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3章 三大政策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随着赵源宣布自立为汉王,原广州将军府也被迅速进行了一番改造,变成了目前的汉王宫,原两广总督衙门则改为了参政院,原巡抚衙门改为了监察院,至于枢密院则布置在汉王宫不远处的一处院落,将那面的房子全部打通,从而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对庞大的行政区,成为了当下汉王府核心机密地带。

由于新政权正式确定,现如今的汉王府比起当初刚刚打下广州时还要繁忙,尤其马上要接手广东地方各府行政机构,所需要的人员大为紧缺,为了搜罗更多的人才,赵源决定在次恩科,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更多的地方基础人才。

至于各府各县的长官,一方面由原复汉军体系下的人才进行充任,另一方面就采取了极为简单的模式,那就是考察制,只要具备足够的地方执政经验,且愿意向汉王府表示效忠之人,都可以进入考察流程,在考察通过后可以担任代理地方政务。

当然,赵源目前也是在摸索和实践这些制度的可行性,他没有盲目照搬后世那一套,对于明清旧制也是选择性地进行继承,从实际来选择更加适合的制度。

在汉王府会议上,赵源针对占领广东各府后提出了三大政策,一是巩固基础,充实地方政权;二是减租减息,推行流民安置;三是保护工商,确保治安环境。

首先,巩固基础很好理解,赵源并不希望囫囵拿下一个地盘就完事,他宁愿打得慢一些,也要将控制下来的底盘消化好,尤其要从一开始就充实地方政权的力量,绝不允许还有效忠满清的势力存在,尤其是那些地方团练更要彻底禁绝。

当然,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彻底团结广东各府的士绅势力,将那些不愿意效忠的士绅彻底消灭掉,而这就需要内务调查司的全面配合,好在之前内务调查司在清理广州反对势力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完成这一目标并不困难。

至于第二大政策就相对比较复杂,赵源决定在广东大规模推行减租减息令,他并不愿意跟广东的地主士绅彻底撕破脸,但是不得不考虑一点,那就是广东百姓的生活已经到了一个极为贫困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极为危险,就像这一次赵源起兵后,广东无数百姓纷纷响应反清,便与这一点的关系极为密切。

根据赵源的了解,现如今的大清在人口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耕地面积却相对问题,人地矛盾也进一步加剧了地租剥削,即便是在相对富庶的江南地区,百姓的地租负担也极为沉重,尤其在江苏、江西、福建、广东、浙江、安徽等省盛行的永佃制度,就让当地的普通百姓苦不堪言。

所谓的永佃制度,其实就是土地所有权同土地使用耕作权的分离,通常前者称之为田骨,后者称之为田皮,该制度下地主通常只能收租完粮,而不能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前提是不能影响道地主收租。

严格来说,这一制度有它自身的先进性,但是在这个时代里,佃户想要真正永佃却并不容易,通常需要交纳所谓顶手钱给地主,才能在名义上将田皮传给子孙,且一旦佃户不能按时交纳租金,土地就可能会被转租出去,而佃户交纳的顶手钱就会被地主无理剥夺。

除了顶手钱以外,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博弈极不平衡,以致于在清代出现了一个名词,即百种千租,意思就是以一百斤种子播种的田,要收一千斤的租谷。

由于广东地少人多,佃众田稀,以致于佃田供不应求,佃户们为了活下去,只能不顾一切答应地主苛刻的条件,像广东很多地方大多是百种千租,随后就增加到百种二千租,意味着原本地租从四成五成,几乎涨到了六成甚至是七成,甚至有些个别的地方,田租占收获物的百分之八十。

在佃租的问题上,恶劣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容许佃农与地主讨价还价,因为大部分地方十之八九都是租田,普通小地主和富农已经只剩下了极少数。

以上这些还只是地租本身带来的压迫,除此以外还有外部环境导致的恶化,像鸦片战争过后,华夏国内银、钱比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银价大涨,而交纳税收又要以货币支付,导致许多地主强迫佃农交纳货币地租,减少实物地租,而实物兑换货币又会出现折价问题,等于在佃户的身上又狠狠插了一刀。

“百姓苦,农民苦,佃户尤其苦。”

赵源望着一众汉王府高层,声音中透露出些许的感慨,他沉声道:“如果我们继续延续伪清的政策,那么我们跟伪清又有什么区别呢因此我认为,眼下大规模农业改革虽然时机尚未成熟,但是急切间必须要减轻佃户的负担。”

