汉人之手。

赵源心中痛快,高声道:“若是如此,我等可互相称呼为同志。”

“同志,正所谓志同道合之士好,我们从此就是同志了。”

洪仁玕脸上浮现出笑容,道:“赵兄,今日之谈,正是酣畅淋漓,令人不胜欢喜在下还需讨教,倘若他日我家兄长举事,你可愿意襄助”

话说到这个份上,洪仁玕也算是直接挑明了。

赵源却轻轻摇了摇头,顿时让洪仁玕一急,拉住赵源的袖子,道:“莫非刚刚赵兄所说的这些话,只是哄我不成”

“当然不是,洪兄,反清亦是我心中志向。但是,我与你家兄长走得却不是一条路。”

赵源轻轻叹了一口气,神情复杂道:“你家兄长明面上以拜上帝教为幌子,以此笼络蛊惑人心,固然能收一时之效,只怕将来隐患无穷”

自古以来,以宗教为核心的造反一直都不在少数,从黄巾起义,再到白莲教起义,这些明面上看似是宗教起义,可本质上依然是农民起义和流民起义这种模式或许可以推翻旧的体系,但是却无法在废墟上构建出新的内容,也导致这些起义大部分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洪仁玕不由得一愣,但是他却没有急于反驳,而是仔细揣摩着赵源的想法。

“赵兄,你所说的的确有一定道理,可如果不采取这种办法,只怕更难凝聚人心不知赵兄以为呢”

实际上,赵源自然是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因为对于任何一个造反团体而言,必须要有自己的最高理想,只有围绕着这个最高理想去行动,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如果说得更加直白一些,最高理想本身服务于阶层,就好比太平天国起义,后来也的确颁布了自己的最高理想,即天朝田亩制度,确定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也就是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本质是农民起义,那么其对立面也就不仅仅只是满清统治者,还有广大的地主士绅阶层,因此后来太平军所到之处,便大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并且将土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的场景。

这样一来,痛快倒的确是痛快,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过许多问题,比如它所面对的敌人太过于强大,各地大肆兴起士绅团练本身就是对太平军的强烈反扑,而不仅仅只是满清能调动的力量,失败也就再所难免。

其次,太平天国的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出于维系统治的需求,规定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除了自给的部分外,剩余的一律上交圣库,这么一来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巨大的打击,陷入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陷阱当中。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并非偶然,跟内斗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原因,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太平天国的所有理念都过于超前,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社会。

当然,赵源也明白无法改变这一点,他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你说的不无道理,只是根基上的东西,只怕没有那么好改罢了,无论我们走在什么道路上,可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洪仁玕默默点了点头,将这番话默默记在了心里。

当日,二人大醉一场。

踏上归程的道路时,赵源始终都在思考着跟洪仁玕讨论的话题,实际上这个难题他同样也需要面对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本身只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它能鼓舞人心,却不能指导实际问题。

说白了,洪秀全尚可通过宗教的方式去笼络一批人,再以无地农民的利益来驱使他们上战场,好歹也打出来了一场局面,尽管最终的结果是失败,可与之相比,赵源除了赵家以外,却很难找到拥护他起兵造反的群体。

从大的层面而言,赵源能想到的只有资产阶级革命,它本身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同时也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冲击者,且在西方已经取得了成效,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问题是,华夏在漫长的重农抑商思潮影响下,压根就没有产生过资本主义,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资产阶级,更不具备资产阶级革命的可能了。

当然,赵源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一方面鸦片战争从客观上给华夏打开了窗口,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西方文明乃至于资本主义,这将会给他带来一定的根基,另一方面满清统治者在接下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与西方世界的冲突中,将会出现极大的损失,不得已饮下地方团练这杯毒酒,或许这也是赵源的一大机会。

因为在赵源看来,他跟地方士绅阶层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矛盾,一切都可以谈,反之他与满清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则是你死我活,压根没有谈判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满汉冲突”和“旗民矛盾”也将会成为两条裂缝,只要将它们不断扩大,到时候就可以轻松断掉满清的根基了。

想要利用这些矛盾,就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根基。

恰好的是,根据赵源的了解,这个年代已经出现了民族国家论。

所谓的民族国家,其实是指欧洲在近代所诞生的一个理论,即共享单一价值、历史、文化或语言的国家为民族国家,而欧洲民族国家的成型,通常要起源于年欧洲各国达成威斯特伐里亚公约,通过民族国家来缔造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组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

实际上,从西方的这个理论来看,华夏从大一统以来就已经初步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文化、语言以及价值观的高度趋同,使得华夏天然具备这种理论的环境,也诞生了入华夏则华夏之,入夷狄则夷狄之的朴素价值理论。

正是因为民族主义的兴起,也使得华夏在屡屡遭到外界重大打击时,却始终没有断绝文化传承,大一统的理念更是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化现象也成为后来推翻清廷的重要支撑。

赵源陷入了沉思当中,他需要将这些理论整理出来,再加上后世对于民族国家的理论,从而彻底完善,他连忙从船上翻出笔墨,铺开了纸张,在上面写下了五个大字。

“民族自强论。”

在赵源看来,从民族国家入手,将会为反清事业打下理论根基,因为民族自强论就是以民族认同为基础,将民族利益置于首位,从而团结全民族人民,共同为民族自强而奋斗。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清廷无法代表华夏民族的利益,理应被打倒。

赵源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写下了一行行字,他并不是单纯的抛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从1644年神州陆沉开始分析民族最大耻辱的原因,最终得出了答案,神州陆沉的最大原因就是以朱家为代表的明朝廷已经不能代表民族,不能将民族的利益置于首位,从而导致明廷被百姓们抛弃的结果。

他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这一本著作当中,并且进一步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毫无疑问赵源的这一套方法论放在这个时代是极为先进的,他抛弃过多的情感因素,以最为冷静的笔锋去深入分析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进而得出自己的理论,唯有成为民族的先进利益代表,才能实现民族崛起和国家强大。

即便回到了广州以后,赵源也没有停下撰写,他足足熬了十来天才完成了这一本大约五万字的著作,并且还针对里面的内容进行了反复优化。

但是无论如何优化,他都明白一点,这本书绝不能广州发行,否则一定会被视为叛乱,因为这本书几乎指明了清廷所面临的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满汉关系论已经走到了绝境,没有办法再改变了。

正如清廷的命运一般,除了灭亡以外,绝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