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5章 鸭脷洲老二期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鸭脷洲。

赵源这一次也算是邀请洪秀全一行人前来考察造反事业,毕竟对于他们而言,一切都还是新鲜的,得向赵源这个造反前辈学习先进经验。

然而,等他们溜达了几圈后才发现,很多东西看上去非常美好,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压根就学不来,比如赵源能这么做,纯粹是因为他足够有钱,背后也有足够背景支持,而他们什么都没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他们背后的阶层力量有关系。

拜上帝教的核心骨干人员基本上都是碳党,也就是在平在山区那些烧木炭的矿工,还有各地的农民、会党分子,以及包括大量的客家人,这些人通常都是因为清廷的压迫再加上社会矛盾激化后导致涌入广西山间的被社会遗忘人群。

总体来说,洪秀全依靠的阶层力量都是光荣的革命力量,但问题就是没啥钱。

反之,赵源背后的阶层就属于地地道道的反动阶层,包括新生的工商资产阶级,包括被打压的汉人地方豪绅以及罪恶滔天的大英帝国,总之没有一个好东西,但问题是他们也是真的足够有钱。

所以,赵源能够很轻松的拿到鸭脷洲作为练兵基地,也能很轻松地组织大批人员在这里进行武装训练,且不需要担心物资供应,军械补给,还能迅速攻占西婆罗洲。

当然,洪秀全倒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他从赵源这里也学到了不少忽悠人的手段用赵源的话来说,这属于创业初期所必要的方法。

对于画饼这件事,洪秀全瞬间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他对这块是真懂啊,毕竟那个拜上帝教不就是给大家伙疯狂画饼吗

尽管这玩意目前还看不到什么希望,但是对于那些拥护洪秀全的会众们来说,倒也算是一份希望了。

除此之外,赵源也分析了目前的天地会的经验教训,也让洪秀全和冯云山感悟良多,他们所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天地会太过于松散,组织纪律不够严明,所以尽管起义次数多,但是从来没一个能成的,他们要干就得拥有严明的组织纪律

怎么搞组织纪律呢这事最终就落在了拜上帝教上面。

在洪秀全跟赵源的探讨中,他认为需要定期组织会众进行宗教活动,也就是团营。

所谓的团营,是指拜上帝会会众需要定期赶赴一地进入团营,实行男女分营,各按军事编制组织,所携财务均交”圣库”,全体衣食由圣库供给,倘若有不遵守者就将他逐出,通过这种大团结的方式来搞组织建设。

赵源对于这一模式并不陌生,其实后世很多公司搞团队建设都会或多或少地采取类似的方式,力求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进行集体活动,从而更大程度上建立团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当然,为了加深在洪秀全心中的影响力,赵源也提出了几个比较常见的手段,比如在团营内可以搞一搞等级平等,同吃同穿,这样一来也能让很多人对洪秀全表示真正的尊崇。

但是在拜上帝会的核心层面上,赵源并没有提出过任何的建议。

后来的太平天国为何会发生那么严重的内斗就是因为他们在核心层面上没有做好,导致后面出现了政教二元化,关键是二元之间还产生了严重的矛盾,最后必然会走向分裂和内讧。

对于这个问题,赵源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其次他也不希望洪秀全能解决因为双方只能赞成达成联合的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双方迟早会走向决裂,并且反目成仇。

原因还是在于双方背后的阶层力量存在太大差异,根本就走不到一起去。

此外,历史上对太平天国的评价虽然比较高,但是赵源对太平天国却不以为然,上一次他跟洪仁玕在沟通时就已经透露过自己的真实想法太平天国这种模式将来会出很大的问题,且很难持续下去。

目前华夏百姓的觉悟还没有发展到那么高的层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其实是希望有一个皇帝,不管皇帝姓朱还是姓赵,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

其次也需要客观认识到当前环境下,农民在没有觉醒之前几乎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而洪秀全所能团结的那一部分人也不是品行高尚之辈,大家拎着脑袋出来造反,最终还是为了金钱、地位、女人。

就好比赵源如果说,将来他不会当皇帝,且也不打算继续采取帝制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所有的部下都会离他而去,而稍微差一点的结果就是可能已经有人打算拿他的人头去给朝廷邀功了。