“根据目前的情况,咱们原则上要求全粤减租至四成,承认之前的借贷关系,但是年利率不得超过三分,如债务人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

听到赵源这番话后,众人的神情却多少有些微妙,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很赞同赵源所说,但是也有一些人持着否认态度,只是没有公开透露而已。

原因很简单,汉王府政权或者说复汉军高层,基本上都是广东的地主士绅行商大族,如果实施这些政策,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伤害自己的利益。

改革难,尤其是改革自身更是难上加难。

就在这个众人沉默的关口,老丈人潘正炜再一次站出来,给赵源撑腰。

“诸位,咱今天站在这里必须得说一句公道话,竭泽而渔不是长久之计,想要让自己的家族长期发展,就得考虑到长远。不说其他,咱们现如今拥护着汉王跟伪清争天下,这争天下争的是什么不就是人心吗”

“过去伪清对广东高压统治,对我们行商肆意压榨,对老百姓更是磨牙吮血,所以我们一起反抗它,而咱们今日能取得这些成功,也是因为老百姓在支持咱们,只有这样咱们将来才能夺得伪清的天下,而诸位也才能获得更多的荣华富贵。”

“谋求一时的短利,绝非长远之道。潘某在这里公开表示,支持汉王殿下的一切决断,自即日起,我潘家将执行汉王殿下的减租减息令。”

赵源虽然事先跟老丈人潘正炜也沟通过,但是也没想到他能支持到这个地步,心中也是无比感动,他在此时没有开口,静静地看着众人。

“我们伍家表示支持。”

伍崇曜虽然已经去了欧洲考察,但是伍家也派遣了代表前来参会。

“我们卢家也支持”

与众人所想不同,卢继光这一次并没有反对,反而答应得异常痛快。

“汉王殿下,梁家坚决听从殿下的指示。”

梁亟禧直接站起来,回答时毫不犹豫。

随着广东几大家族纷纷赞同,其他的家族也都一个个纷纷站起来同意,尽管有些人看上去有些肉疼,但是并没有公开反对。

赵源不由得在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并不希望强行推进这一政策,与其跟广东士绅撕破脸,还不如暂缓执行这一政策,好在这一次大家都算是给了面子,将最难的问题给趟了过去。

见到众人同意下来,赵源当即宣布,汉王府将会规划一千万亩土地为官田,将按照永佃制四成租金面向广东所有流民,但是人均租佃不得超过五亩,理论上可以帮助两百万流民稳定下来,从而保障百姓的生活。

实际上,有了一千万永佃田进入市场,且严格按照四成租金,就可以对现有的市场造成冲击,那些佃租过高的田主就会被动跟着降租,否则就会面临无人来佃的问题。

解决了这一问题后,赵源针对第三大政策进行了解读,也就是保护工商,确保治安环境。

严格来说,这一政策是所有人都极为支持的,因为原来的复汉军基础就是行商势力,他们十分渴望拥有一个公平且足以信赖的工商经营环境,且前期在广东已经进行了工商改革,只需要沿用到广东各府即可,关键则是在于后面半句,那就是确保治安环境。

自从赵源造反以来,广东全省清军就朝着广东汇聚而来,造成各地都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义军,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的确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还有一些人则是趁火打劫的地方土匪和流寇,这些人并不参与到抗清当中,反而对地方百姓和沿途商队多有骚扰和侵害。

赵源也深知土匪、流寇的危害,便专门提出了这一点,即在光复广东各府各县以后,必须针对当地的义军进行整编,对于不服从或者阳奉阴违的势力则进行坚决的打击,对土匪流寇也要从重从严进行打击,届时各府预备役军队和民兵组织将会负责此项战事,必要时也可以寻求复汉军现役军队的支持。

“整编各路义军,消灭土匪流寇,也就成为了我们当下的急务,必须要让老百姓,让沿途过往商队感觉到安心,尤其是自从工商条例公布以来,咱们就要坚决取缔各路私自设立的关卡和路障,发现一批,处理一批,坚决执行,绝不能手下留情”

赵源神情中极为冷峻,对于可以团结的势力,他会努力做好团结,但是对于这些需要坚决打击的存在,他也绝不会留情。

“针对粤省所有土匪流寇,都可以现场组织战时法庭,进行甄别审判,必要时可以现场直接判决执行,用人头来震慑所有的土匪流寇”

“汉王殿下英明”

潘正炜等一众人纷纷上前称颂,他们自然明白,这一番行动最大的受益者除了老百姓以外,那就是过去的行商们,只要路面安全有了保障,行商在经营时才更加有保障。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