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44章 多方算计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对于苗沛霖心中的好奇,赵源始终没有从正面予以回应,他谈完了这些事情以后,便找了个理由将苗沛霖给打发了。

接下来苗沛霖只需要联络一些乡党,拉起一支队伍,就可以来找复汉军领取一批武器和物资,紧接着就可以打出苗家军的旗号了。

就在苗沛霖带着七分欢天喜地三分疑惑不解的心思离开后,赵源看了一眼左宗棠和罗泽南,便笑道:“二位军师,你们觉得苗沛霖此人如何”

左宗棠率先跟苗沛霖有过沟通,便主动开口道:“此人野心勃勃,想必难以久居人下,殿下重用此人,或许另有深意。”

罗泽南思考了一番,沉声道:“殿下此番举动,或许是存着斗蛊的心思。”

“斗蛊罗先生不如仔细说说”

赵源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很显然二位军师都是聪明人,已经窥破了他设计的一些环节。

罗泽南抚须微笑道:“臣世居三湘,对湘地苗家倒有几分了解,那里的苗人善于养蛊,其中就有一种养蛊之术,极为霸道,被称之为斗蛊。所谓斗蛊之术,便是将数种毒蛊置于一盘之中,它们为了活下去就会彼此争斗撕咬,其中最后活下来的被称之为蛊王,也就有了大用处。”

“殿下用苗沛霖入局淮北,再加上前番得到的消息,林则徐疑似也入了淮北一局,再加上太平军北伐,不可能对淮北置之不理,也就意味着淮北至少将存在着三股势力,他们之间争斗的难解难分,也就避免了一方独霸淮北。”

“罗先生果真慧眼。”

赵源抚掌赞叹,他笑道:“我用苗沛霖,正是应了斗蛊一说。”

“殿下,可是这养蛊却很危险,若是稍不留神,怕是会被蛊虫反咬一口这苗沛霖虽然是一个读书人,可是眉宇间戾气横生,乃背主之相,殿下若是重用他,会不会有些过于危险此等人物,若是要用,只能给与全权,否则还不如直接杀了他。”

左宗棠沉吟了一番,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赵源摆了摆手,道:“所以我让他去淮北,便是让他身负全权,并不会派人进行辖制当然,我不限制他,但是却需要对淮北势力进行一番限制,包括苗家军。”

“让他打出御捻的旗号,也是避免他一开始就跟太平军搅到一起,就算他将来有了想法,再想跟太平军修复关系,也没有那么简单。”

赵源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道:“更何况,以我对此人的了解,只怕他一去淮北后,就会打着御捻的旗号,拉拢当地士绅实力派,经营淮北一线,绝不会贸然主动出击”

说白了。赵源已经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得学会用人,其中忠臣良将要用,奸臣叛将也要用,基本盘要管,未来的势力盘也得学会掺沙子

罗泽南微微一笑,“恐怕殿下是希望天下像苗沛霖这种人越多越好,等到地方上野心之辈群起之后,殿下再涤荡江山,也就有了一个盛世的根基当然,像这样的枭雄,最好的结果还是让他们死在战场上。”

赵源点了点头,意有所指道:“当然,咱们也不能过于偏袒,将来若是林则徐去了淮北,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得让人跟他好好谈一谈了。”

京城,军机处。

僧格林沁急匆匆地快步走进了门内,朝着里面一名三十出头的中年男子拱手行礼,而此人能让僧格林沁主动行礼,来头自然不小,他顶戴花翎,身着朝服,最引人瞩目的则是胸前的补子上缝着五爪龙四团,乃大清朝亲王的象征。

此人正是当今道光皇帝的弟弟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被道光皇帝任命为奉命大将军,颁锐捷刀,统领健锐、火器、前锋、护军、巡捕诸营,及察哈尔兵,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东三盟蒙古兵,与僧格林沁督办防剿叛军。

“王爷,大事不妙了,襄阳丢了”

僧格林沁脸上带着几分气急败坏,他跺了跺脚,道:“这一下教匪眼看着就要北上了”

“襄阳丢了这这怎么可能”