很现实,也很残酷,人人都想封妻荫子的年代里,无法诞生出更加先进的制度,提前去玩那些花样,只会将自己玩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尽管已经坐在了一起,可实际上也为将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无论赵源愿意不愿意,他迟早要跟洪秀全决裂。

等到洪秀全等人见识了赵源的土豪以后,他们便开始了下一个关键的话题。

那就是何时举兵

其实,洪秀全并不反对提前举兵,他虽然还想凝聚力量做好准备,但历史上的太平天国初期确确实实在胆大独斗,倘若能够有一股力量去分担他们可能面临的压力,就算提前举事也没有问题。

“大都督,我等在广西已经拥有数千名会众,他们唯我等兄弟马首是瞻,再加上大都督先前也派人支援了一批火器,打下广西应不是问题。到时候大都督举兰芳之军大举进入广东,我等并肩作战,即可北上横扫湖广,接下来便能顺长江直下,荡平江南。”

洪秀全信心百倍地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思想,当然他这番话倒也没有太夸大,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起义便是按照这一战略方针,最终成功拿下了江宁,还跟清廷南北对峙了十余年,最后要不是因为内斗的缘故,清军一时半会还真拿不下太平军。

只能说,这就是一个菜鸡互啄的年代,双方并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

赵源点了点头,道:“此事也的确到了要紧的关头,我们不妨约期为号,共同举义,也好打清廷一个措手不及”

“如此甚好,大都督,我等今日总算是没有白来。”

众人顿时放声大笑,就连冯云山也笑得极为肆意,都在畅想着造反后的美好未来。

当晚,赵源在鸭脷洲宴请洪秀全、冯云山等一行人,与之一起的还有刚刚来到鸭脷洲的复汉军高层军官,像赵简、方孟昭、何文慧等人,除此以外还有几名黄埔军校的出色军官代表,众人汇聚一堂,倒也乐在其中。

次日,洪秀全等人前来找到赵源,准备告辞返回广西,不过洪仁玕会继续留在香港,成为双方联络的中间人。

赵源派人取来了一千两庄票,还有长洲岛枪炮厂所生产的定制手铳数把,一同赠给了洪秀全、冯云山二人。

“洪兄,此去一别,来日胜利后咱们定能再会。”

“大都督,此次实在感恩不尽,还望大都督能保重。”

洪秀全倒与历史上有些不同,他似乎很重视与赵源的友谊,临别前又一次红了眼圈,最后还是在依依不舍中登船而去。

等到洪秀全等人离去后,赵源心中倒是放心了许多,如今洪秀全等人已经答应了提前举义,再加上这些手段,他们将来未必就表现得比历史差,更关键的是有了自己的影响,清廷的局面恐怕更难控制。

回到了岛上,赵源也正式出席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毕业典礼,为期九个月的学习生涯正式结束,并再一次围绕着少年中国说的内容发表了讲话。

他发现历史的少年中国说的确很有感染力,尤其是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他们非常吃这一套。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哗啦啦啦啦”

随着赵源演讲结束,台下的学员们纷纷欢呼鼓掌,他们人人眼中亮晶晶的,已经被赵源所说的感动到几欲落泪。

像这么懂得他们年轻人,且这么有魅力的上位者,真的已经不多了。

赵源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向所有的学生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他的确心中有所感慨,面前的这三百学员们将来会进入复汉军第一师,成为第一师的骨干力量,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未来战争的爆发,这里的三百名学子,恐怕一定会有人牺牲在战场上,亦或者一定有人会背弃理想将来还能不能再共聚一堂,已经不太好说了。

在演讲结束后,赵源向一众优异毕业军官颁发学习证书和奖品,并且将会亲自为这些军官们授以军衔,军衔将沿用兰芳的军衔体系,即分为三等十二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大将。

赵源自任为复汉军第一师师长,军衔暂定为少将军衔,而赵简作为副师长兼参谋长,军衔定为大校,方孟昭为第一旅旅长,何文慧作为第二旅旅长,军衔都被定为上校旅长,至于其他的刚毕业军官则直接填充进第一师里面,被分别授予了不同的军衔。

除了参加第一期学员的毕业典礼,赵源很快又参加了第二期学员的开学典礼。

由于后来黄埔军校被迁回了黄埔长洲岛,也使得鸭脷洲时期成为了黄埔军校历史上最为特殊的阶段,所有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学生们,在日后都骄傲地自称为鸭脷洲老二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