绵愉不擅长兵事,他知道朝廷在前线屡战屡败,但是却未曾想到会败到这个地步襄阳是什么地方那是连接整个南北的关键战略要地,襄阳一丢,也就意味着北方已经岌岌可危了

僧格林沁低低叹了一口气,道:“王爷,朝廷在湖广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襄阳好歹也有三万绿营,还有陕甘方向的绿营,却没想到教匪竟然接连血战十二天,硬生生将襄阳给啃了下来”

他轻轻摇了摇头,道:“可偏巧这个时候,赛尚阿与林则徐又联名上了折子,想让林则徐前往淮北练兵,让曾国藩带兵守在安庆,可问题是曾国藩真能行吗”

对于这一点,僧格林沁却没有多少信心,他早已经听说过曾国藩的名头,此人或许有些才能,但是与林则徐比起来,谁更胜一筹自然不言而喻。

绵愉皱起了眉头,“乌兰泰死在了荆州,襄阳又被教匪夺下,乱军岂不是就要直接冲到中原来”

僧格林沁眉头紧紧皱起,深深叹了一口气,道:“百万大军进攻中原,怕是只能采取林则徐之策才能抵挡,只是放手任用汉人团练,也是饮鸩解渴,不能改变根本。”

与清廷很多人不同,僧格林沁在这件事上看得非常清楚,用林则徐的策略固然可以挽救一时,但是同样需要付出代价,即朝廷需要接受汉人团练的崛起,甚至需要让一部分汉人大臣进入权力核心。

他想起了道光皇帝传召的潘世恩,这个老狐狸虽然应了诏,但是一路上却走得极慢,怕是还存着几分观望的心思。

天下的汉臣几乎都是潘世恩的缩影,他们都在等着看着,如果未来复汉军真有机会问鼎天下,这些人的态度可就真不好说了。

“看来林则徐说得有道理,咱们只能步步为营来阻击太平军的进攻,说不得咱们还得做最坏的打算。”

僧格林沁长长叹了一口气,脸上却浮现出几分犹豫之色。

一旁的绵愉顿时大惊失色,道:“僧格林沁,你说的最坏打算,到底是什么”

“若是真的一路挡不住太平军,咱们就得考虑退出关外,赶往盛京了。”

僧格林沁咬了咬牙,最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绵愉顿时一惊,摇了摇头道:“僧格林沁,你未免有些过于杞人忧天,朝廷就算在南边打了败仗,守住京城总没有什么问题,这番话在这里说说也就罢了,可干万不能在皇上那里讲,否则你便是自取灾祸了。”

僧格林沁听到绵愉这番话,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苦笑来。

“若真是杞人忧天倒也罢了,可若是真有这么一天呢若是到时候再走怕是就来不及,可咱们若是能提前做好准备,或许太平军也打不到京城,但是能做一些准备,总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好。”

“僧王所言有理。”

穆彰阿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似乎已经听到了僧格林沁所说的一番话,抱拳道:“僧王,我绝非故意,只是碰巧罢了。”

僧格林沁有些古怪的看了一眼穆彰阿,他可不相信对方所谓的碰巧,怕是早早就听进了耳朵里,不过他也不担心穆彰阿去进行告密,只因为这样的议论再常见不过,并没有涉及到多少犯忌讳的事情。

穆彰阿看了一眼僧格林沁,叹息道:“避居关外这件事,朝廷其实也不是毫无准备。”

实际上,从清廷入关以来的二百年里,他们就一直在做着将来跑路回关外的打算,原因也很简单,满洲再怎么厉害也只是区区一二百万人,可用之兵撑死了三十多万人,一旦打光了这些人口,基本上也可以宣布大清的灭亡。

因此,爱新觉罗也并没有昏了头地认为能够一直坐稳皇位,他们派人封锁关外,不许任何关内百姓迁入满洲,就是为了这个所谓的万一,若是将来时局有变,说不定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但是问题也很快就来了,当年的八旗至少还做好逃亡关外的准备,许多人还能骑骑马射射箭,甭管玩得怎么样,但是好歹也能算得上所谓的八旗健儿,可现如今过去了二百多年,八旗子弟早就养成了骑不得马挽不得弓的废物,让他们重新回到盛京过苦寒日子

想一想都不可能。

穆彰阿也深深叹了一口气,道:“关外的情况错综复杂,想做事可没那么简单,有些事情得做到前面去咱们还是先去拜见皇上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